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胶辊胶圈的应用和发展

2018-03-31 15:57刘洪国侯长勇
纺织器材 2018年6期
关键词:环锭胶辊胶圈

刘洪国,侯长勇

(1.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1;2.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在纺纱过程中胶辊、胶圈直接与纤维接触,作为重要的牵伸器材,其合理使用是纺织企业最为关注的课题。随着环锭集聚纺、集聚赛络环锭纺等新型纺纱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胶辊、胶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在牵伸过程中,摇架对胶辊施加压力使其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握持力实现纱线的牵伸。相同压力下,胶辊对纤维须条握持得越好,就越能改善和提高纺纱的质量。在牵伸过程中,上下胶圈与中上、中下罗拉等组成弹性握持钳口,使牵伸区内浮游纤维长度缩短、纤维须条变速点前移,明显改善粗细节和条干[3-4]。此外,上下胶圈与下罗拉、上下销构成中区弹性钳口,加强了牵伸区中部摩擦力界,使纤维变速点前移,纱线光洁、毛羽少,为此要求胶辊、胶圈回弹性、抗绕性和耐磨性要好,且内外表面既要有一定的摩擦因数,又要运行平稳。

1 胶辊胶圈的发展和性能

制造胶辊、胶圈使用的材质,由牛羊皮到丁腈橡胶,再到新型聚氨酯;而胶辊表面处理方法,由初期的酸处理到涂料处理再到紫外线光照处理直至现在的“免处理”;结构由单层、双层发展到铝衬管,目前在机使用的多数为铝衬管胶辊。聚氨酯胶辊作为一种新型胶辊,一些企业正在尝试使用,相较于丁腈胶辊,其耐磨性好而滑爽性差。

丁腈胶辊、胶圈因胶料配方不同,可制成具有不同硬度和弹性的产品,其中,低硬度、高弹性、免处理胶辊对改善成纱质量指标有重要作用,是目前纺纱使用的主流产品。如WRC-965型胶辊磨砺后可直接上机使用,型号为WRC-365、WRC-MF65、J-463A、LXC-866的胶辊都具有优良的纺纱性能。

新型的聚氨酯胶辊弹性好、握持性好,耐磨性优于丁腈胶辊;但相较于丁腈胶辊,其磨砺难度大、表面粗糙度差,制造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胶圈由内、外、中3层结构制成,上下胶圈组成握持钳口,其外层直接握持纤维要求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胶圈又分为平面胶圈和内花纹胶圈。平面胶圈的内、外层表面均为平面;内花纹胶圈与下罗拉沟槽相接触,利于提高胶圈与罗拉转速的同步性;平面和内花纹组合,能提高胶圈的运转稳定性[5]。

2 胶辊胶圈在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胶辊、胶圈的型号、规格不断增多,选择适宜的胶辊、胶圈、发挥其优良性能、更好地节约成本,是每个纺织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2.1 精梳牵伸、分离胶辊

由于精梳速度快、加压重,牵伸一般采用铝衬管胶辊,如HA65S型、J-490A型等;而分离胶辊由于直径小、宽度大,为有利于纤维的分离与结合,一般采用邵尔A硬度约为65度的铝衬管胶辊。

2.2 并条胶辊

高速并条机要求胶辊耐磨、耐热、抗绕性好,故纺纯棉要求胶辊邵尔A硬度为65度~72度,纺化纤采用80度的胶辊,如WRC-975型、GB-78型等。

2.3 粗纱胶辊

一般采用邵尔A硬度约为75度的免处理胶辊,纺化纤及混纺品种硬度更高,如WRC-975型。

2.4 细纱胶辊

细纱胶辊是纺纱中使用量、消耗量最多的一种胶辊。由于纺织企业原棉、配棉成分不同、工艺不同,选择胶辊、胶圈的型号也有所不同。纺纯棉一般采用低硬度、高弹性、免处理邵尔A硬度约为65度的胶辊,而混纺、化纤一般选用70度~75度胶辊。

2.5 胶圈

胶圈运行应速度均匀、长期稳定且锭差小,以控制纤维运动、防止其提前变速。胶圈的内径、宽度、厚度应控制公差大小且合理搭配,一般遵照“上圈软下圈硬,上圈薄下圈厚,上圈松下圈紧”的搭配原则。

3 胶辊胶圈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纺纱工艺和纺纱机械的不断发展,胶辊、胶圈制造企业也不断研发新材料、新工艺及生产技术,与纺织机械密切合作,在提升产品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智能制造和管理方面下功夫。胶辊、胶圈综合使用性能是握持性、适纺性、耐磨性及环保要求的综合反映:① 握持性能稳定,使用周期内质量无波动,每只胶辊、胶圈使用周期内衰退慢、幅度小、一致性好;② 一种型号的胶辊、胶圈适纺性能优良、抗绕性优越,对不同纤维、不同混纺比例纤维适应范围要广,对温湿度变化的敏感性要小;③ 耐磨性要进一步提高,胶辊在磨砺的过程中产生的胶屑应少,磨砺的往复次数应少,纺纱使用周期要延长、减少纺纱断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④ 节能环保,使胶辊真正做到免处理,避免使用化学涂料和清洁剂,既不污染环境,也不伤害员工身体;⑤ 最适合的摩擦因数,外表面摩擦因数大的胶圈易发涩、粘附纤维且易产生静电;⑥ 胶圈的吸放湿性能越好,其导电性能及对温湿度的适应性就越好。

4 结语

胶辊、胶圈是对成纱质量影响较大的纺纱器材,应正确选用胶辊、胶圈的型号、硬度,合理搭配前、后胶辊直径,合理搭配上、下胶圈,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解决好胶辊缠绕、牵伸不开等问题。集聚环锭纺、集聚赛络环锭纺等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以及主机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对纺纱器材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专件器材制造业与纺织企业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进行产品质量提升,从而带动纺织行业的提升。

猜你喜欢
环锭胶辊胶圈
玻璃生产线胶圈辊加工工艺中的控制要点
LXC-866MD型胶辊纺纱实践
免加油并条胶辊在FA315型并条机上的应用
胶圈控制机构探究
集聚纺纱应用WRC-965型胶辊的实践
WRC-985型并条胶辊的应用及维护
螺纹连接密封胶圈损伤分析
原液着色涡流纱与不同捻系数环锭纱的颜色匹配
“Ω”形胶圈密封机理研究
施耐德电气电子凸轮(CAM)在环锭细纱机卷绕成形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