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高三体育训练课中的渗透

2018-03-28 10:45湛文生
关键词:高三德育体育

湛文生

【摘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学科教育中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渗透教育,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注重术科训练,而忽视了德育的熏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术科高考的压力下,体育生的德育工作成为重中之中,甚至让德育是成为一个增分点。

【关键词】 德育 高三 体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01-01

0

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占75%)和专项基础(占25)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基本素质考试225分,包括100米跑75分、立定三级跳远75分和原地掷实心球75分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第二部分是专项基础考试75分,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传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机发球)和100米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4种泳式)共五项,考生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在平时的训练中,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只是注重对术科的训练,而忽略德育与专业训练的同步渗透,在本人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在高三的体育术科训练中如果将德育渗透到训练中将有助于学生的成绩突破,可以说德育已经成为高考术科训练中的一个增分点。

一、明晰高考术科训练目标

目标引领行为,对于体育生的高考备考并仅仅是高三时的努力,真正的备考是从高二开始,在系统的训练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高考目标的德育渗透,用目标引领学生的高考备考。体育学科的高考术科目标分为初期目标、中期目标、终期目标。高二第一学期为初期目标,第二学期为中期目标,高三定终期目标。初期和中期目标是教练给学生整体的目标,终期目标为高考目标教练定整体目标,定学生个体目标并进行公布,在训练过程中常提醒。

高二第一学期成立训练队,初次测试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两个项目,给全体学生期中考定初次目标,通过分析期中考成绩后,定好期末考学期目标(初期目标)。第二学期根据上学期末成绩定出两项目标,(中期目标)学习投实心球,期中考定目标,定区三项统测目标。高三进行月考,开学初第一周进行备考的初次测试,通过结合学生上学期统考成绩,同时按考试大纲折算分数定好月的成绩和分数目标,同时打印公布,在训练中时刻提醒。第一次月考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定好第二个月的目标,同时定好高考成绩和分数目标,每月考完月考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好下月目标,并对高考目标进行个别的调整。考前一个月定好高考的成绩和分数目标,考前两周与每名学生分析鼓励如何才能达成目标。

通过这种给予学生制定初期目标、中期目标、终期目标的方式,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高考使命,这样有助于高考术科备考的顺利进行。

二、训练中磨砺吃苦耐劳精神

体育训练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课程,在训练中产生伤病,疲劳等身体反应是每天的训练课都可能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部分学生思想动摇,有放弃的念头。如100米训练中常会小腿骨膜炎,拉伤,缺氧,呕吐的现象,立定三级跳远训练脚跟受伤,拉伤,多练;投掷实心球时,技术不连贯,腰受伤;乒乓球左推右攻训练练习次数较多时精神不集中,出现失误。力量练习能承受超负荷,轻器械多次数的反复练习,联系后乳酸积累产生肌肉酸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在训练中的渗透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术科老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打气调动训练气氛,让学生正确认识训练的意义,让他们互相激励共同进退,坚持高质量、高强度完成目标数量。

三、训练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如今的训练是集体训练模式,需要同学生彼此之间的协助共赢。如在实际教学中分大小组结合管理,大组在常规训练中的起到管理作用,小组在个体训练中起技术研究提高,互相监督训练次数,检验效果。还可以进行以好带差,各项目都给学生3-5人编训练学习小组,成绩好的为组长,组长在练习过程中组织监督分享学习心得,组员主动研讨技术,共同进步。

四、训练中强化竞争意识

高考毕竟是一个竞技场,为了提升学生的术科训练成绩,要在平进的训练中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前进,在竞争中突破,在竞争中收获。竞争的方式可以是个体的竞争,项目练习的竞争,自选竞争对手。在100米訓练中,突破12秒小组人数多的为胜方,组织多人的接力赛,胜者奖励;在立定三级跳,投掷实心球和乒乓球练习中,不同时期定不同目标,达不到目标罚,超目标进行奖励,满分重奖。通过区的统测分析数据,定好本区兄弟学校的竞争对手。在每次测试结束后都会根据术科成绩评出进步奖和十佳体育之星,对这些同学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训练中加强安全教育

所有的训练的基调必是保证人身安全,这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每次的训练课里都必须让学生做好热身,拉松全身韧带,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在跑步训练中要强调不能逆向跑,跑过程中注意对自己的保护;在投实心球练习中,要看清投掷方向是否有人,捡球的同学要看是否在投掷,互相提醒,保证投掷区的安全;练习杠铃时注意动作的规范取放杠铃,量力而行不要追求超负荷的重量。总之,只有人身安全了,才可以保证所有运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高三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根据训练的项目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成为高考的增分点。

(本文是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抗逆力视角下增强高中生抗挫能力的实践研究(ZC201624)”之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培养[J].欧阳光,李枝平.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03期.

[2]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赵新明.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徐常松.新课程(上)2012年07期.

[4]试论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韩吉亮.神州2014年17期.

猜你喜欢
高三德育体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三·共鸣篇
我们的“体育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