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中网络教学资源的混合式应用

2018-03-29 15:4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学资源互联网+

宋 娟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3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增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比重不断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可辅助高职英语教师强化教学模拟实训和教学设计,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 当前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应用重视程度不足,备选资源缺乏规范

虽然近些年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师资不充足、资金投入有限、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不能很好使用现代化网络教学资源及学习工具,缺乏长远资源应用安排和学习计划。教师与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不够重视,忽视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重要性,对网络教学资源的主动探究与分析力度不足。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英语课上使用的网络教学资源,基本是基于学生课程学习要求以及教师教学要求,师生在课上、课下自行在互联网中搜索或者使用学校购买的软件产品。少部分高职院校会自行开发英语教学资源并分享在校园网内,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以上资源获取形式实际都是通过馈送、交换、搜索、组合所得,很难保障资源的针对性以及与教学要求和教学时段需求的匹配性。此类英语资源多表现为“机械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大学英语”类信息集合,教学设计实质性内容不足,教学录像缺乏,共享试题库更新不及时,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源库完成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此类问题的存在会导致高职英语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与预期需求不符,此类情况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并不少见。

1.2 资源开发应用忽视“学本位”,互动反哺力不足

高职院校因其特有属性,其教学改革往往以学生就业为目标,一味地追求知识应用及考试成绩,使学生的知识架构夯实度不足,尤其体现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学习主观能动性等方面。高职英语课程中的网络教学资源选择、修整、组合、交换归根结底是以学生为教学对象。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在网络资源开发、管理、运用时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度有限,在资源选择、筛选、组合时也不会邀请学生参与其中,致使教师在选择网络教学资源时的主观能动性较浓。教师对教学成果的看重,与学生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模式、自我学习能力的看重并不契合,双方的差异使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很难顾及学生情感教育及人文教育的需求,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引导。

网络教学资源的实践应用与更新并不能完全依赖教师,还需要学生的辅助和参与。如果学生对英语网络教学的关注度不高,他们自然不会主动在课下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与教师和同学分享,也不会帮助教师及学校丰富和补充校园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学生课上参与度不足,就难以完全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中,不能追随教师的讲解思路进行思考和探究。长此以往,学生更难有效地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其学习主体的优势与价值难以发挥出来。

2 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混合式应用思路

2.1 调研学生动态需求,加大师生兴趣引导

混合式教学,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教学方式中,构建起现代化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优势,使之为传统课堂改革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点。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学情和困境,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积极性为目标,按照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混合式应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师生的关注,还需要考虑采取何种形式来不断捕捉学生的动态学习需求,并借此改进教学方式、培养良好课堂氛围。在教师兴趣引导和关注度提升方面,高职院校可使用绩效考核与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挂钩的方式;在学生兴趣引导方面,学校可通过培养良好校园英语资源信息开发氛围等方式来运作。

2.2 合理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丰富学习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可尝试将移动网络教学形式融入学生的课内外英语学习中,比如教师使用微视频、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将重点知识的讲解和使用方式与方法录入视频中,分享给学生,借此引导学生有效地应用碎片化时间,使他们学会把控自己的学习进度与节点。微视频可反复播放,这样有利于弥补学习基础不够牢靠、缺乏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属性和教育目标,教师可按照不同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及学习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学环节。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师可为他们设计岗位英语应用的模拟片段,为他们提供具有目的性的资料,补充现有资源,让其自主练习;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教师可在着手英语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为其提供专题化、专业性强的英语练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为其提供英语网络资源的搜索方向,供其课下自主整合资源。

为提升学生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能力,建议教师在日常课程中,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变化情况,及时捕捉和整合学生的学习困境,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校园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等一对一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以培养良好课堂学习气氛为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与学习。教师负责指导和监督学生课堂练习情况,监控全班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探讨和分析过程录成视频,并附以点评文字,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学校英语课程交流论坛,供学生与其他英语教师共享、评价、交流、欣赏;还可将优秀的作品分享到教师公共微博账号及微信公众账号朋友圈,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探讨方式得以推广,并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共同研究的凝聚力。

2.3 自主开发学习APP,完善资源应用平台

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鼓励并组织教师开发英语教学APP,建立集职业教学视频、试题、教案、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等为一体的精品课资源库。目前市面上大量的在线学习APP软件可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APP软件制作的借鉴对象,如扇贝英语、百词斩、清华同方在线教育软件等。如果高职院校缺乏自主开发的能力,可直接引入此类APP,引导学生在课上或课下使用,以丰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网络资源的选择及网络资源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充实及更新。由于不同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不同,其在试题库、课件、教案、教学大纲等各类电子文本资源建立和共享方面很难保持一致性。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利用率并不高,甚至几乎没有更新痕迹,久而久之成为学校的摆设。在完善资源应用平台时,高职院校应加大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日常管理、维护、更新的力度。可以“主题”作为完善资源应用平台的切入点,以“素质拓展+职业英语+基础英语”为主题制作一级子项目,以流媒体、音频、视频、文本作等资源形式作为一级子项目下的高职英语网络学习主题资源框架,以“职业英语学生课堂学习及互动成果+基础英语”为资源应用平台特色,整合开发渗透情感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主题资源库。

3 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混合式应用辅助教学策略

3.1 加大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力度

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整合、应用、扩展、分享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以及对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视度和掌控度,会直接影响到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成效。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对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理念、教学思维以及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定期运用远程教育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方面,学校应加大对教师视频制作技巧的培训,使他们善于运用微视频制作,鼓励教师参与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交流会,增进教师间的交流。

3.2 优化完善校园硬件设备

高职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应用需要必要的设备作为辅助,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基础设备和设施建设发展水平有限,高职英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方式单一。比如有些教室不具备互联网实时连线的功能,有的教室甚至无法播放幻灯片。教学设备的缺乏自然会影响师生对网络资源的选择与应用,网络资源应用形式的单一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选择应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互联网+英语”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要不断优化并完善现有的校园硬件设备,比如建立信息化电教室、多媒体语音实训室,购买高职英语在线教育软件、标清便携录播机、数字磁带摄像机和视频前期制作设备,建立并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创设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

4 结语

“互联网+”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逐步渗入是高职英语教学不可更改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重视高职英语教学的软硬件教改,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和完善极为重要。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整合、应用、扩展、分享等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教师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对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视度和掌控度等的有序提升作为辅助,可逐步促进高职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性应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教学资源互联网+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