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8-03-28 10:45姚顺
关键词:课本交流素养

姚顺

【摘要】 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学生要想获得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光靠教师的“教”和考试的“逼”,也不能仅凭学生自觉地拥有。而应该凭借学生与老师、课本、同学、自我、生活等的多元对话来实现。

【关键词】 学生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04-01

0

一、尊重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

当前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道理的说教者,而应该站在师者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既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又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见解,乐于合作交流并展示成果。教师要给予学生“说出来”的权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好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转变和改进教学方式,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深入思考,与课本自主对话

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与课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课本也应该成为学生与语文、生活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如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获得学习汉字的方法、能力、习惯和兴趣,为终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学习一篇课文,在读懂、理解语段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心理及作品的思想,得到审美的情感体验。教师不是在教课本,而应是在用课本教,要引导学生用课本来自主学习语文,通过与课本的自主对话,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素养。

三、合作探究,与同学互动对话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强调通过同学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在对话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在对话中培养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引导学生与同学对话,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站在主人公的位置,和同学一起合作、一起学习,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与同学交流分享,大胆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分析自己和同学的见解与成果,从而实现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基本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化的观点,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探究成果,从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培养创新思维,使自己个性化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四、不断反思,与自己交流对话

自我对话是完全开放的,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性理解。为了让自我对话得以外显,我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笔活动,如结合课文阅读进行小练笔、每周两记、单元作文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与自己对话。结合自我对话提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拓宽他们的视野,完善思维的过程。自我对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提高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自我对话最大的优点不是和别人说,而是与自己讲,避免了因与别人交流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便于学生打开思维。学生在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反思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推动了多种能力的综合提升。

五、借助活动,与生活直接对话

语文即生活,语文学习就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学生是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对语文的兴趣,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了语文基本素养。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检验语文、学习语文,“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識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生活对话,使语文学习的功能最终体现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语文运用的能力,并且在学习和运用中体验和感悟,真正落实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通过多元对话,尽可能地利用课本资源、学习伙伴、现实生活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能更有效的学习,更多维的思考,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课本交流素养
如此交流,太暖!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交流平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交流平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