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农业行政执法新要求

2018-03-29 11:45田培仁江苏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政治

田培仁/江苏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

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方面的重要论断和决策部署,既为农业执法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

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业执法工作正确取向

当好“农业卫士”,是农业执法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责使命,把握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判断、新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些新举措将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法治在国家治理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将发挥更加基础性的作用。依法治国,必然包括依法治农。在法治体系中,农业法律法规有几十部,农业执法队伍作为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全面履行农业部门法定职责为核心,强化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理念,树立农业投入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权威,将农业执法监管的重心由过去主要关注农产品生产转变到关注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并重上来,既保障生产者不受坑害,努力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又保障消费者不受损害,切实承担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责任,规范农民的农业投入品使用行为,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为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农业绿色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更好地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

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业执法机构本质属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回望我们党90多年峥嵘岁月,虽然走过不同历史阶段,但“群众观点”始终是党不变的宗旨,“群众路线”始终是党不变的要求,“群众立场”始终是党不变的坚守。因此,人民性是农业执法部门的本质属性。农业执法机构要贯彻民本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急盼的地方做起,确保农业行政执法建立在深厚扎实的农民群众基础之上。以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展示党为民爱民亲民的形象,以实际行动展示农业部门护农助农的形象。在工作中,要寓说理于执法之中,坚持以理服人。首先是说透法理,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指出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对违法性质进行法理解释,告知当事人具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避免造成当事人的疑惑、不解、不服;其次是说清事理,分析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说服;最后是说通情理,分析案件发生的客观原因,结合社情民意,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采信与否充分说理,使采取措施、作出处罚决定合乎情理。要寓教育于监管之中,坚持帮教结合。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普法宣传,使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晓执法检查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到位问题进行业务指导,使执法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立案纠错层面,还要通过执法人员的宣教、指导和服务,促进执法者、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信赖互动关系,优化执法环境。要寓调处于处罚之中。农业生产事故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农业执法机构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做到“有诉必接、接诉必复”,对于农业投诉举报问题,要坚持行政处罚与民事调处相并重,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公平合理处理各类民事纠纷;调解不成的,及时告知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要寓加强于改进之中。进入新时代,农业执法工作的对象、内容、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要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法治理念,在工作要求上更加注重产业安全、保障民权,在方法手段上坚持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农业综合执法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才能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业执法队伍核心要求

这个核心要求就是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能力,也是农业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求。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业执法人员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思想上高度认同、组织上自觉维护、政治上坚决捍卫、行动上始终紧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动摇,勇于斗争,敢于碰硬,切实提高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到执法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起案件上;进一步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自觉公正廉洁执法,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守住政策法律底线,努力使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体现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法律的检验;进一步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奉公、严于自律,筑牢拒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农业执法队伍。□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政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