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思维转型

2018-03-28 02:41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用户思维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江苏网,江苏 南京 210003)

上海《申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至此,中国的传统媒体开始了飞速的发展。1994年,我国诞生了最早的互联网,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信息更加碎片化,传播更加迅速,人们关注事件很多时候关注的是事件的最新进展,而非事件的深度解读,比如美国大选的最新票数统计,超级赛事的最新战况等等。这时新媒体记者的优势就显得非常明显,因为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播开来。新媒体的来临,缩短了新闻源与受众间的距离,新闻在不断提速。

一、理性看待新媒体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而言的,这只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的来说,只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都可以称为新媒体。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手机、网络电视,这些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媒体的强势崛起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打破了之前单向传播的形式。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传统媒体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制作的水平方面都比新兴的媒体要强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媒体难免会带着优越感来审视现在新兴媒体。在传统媒体人的眼中,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往往比较粗糙,制作也不够精良。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新媒体虽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其现在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传播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可以轻易、方便地获取到自己的信息。这些都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时代在不停地进步,我们应该对新事物正确地进行认识,没有发展就没有与时俱进,如果长期固守成规,必定会造成传统媒体的没落。

二、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

(一)打造全新平台,实现平台的开放共享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大报纸和电视都已经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平台,上到中央媒体下到地方媒体,更有其他的政府机构和媒体加入到新华社的“现场云”,以此来提升自身传播的效果。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来说,应该具有互联网的思维,以开放共享的原则来对传统媒体进行升级和优化,努力打造属于自身新的平台,以此来促进传统媒体信息的影响力和共享性。以开放的平台思维,再造资源聚合力。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

(二)精准定位,提升自身服务的个性化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很重要的就是应该抛弃过去单纯做内容的做法,应该将内容当作产品来对其进行运营。在这个运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体验,即不再进行统一的信息供应,而是对市场和客户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才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意义所在。把内容当作产品来运营,就需要将传统的受众当作用户,重视用户的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仅可以促进自身平台的传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平台的影响力。这样,传统媒体才有可能与新媒体进行较量,甚至超越。

(三)从业人员技能的提升

新媒体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这些行业的工作需要交由高素质的人来完成。对记者的要求也更加苛刻。作为记者,一定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多媒体技术,对于采访、出境这些技术都应该熟悉。当然,对记者的要求毕竟都是硬件方面的要求,在软件方面也应该具有互联网思维。在媒体中和的背景之下,要在全局进行掌握,现在的新闻不再是某个人和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应该进行多部门的合作,以此来增加新闻的影响力。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对于素材的判断能力,提升新闻的时效性,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其精髓在于多主体共赢互利。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新闻的内容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在传播的效果方面却比不上新媒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渠道的重要性。新媒体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一定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借鉴新媒体的优点和长处,实现自身的顺利转型。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用户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关注用户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