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女状元:肉品安全 责任在肩
——宝应县望直港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韩海梅

2018-03-29 11:45杨安龙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宝应县状元屠宰

杨安龙/特约通讯员

姜瑾华/本刊记者

韩海梅,兽医师,宝应县望直港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获“江苏省动物检疫状元”称号。

镜框脚上的两条亮黄色,是韩海梅身上最亮眼的颜色,她不爱打扮,从事一线检疫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韩海梅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生猪,一年经她手检疫的生猪多达20多万头。韩海梅笑着打哈哈:“打扮给谁看啊?猪也不看啊!”

“谁都嫌苦,那这个工作谁做?”

2006年,宝应县率先在扬州市取缔小型屠宰点,建设机械化屠宰场,一线检疫岗位急缺人手。领导找到了当时在防疫岗位工作的韩海梅:“你愿意转岗到检疫岗位吗?”韩海梅一想到屠宰场血淋淋的现场和满眼望去的猪肉,一时难以接受。但是她又想,“我嫌苦不去,那大家都嫌苦该怎么办?这个工作谁来做?”

在进入屠宰现场的那一刻,韩海梅之前的雄心壮志突然崩塌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她都无法接受眼前的情形,甚至无法直视餐桌上的猪肉,“一看到桌上的肉,就想起昨天晚上检疫前的情形。”在屠宰现场,韩海梅需要左手拿勾右手拿刀,由于地面湿滑,刚去的时候经常摔跤。一头猪重达两百多斤,韩海梅娇小的身躯要将生猪翻来覆去地查看非常费劲。这时候,韩海梅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走下去,能不能继续走下去。

韩海梅沮丧地向父亲诉说工作的艰辛与委屈,父亲很冷静,只告诉她一句话:“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要想怎么去做好它,而不是想怎么放弃它,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父亲的话就像一记棍喝,将徘徊迷茫的韩海梅彻底打醒了,她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做最好的检疫员。”

从那之后,韩海梅花费了十倍、百倍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地面湿滑,她摸索出了一条不会打滑的办法;力量太小,她尝试出用巧劲翻动生猪;业务不熟,她利用休息时间恶补专业知识。终于,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2006年11月,她在第二届江苏省动物检疫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状元头衔。

“我没那么聪明,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2006年,韩海梅第一次获状元称号,2010年,韩海梅再次夺冠,2017年,韩海梅第三次拿到了此比赛的状元头衔。如果说一次夺冠是偶然,那么连续三次夺冠,韩海梅将这种偶然变成了必然。扬州目前官方兽医共587人,女性只有68名,工作在一线检疫岗位的女性仅十余人。在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里,韩海梅用成绩宣告了她的与众不同。

为了提升专业技能,韩海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每天凌晨下班后,韩海梅将当天检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遇到不理解的,就坐在办公室里翻阅资料,并认真做好笔记。“随着时间推迟,猪发病的原因和症状也越来越复杂,不学习就跟不上了。”工作期间,韩海梅自学了大专和本科。她的师傅高鸿祥回忆,那时的韩海梅每天追着问:“师傅,这个猪怎么死的?师傅,你怎么看出来的?”高鸿祥苦笑,“当时都有点怕了她了,简直就是活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大家吃的是我检疫的肉,内心很有成就感。”

一线检疫岗位上的11年,韩海梅每天上班后,就和同事对生猪进行初步检查,确认待宰生猪手续齐全并排除传染病,“一般要忙到6点,正好吃晚饭。”晚饭后,受理检疫申请,再对生猪进行屠宰前检疫。生猪宰杀过程中,检疫员在各自的岗位同步检疫,一共设有9道岗,每个岗位一位检疫员,“一小时180头猪,一分钟3头,全部都是流水线上过来的,不可能一头没看清楚追到前面去再看一下,会影响整个工作进度。”所以,在工作时间,韩海梅和同事们一刻都不敢放松,时刻握紧手中的勾和刀,保持着“战斗”状态。由于下刀又快又准,同事们给韩海梅起了个响亮的外号——“韩一刀”。

生猪处理完毕进入市场前,还要再进行一次复检,最后滚花出证。韩海梅个子不高,为了把花滚到位,“我得踮起脚,胳膊往上用力够才行,一晚上下来胳膊酸的抬都抬不起来。”等到这些全部做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入冬以后,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量变大,“最多的时候一天宰杀2100头”,整个冬天,韩海梅基本都在凌晨5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韩海梅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年365个夜晚,只有除夕才可以歇一天。“看着大家饭桌上是经过我检疫的肉,内心很有成就感。”韩海梅笑着说。□

猜你喜欢
宝应县状元屠宰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静物》(速写)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状元饼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