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特色产业兴旺起来

2018-03-30 09:15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业态培育

孙 翔/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

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湖稍村大学生发展特色产业,2017年营销额达2600万元 戚善成/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既抓住了当前江苏农业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主要矛盾,也提出了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路径。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在聚焦产业富民上抓落实,在农业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要依托优势、瞄准市场,让产业特起来。

江苏多样的资源禀赋,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聚焦消费,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加快“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优化和转变,放开手脚调整农业结构。当前,要抓住农业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契机,积极培育县域、镇域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质量提升,培育“苏”字号知名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以特色抢市场、增效益。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要延伸链条、三产融合,让业态新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民就业创业新领域。这几年,江苏依托特色产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迅猛,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要打破产业界限,顺应“互联网+”趋势,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电商,形成规模效应;融入文化元素,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拓展内涵、体现特色;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储藏、保鲜等业态,拓展价值链、提高附加值。让业态创新的叠加效应,实现特色产业增效的溢出效应。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让资源活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广大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吃下了“定心丸”。要让土地活起来,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三权分置”,发展联耕联种、农田托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让资产活起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资源性资产确权、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让金融活起来,围绕农业特色产业,落实好金融扶持新型主体发展各项政策,加快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让农民获得更多红利。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要培育农民、强化服务,让主体强起来。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核心在人。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当前,要抓住进城务工人员回流、下乡创业人员增多的机遇,把更多的青壮年农民、返乡下乡人员培育成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和农业企业创办者,鼓励扶持他们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各项信息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要倡导绿色、生态优先,让乡村美起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要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匹配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普及节本降耗、循环利用、轮作休耕等技术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农业农村生态产品供给功能,让农业特色产业既能“养胃”“养生”,也能“养眼”“养肺”,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业态培育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