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8-03-28 06:49柴晓云俞世冲金永生张大志
山东化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时机理化合物

柴晓云,俞世冲,汪 亭,金永生,张大志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员提供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指导学员正确认识生命科学现象[1-2]。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本科学习中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方式往往枯燥无味,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易产生厌倦、乏味感[3]。如何寻找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与教学质量成为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重点。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等。目前,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有机化合物结构类型为导向进行的授课。这种授课方式能使学员紧紧围绕“结构-性质”这一线索,系统掌握每一类型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然而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与性质多样,有机化学反应变化万千,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员产生化合物种类间性质的混淆,更容易孤立对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反应类型”为导向,以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授课对象,通过小班教学来实施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临床医学留学生入学之后首先是为期一年的语言学习,语言过关了才可以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必担心他们的语言问题。留学生有机化学共92学时,分两学期授课。第一学期为有机化学先导课,共20学时,我们利用这20学时,首先让学员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命名及物理性质,熟练掌握每类化合物的官能团,为后期学习有机化学的化学性质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学期共72学时,其中包括40学时的理论授课、20学时的理论辅导课及12学时的实验课。我们利用40学时的理论授课时间,以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为线索进行授课,首先分析某种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概念,然后以所学某一化合物为例来分析其反应机理,通过举例分析,让学员从所学有机化合物中找出可能发生此类型反应的化合物种类并进行机理分组讨论。最后我们利用20学时的理论辅导课及时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巩固,讲解习题。如此模式的教学与传统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大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主线不同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以化合物类型为主线,按照化合物结构特点(官能团)、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合物制备这样的顺序逐一展开讨论讲解。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将化合物与其化学反应一起学习,便于将章节内容系统化,但是又容易将章节之间的内容孤立化。而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反应类型为主线,通过分析化学反应类型的特点,掌握反应机理,进一步来分析具备此反应类型特点的化合物,通过反应机理的推导加深学员对反应类型的认识,更加强了学员对化合物结构特点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员很好的了解反应类型,加强学员推导化学反应的能力,有助于将来走向科研道路的学员们解决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学员解释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副产物的原因,而不至于将某一化学反应孤立在某一化合物类型的章节。

2 授课内容顺序不同

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较多,分散在各个章节中较难理解,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将其混淆。不同于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中按照化合物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合物制备的顺序来授课,我们采用的授课方式是首先学习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命名与物理性质,在这一阶段通过搭建分子模型加深学员对化合物结构的认识,然后再系统的学习反应类型。针对每一类化学反应类型,我们使用化学反应通式进行讲解,然后选取一类典型的化合物进行推导,结合我们已学习的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让学员自己推理讨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合物,并推导其可能的反应机理,然后教员再展开系统讲解,通过举

一反三的方式,让学员对其他类型化合物的反应特点也进行了掌握。例如我们在学习亲核取代反应的时候,让学员一起讨论可能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化合物类型,然后再对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化合物择一进行讲解,并要求学员对其他类型化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进行推理、分组讨论,总结,如此便完成了一类化学反应的学习。然后利用习题课时间作相应的练习题加以巩固,这样的学习方法加深了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 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教员授课,学员听课的模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课堂讨论环节,在讲述某种反应类型的时候我们通过引入一类化合物的例子来分析该反应类型,而后由学员自由组成研讨小组,每组3~5人,要求通过预习课本、查阅文献等方法讨论总结能发生此类型化学反应的化合物,课后通过PPT专题制作,每组选派一名学员在课堂上做汇报,通过多组比较,查缺补漏,全班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员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学内容。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借助有机化学虚拟教学训练系统,通过三维动画形象的将抽象的、千变万化的有机化学反应展示给学员,创造与真实环境相同的虚拟环境。这也为我们以“反应类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各个院校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多,理论抽象且难理解。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以化合物类型为导向,容易使学员混淆化合物及其反应类型,容易导致某一知识点出现在某类化合物章节中能理解,但是单独拿出来又不懂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反应类型”为导向,注重教与学的统一,将启发式教学、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到课堂,启发引导学员独立思考,自主讨论,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框架,调动学员学习兴趣,丰富学员的学习内容,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最终使学员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时机理化合物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雾霾机理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