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实践探索

2018-03-29 11:45南京市农业委员会课题组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营农业发展

南京市农业委员会课题组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创意休闲农业是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是休闲农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创意休闲农业即休闲农业的创意化经营,是借助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相融合,将创意思维、创意灵感和创意产业的经营理念应用于休闲农业的开发与经营之中,对休闲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构思设计,以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种新型业态。

当前,创意休闲农业已成为南京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创业的新动能,让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的劳动力流动起来,让传统的文化活跃起来,成为提升农业、美化乡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生态涵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在城郊农村和景区周边萌发了一批农家乐雏形,此后10多年,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各类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农庄等不断涌现。二是推广期。21世纪初,南京将休闲农业确定为全市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率先在国内大中型城市编制完成《全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区县以农业特色资源为载体,以“布点连线”为突破口,先后举办江心洲葡萄节、高淳螃蟹节等节庆活动,全国首创“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全方位展示南京都市农业新成果、郊区农民新风采和城乡和谐新生活。三是提升期。近年来,南京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休闲乡村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四是转型期。按照“全国创意农业示范中心”目标定位,通过“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等,加大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力度,全市创意休闲农业呈现出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深化、类型模式日益丰富、融合程度加速提升、综合效益同步提高、政策支持持续发力的特点。

取得“三个一”显著成效

打造了一批典型示范“好样板”。南京市农委等部门不断强化创意休闲农业人才、科技、资金支撑,鼓励、引导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培育出一批升级版休闲农业项目与典型。截至2017年底,南京较大规模休闲农业景点(区)超过500个,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7亿元;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美丽田园2个,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的休闲农业景点80余个;先后涌现出江宁“金花村”、高淳国际慢城、浦口“珍珠村”等一批休闲农业典型;连续举办十三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

推出了一批多元创意“好产品”。立足农业,聚合创意元素,拓展园区功能,围绕农业产业进行创意设计,形成多种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如:六合区龙袍街道长江渔村“龙袍”大地艺术景观创意,溧水区普朗克家庭盆栽蔬菜、玫瑰园花师傅创意伴手礼,江宁区谷里街道双塘社区大塘金薰衣草系列休闲养生产品、杏花村豆塑画,栖霞区的电烫葫芦,浦口区的“彩色苗木”等产品创意,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溧水草莓节、高淳国际慢城金花节、江宁横溪西瓜节、溧水傅家边草莓主题乐园等园区创意,六合竹镇巴布洛热气球婚礼、浦口区雨发生态园动力伞等活动与营销创意。

带动了一批增收农民“腰包鼓”。作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绿色生态食品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农业综合体,六合区巴布洛生态谷自2014年9月开园以来,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累计为当地1000余名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带动上百户家庭走向致富之路。溧水区石湫镇的南京玫瑰园已成为集玫瑰花种植、玫瑰系列产品研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庄园,不仅是南京唯一的玫瑰花种植基地,也是附近百姓的致富田,仅玫瑰花开的一个月时间,农家乐经营户的收入就可达到数万元。

尚存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项目与产品开发内容趋同,品牌建设任重道远。不少产品缺乏新意,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经营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缺乏,传统农业文化和民俗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在主题定位、规划布局、创意产品设计、特色活动策划、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企业聚客力不强,微观经营主体收益不容乐观。部分休闲农庄假日经济和非假日经济矛盾比较突出,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呈现出“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基本状况。三是创意人才缺乏,资源整合能力与文化挖掘不足。创意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尤其缺乏在创意休闲农业产品“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经营管理人才和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运营团队与领军企业。四是部门整合力度不够,相关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整合。创意休闲农业是一项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产业,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目前,系统完善的制度设计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推进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发展思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创新创意为先导,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和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南京资源禀赋和都市农业特色,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大力发展“高产业融合、高文化品味、高科技水平、高附加值”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创意休闲农业。

找准发展定位。在发展定位上,立足全省、放眼全国、影响全球,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高效益,做好南京创意休闲农业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将南京打造成为全国创意休闲农业示范中心;在发展方向上,引导南京创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产业,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禀赋,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做到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可持续,注重“特而强”而非“大而全”,体现“聚而合”而非“散而弱”,着力“精而美”而非“大而广”,力求做到“风格独特、品牌唯一”,进而推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活动、产品变商品、屋顶变菜园、阳台变菜篮”。

加强制度与规划建设。各级行业管理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发展创意休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全市创意休闲农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牵头编制南京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会同发改、财政、国土、住建、规划、旅游、文化、创意等部门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出台发展意见,注重创意休闲农业专项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明确新建创意休闲农业园区一律实行“规划先行、无规叫停”。

加强跨界平台建设。加强农业、林业、规划、国土、建设、财政、旅游、宣传、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和联动配合,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创意休闲农业+模式。依托科研院所成立南京市创意休闲农业设计中心,积极组建专家指导团队,使之成为全市创意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推进项目落地,实现产业开花结果;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南京市青少年学农基地的创建试点工作,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建立创意设计中心、规划研究中心,将创意项目与产品设计与学生创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休闲农业创意人才的创业实践;激发民间社团、行业协会的活力,通过政府公益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创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培训与经验交流会,做好创意休闲农业的典型示范和经验推广工作,让创意休闲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竞争力、提升产业融合效益的新动能。

加强经营主体建设。一是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以个体农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专业化经营主体,鼓励不同经营主体以股份合作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开展联合经营,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企业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创意休闲农业经营模式。重点建设特色突出、带动力强、设施完善的现代创意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创意休闲农业向特色化、精致化方向发展。二是推行规范管理。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行业法规和技术准则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创意休闲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由行业协会牵头开展南京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星级评定,制定统一标准对创意休闲农业景区和经营主体进行评级打分,以此作为对外宣传推介和争取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三是创新营销推广方式。广泛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大型展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推介创意休闲农业景点与线路;全面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实现“以节拓市、以节富民”;引导支持搭建创意休闲农业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构建由产业支撑、人才(智力)支撑、政策支撑于一体的多元支撑体系。在产业支撑方面,通过休闲农业产业的深度开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创意成果的“金点子”转化为经营资源的“新路子”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在人才支撑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创意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不同领域的各类人才。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订单式”培养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的专门人才。在政策支撑方面,积极落实创意休闲农业用地政策,探索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创意设计独特新颖、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点)。深入挖掘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依托农村的田园风光、原生态古村落、乡土文化、民风民俗、农事生产等资源,提升创意休闲农业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服务,拓展农业多功能性,通过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农业节庆活动,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创意休闲农业精品和地方特色名片,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的创意休闲农业示范标杆,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

(课题组成员:王巨华 郭双庆朱世桂 崔 峰 殷志华 韩雨轩)

猜你喜欢
经营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