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

  • 基于数控技术的棉纺环锭细纱机创新发展
    业化发展进程中,环锭细纱机起步时间早,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市场占有率高,是目前主要的纺纱设备。据相关资料统计,全球仍有80%以上的细纱纺纱设备为环锭细纱机,而我国作为最大的纱线生产国,环锭纺纱锭的保有量过亿锭,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但是,环锭纺受其非自由端纺纱原理的限制,加捻过程与卷绕过程无法分离,其卷装容量较小,且加捻过程存在纺纱气圈,使得纺纱张力较大,限制了纺纱速度的大幅度提升。近年来,自由端纺纱技术得益于加捻过程与卷绕过程独立进行,纺纱速度明显高于环锭

    棉纺织技术 2023年10期2024-01-01

  • 不同纺纱形式的经纱上浆工艺分析
    纺纱方法,即传统环锭纺、转杯纺、赛络纺、涡流纺、集聚纺和赛络集聚纺。新型纺纱在耐磨、毛羽方面较传统环锭纱有明显优势,对上浆工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新型纺纱形式的经纱更有利于无PVA 环保浆料的推广应用,能够降低用浆成本和提高织机效率。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采用外购纱的纺织企业由于缺乏对纱线性能的了解,出于观念问题或者管理问题,仍会采用传统环锭纺纱的用浆配方及浆纱工艺,造成用浆成本高、浆纱困难、织机效率达不到要求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1 新型纺纱的上

    棉纺织技术 2023年9期2023-09-20

  • 乌斯特技术与品特集团合力优化环锭纺纱
    ®RSO 3D(环锭纺纱优化)相连,可进一步提升客户价值。Uster RSO 3D(图1)于2019年推出,是单锭监控、清纱以及带单锭识别功能络筒机的智能组合,其通过连接 Uster Sentinel 细纱单锭监控系统、Uster Quantum 4.0 清纱器、Muratec QPRO EX/FPRO EX 络筒机和细纱管监视装置,部署独特的预防系统,以阻止不良品质产品的生产。Uster RSO 3D通过直接的工序优化和从细纱到络筒的可追溯性,提高产品盈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5期2023-08-23

  • 粗纱间距对普梳粗支赛络纱性能的影响研究
    纤维须条的控制与环锭纺有较大区别,由于每一根须条中牵出的纤维根数只有环锭纺的1/2,就单根须条而言,其牵伸力也相当于环锭纺的1/2,这就要求赛络纺采用更小的钳口隔距和更大的摩擦力界来控制须条的运动。本实验中的纺纱工艺采用了压力棒隔距块来加强控制力,保证须条变速稳定,进而保障成纱条干质量[4]。赛络纺普梳低支纱的锭速与钢丝圈的选配要与具体的纺纱条件相适应。赛络纺对纺纱张力的要求较高,可以承受的张力波动范围较小,且双喇叭口中心距越大,要求的纺纱张力越小,张力波

    纺织报告 2023年1期2023-03-07

  • 细纱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0)目前,环锭细纱机的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已成为纺纱的关键设备。有资料统计,全球超过80%的纺纱设备为环锭细纱机,我国约有1.3 亿纱锭的环锭纺纱规模,约占世界总锭数的50%;而环锭细纱机的产量约占全国细纱总产量的85%[1],可见环锭细纱机在纺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棉纺企业细纱机的纱锭数量可以衡量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和生产能力的高低。当前国外以瑞士立达公司、德国青泽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等生产的细纱机为主;国内以经纬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二纺机股份有

    棉纺织技术 2022年3期2022-11-21

  • 低捻度转杯纱的生产
    支纱作为粗纱纺制环锭细纱本文介绍了利用机械式捻度发生器生产低捻转杯粗支纱的过程,以及如何用该粗支纱纺制环锭细纱。机械式捻度发生器安装在引纱管和一对引纱罗拉之间。捻度发生器(图4)为一个箱体,箱体内安装有中空轴,轴上有各种插件。各插件中的纱线通道是偏心的,当空心轴旋转时,将会对纱线施加捻度。试验共纺制了4种不同插件的纱线。在纺纱速度为30 m/min、粗支纱线密度为300、400和500 tex的参数下,采用内周开有一个槽的质量为1 g的插件,可较理想地通过

    国际纺织导报 2022年4期2022-11-04

  • 关于环锭纺加捻卷绕机构可否分离的探讨
    063)0 引言环锭纺带卷装回转加捻卷绕和钢领钢丝圈摩擦副的工艺技术特征,制约了环锭纺纱速度的提高[1]。从20世纪初开始,业内外不断有人提出将环锭纺加捻卷绕功能分离的设想,特别是随着新型自由端纺纱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技术的显著进步和产业应用成熟,研究人员解除环锭纺产能束缚的想法更趋迫切,时有相关的探讨和技术方案被提出,更有一些环锭纺加捻卷绕分离构思与样机实现突破的信息透露到业界[2]。那么,环锭纺加捻卷绕功能结构能否实现分离的突破呢?探

    纺织器材 2022年3期2022-06-16

  • 紧密纺与环锭纺牛仔面料在服装应用中的性能对比分析
    仔面料所用的都是环锭纺棉线,随着纺纱技术的不断改进,各类新型纺纱方法的出现,使得牛仔面料所用纱线花样渐多,可以是单纱、股线、长丝,甚至是复股线,还有选择各类花式线用于牛仔面料的装饰和点缀,丰富了牛仔面料的品类[1,2]。紧密纺技术被称作是继主流环锭纺纱及气流纺纱后的又一新型纺纱方法。它在环锭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集聚区,其主要改进是在实现牵伸的同时消除加捻三角区。使那些处在须条边缘上的纤维端能有效地向须条中心聚集,最大限度地减小纺纱时的加捻三角区

    山东纺织经济 2022年4期2022-06-06

  • 环锭纺绕纱与接头机械手结构设计
    600)0 引言环锭纺纱机具有生产的品种多,适合生产的原料广,纱线质量好等优点,促就了环锭纺在纺纱行业中不可代替的地位[1,2]。进入21世纪,环锭纺纱机呈现出了高速运转、互联监控和数控驱动等特点[3]。然而环锭纺纱机的接线一直由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多少年来,环锭纺纱机自动接头一直是纺织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早在意大利米兰展览会上,西德青泽、意大利卡梅、瑞士希斯潘和意大利康涅展出了用于环锭纺纱机接头的装置[4],RIETER和PREMI

    制造业自动化 2022年5期2022-05-26

  • 不同纺纱方法对色纺纱质量的影响分析
    15206)采用环锭纺纱方法生产色纺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纺纱经验,例如AB纱、段彩纱、彩点纱等具有风格多样、色彩丰富等特点,一直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新型纺纱方法的出现,例如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使得色纺纱的应用领域得到拓宽。如何有效地将色纺纱与新型纺纱方法结合,并且不断地挖掘各种纺纱方法的优点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不同纺纱方法纺制色纺纱质量和织物外观的差异,为下游企业开发相关色织面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原料的选用本试验选用白色、宝蓝色和

    棉纺织技术 2021年11期2021-11-16

  • 集聚赛络纺前区压力棒的选型
    的不断进步,传统环锭细纱机已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加工质量的需求,纺纱技术迈入了新型环锭纺纱技术时代,带来了纱线结构和性能的革新。集聚赛络纺纱线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具有传统环锭纺纱线难以比拟的优势,其织造的坯布布面光滑、细腻,深受广大客户青睐,造就了集聚赛络纱较高的市场占有率[1]。笔者公司顺应市场导向完成了54台环锭细纱机的集聚赛络纺改造,下文就集聚赛络纺前区压力棒的选型进行探讨。1 集聚赛络纺细号纱宜选用圆形压力棒在纺制细号纱线时,为了改善成纱条干,工艺人

    纺织器材 2021年5期2021-11-11

  • 立达:灵活的环锭纺解决方案
    讯员 胡文颖立达环锭细纱机G 37 的新配置产能高达1200 锭。立达的环锭纺产品系列包含多种机器,以满足多元化的客户需求。配备半电子式牵伸系统的“主力机型”G 37 推出了引人注目的新配置,产能高达1200锭。搭载全电 子牵伸系统的全能型环锭细纱机G 38 是一款能够灵活生产高质量纱线的理想解决方案。智能锭子监控和全自动接头机械手ROBOspin 等智能功能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可助客户提升效率。高投资回报:G 37 的新配置G 37 兼具可靠性、稳定的性能以

    纺织机械 2021年4期2021-10-29

  • 细纱胶辊表面处理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量的影响,以常规环锭纺C 18.2 tex(巴西棉)、集聚环锭纺CJ 9.7 tex(澳棉)和CJ 18.2 tex K(巴西棉)品种为例,分别在同台同锭同粗纱条件下,采用不同A,B涂料比例、不同紫外线光照时间处理的胶辊进行试纺对比[1-3],找到了3个品种较为适宜的胶辊表面处理方法,提高了成纱质量,延长了胶辊使用寿命。1 试纺1试纺在172号棉纺环锭细纱机上进行,常规环锭纺品种为C 18.2 tex,采用WRC-965型胶辊,胶辊直径为30 mm,紫外线

    纺织器材 2021年3期2021-07-27

  • DS软牵伸纺纱技术在半精梳棉纱中的应用
    司 (中国)对于环锭纺而言,牵伸系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环锭纺技术的关键。传统环锭纺的牵伸机构为双皮圈牵伸机构,由弹性钳口所形成的摩擦力界控制着纤维须条的运动[1-2],但是随着使用时间和纺纱速度增加,皮圈间摩擦增大,皮圈使用寿命缩短,弹性下降,影响了成纱质量。针对上述现象,人们围绕环锭纺牵伸区做了大量的创新与改进。例如周秀玲[3]、倪士敏[4]建议上、下皮圈合理搭配使用以延长皮圈的寿命,使胶辊和皮圈发挥其最佳效用,促使成纱质量有效提升。程登木[5]提

    国际纺织导报 2021年2期2021-05-18

  • 纺纱方式对长绒棉高支纱性能的影响
    。紧密纺是在普通环锭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纺纱技术,其成纱毛羽少,强力高,更适于纺制高支精梳纱。紧密纺与环锭纺的主要区别是紧密纺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纺纱加捻三角区,有效地控制了纤维运动,使处在须条边缘的纤维端能有效地向纱轴中心聚集[3],减少成纱的有害毛羽,提高成纱强力[4],降低纱线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本研究以新疆5 个品种(系)长绒棉为原料,分别采用普通环锭纺和紧密纺2 种纺纱方式纺纯长绒棉纱,对成纱性能进行测试,比较适纺性能及2种纺纱方式的成纱指标差异

    中国棉花 2021年11期2021-03-05

  • 环锭纺纱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建模方法
    统的深度融合。在环锭纺纱生产系统(本文以棉纺生产为例说明)中,生产设备的种类复杂且数量多(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等)、工序的连续与离散混合并重(清梳联连续、精梳到并条以及并条到粗纱离散、粗细络联连续等)、纤维流形态变化大(纤维形态从无序到有序,定量化评价复杂,纤维过程动态变化),同时伴随生产过程中数据流、控制流的关联关系多样性,推进环锭纺纱生产的智能化面临巨大挑战。CPPS是CPS在制造领域的一种具体实现,它既依赖于信息处理、计算机、通信等

    纺织学报 2021年2期2021-03-05

  • 五通道数控环锭纺纱系统构建及纺制花式纱机制分析
    23)五通道数控环锭纺纱系统将不同原料或不同颜色的5根粗纱作为喂入对象,经异步牵伸、交替组合、梯度配比、混合加捻的工序,可纺制出形态、色彩和结构时序变化的纱线,如混色纱、段彩纱、渐变纱、竹节纱、段彩竹节纱以及双渐变纱等,再通过后期织造工艺形成特殊的布面效果,是柔性化纺纱工艺技术的一大特色。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五通道数控环锭纺纱系统的组成结构、纺纱原理、纺纱机制,以及多通道纺纱混色模式与混色色谱,是对柔性化纺纱技术的补充,可为柔性化纺纱的发展提供参考。1 五通

    毛纺科技 2020年11期2020-12-15

  • 环锭纱和喷气纱在不同组织结构针织物中的性能分析
    19.4 tex环锭纱两种不同的纱线制备针织物试样。考虑到织物组织变化带来的产品性能差异,试验采用19.4 tex的喷气纺和环锭纺纱分别编织了纬平针、罗纹和起绒织物,共6种针织物试样。每一种组织结构的试样都具有不同的线圈长度和三角排列。然后,对这6种织物试样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表1 6种针织物试样的性能测试结果2 结果与讨论由表1可得出下述结论。——当线圈长度从2.70 mm增至3.00 mm时,纬平针、罗纹和起绒组织的环锭纱和喷气纱针织

    国际纺织导报 2020年7期2020-10-15

  • 阻尼牵伸纺纱技术及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6661)将新型环锭纺系统用于羊毛纤维纺纱是短纤维纺纱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CompACT3系统[1]、EliTe系统[2]和Com4系统[3]为代表的毛纱紧密纺纱工艺和设备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应用新型环锭纺技术纺制的纱线毛羽量显著下降,成纱断裂强度增加,可以用较粗的低价羊毛加工出高支精梳羊毛纱[4]。但毛型紧密纺细纱机由于改装费用高,稳定性较差,尚未在行业内大范围推广[5-6]。现有环锭纺纱技术尽管控制部分的结构不尽相同,但是牵伸原理是一样的,均采用“双胶

    毛纺科技 2020年1期2020-03-16

  • 高度灵活的立达环锭细纱机
    立达G37型环锭细纱机可选配各种包芯纱和双股纱纺纱装置,也可选配竹节纱系统,灵活生产各种纱线。环锭细纱机配备紧密纺装置COMPACT drum,不仅可使产品在环锭纱和紧密纱之间轻松切换,而且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纱线风格。使客户能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拓宽纱线的品种,从而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紧密纺装置COMPACT drum生产的纱线毛羽指标进一步提升,较大程度地减少了毛羽的长度,尤其适用于加工对毛羽指标要求高的纱线。低毛羽也能显著改善后道工序的运行稳定性

    国际纺织导报 2020年7期2020-03-04

  • 原液着色涡流纱与不同捻系数环锭纱的颜色匹配
    绿色发展的要求。环锭纺纱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工艺相对成熟,纱线质量稳定,适应产品范围广,在目前的纺织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涡流纺属于新型纺纱中的一类,其特点是纺纱速度快,纱线结构紧密,条干均匀度好,断裂强度高,毛羽少[3-5]。不同纺纱方式下纱线及织物的颜色存在一定差异,为此国内外科研人员展开相关研究。杨文芳等[6]研究了捻度与黏胶纱颜色变化的关系;陈美玉[7]从不同角度分析加捻程度对原液着色涤纶纱线颜色的影响;ORTLEK H G等[8]探讨有

    服装学报 2019年6期2020-01-07

  • 柔洁纺粘胶强捻纱及其织物性能
    困难的问题,但在环锭纺粘胶强捻纱实际生产中会出现毛羽过多、条干不匀,捻缩过大等问题,均会严重影响后期织造[2]。粘胶纤维织造时产生纱线纠缠,开口不清,易断头等问题,使得到的织物强力差,密度不匀,透气透湿性不良,起毛起球差等。张红梅[3]探讨了粘胶强捻纱的关键工艺,认为粘胶强捻纱存在纱线需要定捻,其织物疵点易暴露的问题;陈玉峰[4]发现粘胶强捻纱纺制时易吸湿引起纤维损伤,从而导致纱线不匀,其织物出现疵点;杨敏等[5]在生产线密度为19.6 tex粘胶强捻纱时

    纺织学报 2019年10期2019-10-29

  • 立达集团:自动化创新和紧密纺领域的新突破
    集团推出的适用于环锭细纱机的机械接头手以及可在环锭细纱机上便捷拆装的三款紧密纺装置引发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关注以及热烈讨论:自动接头技术使得纺纱自动化进程更进一步,通过市场细分以及差异化需求分析应运而生的三款紧密纺装置可有的放矢地满足纺纱厂客户的各种需求!机械接头手ROBOspin多少年来,细纱自动接头一直是纺纱厂翘首以盼,亟需解决的一个痛点。立达顺势推出机械接头手ROBOspin,填补了自动接头领域的空白,将纺纱自动化进程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ROBOsp

    纺织机械 2019年4期2019-08-16

  • USTER® SENTINEL细纱在线监控系统
    存在一种趋势,即环锭纺纱机越来越长。当前的环锭纺纱机已包含多达2 000个纱锭,长约70 m(图1)。然而,尽管人的最长目视距离为5 000 m,但仍无法看清整台环锭纺纱机上的断头,只有自动化系统才可监测纱锭是否均正常运行。假设操作人员清楚断头的确切位置,以步行速度为4 km/h计算,则操作人员通常约需1 min才能走到环锭纺纱机最后一个锭子的断头处,那么断头处的锭子可在2 min内再次开始运行。图1 环锭纺纱机1 环锭纺纱生产的优化若因断头的出现导致锭位

    国际纺织导报 2019年3期2019-06-06

  • USTER SENTINEL细纱在线监控优化纱线生产
    在这样的趋势——环锭纺纱机越来越长,多达2000个纱锭长约70米。虽然人的最长目视距离为5000米,但是仍然无法看清整个环锭纺纱机上的断头。只有自动化系统可以监测纱锭是否均正常运行。人每小时的正常步行距离约为4000米,操作人员通常大约需要一分钟才能走到环锭纺纱机最后一个锭子的断头处。当然,假设操作人员清楚断头的确切位置,那么锭子可在2分钟内再次开始运行。优化环锭纺纱若由于出现断头从而锭位停止运行,那么即使是使用了高速的环锭纺细纱机其庞大的产能价值也无法发

    中国纺织 2019年3期2019-04-01

  •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环锭纺纱智能车间温度闭环精准控制方法
    响[3],因此,环锭纺纱线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尤其是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对生产环境中温湿度的要求相当高。早期的纺纱厂采用自然通风等简单的方法调节生产环境的温度,虽然一定程度改善了温度的平衡,但效果不明显,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的纱线质量也不高。随着纺纱厂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纱车间温度的自动调控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董桂芹[4]从控制角度出发,对空调运行节能及合理利用能源方面进行合理优化,实现对车间温度有效精准控制。王艳霞[5]提出全

    纺织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1

  • 环锭细纱机的发展现状及技术进步
    的局面。目前,在环锭细纱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外纺织设备制造商有瑞士立达公司(以下简称瑞士立达)、德国青泽公司(以下简称德国青泽)、日本丰田公司(以下简称日本丰田)等,国内的有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纺机)、常州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同和)、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斯特机械)、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二纺机)、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天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〇六工厂(以下简称凯灵纺机

    棉纺织技术 2019年2期2019-02-15

  • 立达ECOrized吸棉笛管助力客户实现成本节约
    利县,拥有11台环锭细纱机G 32,共配有17 952个锭子,每年生产棉纱和纱线3 500吨。该公司生产的纱线品种包括支数为Ne 16 ~50的环锭纺精梳纱和普梳纱。该客户管理层有一项长远发展计划,他们希望能够生产出质量更优,同时价格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面临的挑战该客户成功的关键在于从短期收益和长期愿景之间取得平衡。如此一来,公司每迈出一步,都能进一步稳固发展,距离实现未来远大目标也更近一步。为了保持竞争优势,Phenix不断研究降低纱线加工成本、提高利润

    中国纺织 2018年5期2018-12-25

  • TeraSpin智能纱线捕捉器锭子
    于解决每次落纱时环锭细纱机锭子上积聚残留纱线的问题。累积的残留纱线需要定期清理,不但费工费时,还增加了机器停机时间,降低了环锭细纱机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纱线浪费。目前,在带有自动落纱的环锭细纱机锭子上配备有割纱器,滚花或密封带(由钩环状结构的材料制成)。然而,这种结构的锭子在每次落纱时无法有效抓住纱线。要保持纱线并保证下一落纱时筒管上的纱线能自动卷绕,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纱线在滚花或密封带上缠绕至少2~3圈,但这样会导致每次落纱结束时每个锭子上均有残留纱线堆积,

    纺织器材 2018年6期2018-03-31

  • 喷气涡流纺存隐忧,下一步怎么走?
    入运行,已相当于环锭纺300万锭生产能力。据统计,目前浙江已有24家纺纱企业拥有600多台喷气涡流纺机投入生产运行。从生产品种分析,有70%左右的机台以生产粘纤纱与T/R本色纱为主导产品,存在生产品种不多、使用领域较狭窄的局面。从全国分析,用喷气涡流纺生产的纱线虽只占纱线总量的3%比例(按全国l亿锭产能计算),但因目前多数企业生产粘纤本色纱,所以已出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价格不断走低,以粘纤30S纱为例,目前粘纤每吨在1.5万元左右,而纱的售价只有1.8万元/

    纺织服装周刊 2017年24期2018-01-22

  • 不同纺纱流程下色纺纱色差对比
    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色仪测色,比较不同纺纱流程下纱线之间的色差,并对造成色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杯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36 CMC(2∶1),环锭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95 CMC(2∶1),环锭纺纱线与转杯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77 CMC(2∶1);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是成纱方法不同,引起纱线结构与纱线表面状态不同,进而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

    纺织学报 2017年1期2017-05-17

  • 自捻纱的拉伸力学性能
    原料自捻纺纱线和环锭纺纱线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对比,讨论了适合自捻纺纱的纤维和必须经过复合才能进行自捻纺纱的纤维以及对纤维配比的要求。与环锭纺纱线相比,羊毛、腈纶、涤纶自捻纱的断裂强力依次降低81.25%、49.33%、31.39%。涤纶、腈纶等纤维能直接采用自捻纺加工方式,而羊毛和苎麻不能直接采用自捻纺纱,必须和其他原料复合自捻。分别对毛/涤纶、麻/涤纶、腈纶/涤纶双组分复合自捻纱进行拉伸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要使纱线拉伸性能符合要求,2种原料的组分中涤

    纺织学报 2017年3期2017-05-17

  • 细纱机锭子锭脚尾纱去除装置的改进设计
    949介绍了一种环锭细纱机纺锭锭子锭脚尾纱非人工去除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案设计。利用锭子锭脚的有序排列,制作了一套齿轮齿条自行走装置,对锭脚尾纱进行切除。纺织生产中使用的环锭细纱机纺锭锭子锭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缠绕一些尾纱(如图1所示),影响了纺纱生产。针对这一问题,传统做法是靠人工定期去除,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随着粗细联技术的发展,对设备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自动去除成了目前各大纺机制造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纺机技术水平过程中亟待解决

    装备机械 2016年2期2016-10-27

  • 环锭纺纱和集聚纺纱的高性能
    械公司(瑞士)环锭纺纱和集聚纺纱的高性能A.Hellwig立达机械公司(瑞士)立达公司的 G 36型环锭纺纱机和K 46型集聚纺纱机具有高产量、高品质及低耗能等特征,并已在世界范围内许多纺纱厂投入使用。这些优良特性是基于Ecorized标准和新技术元素实现的。G 36型环锭纺纱机;K 46型集聚纺纱机;Ecorized吸棉管立达公司最新机型的锭位数可达1 824个,并配备有Ecorized吸棉管装置,其集聚纺纱机已通过提高集聚装置的质量额外增加了锭位数。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4期2016-10-26

  • 环锭纺纱机假捻器装置的构造
    研究所(中国)环锭纺纱机假捻器装置的构造戴自怡王林尧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环锭纺纱机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如今面对多变的纤维原料和不断提高的纱线质量要求,诸多技术问题相继显现。具体分析了这些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纺纱过程中存在三维加捻三角区、高纺纱张力及张力波动的缺陷。介绍了假捻器装置的构造、原理及试纺效果。试纺结果表明,该装置有效降低了纺纱张力,提高了成纱的断裂强力,成纱的断裂伸长率、粗节、细节、毛粒及捻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均优于传统环锭纺纱线。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6期2016-09-18

  • 常州宏大“环锭纺纱单锭状态在线检测系统”成功使用
    常州宏大“环锭纺纱单锭状态在线检测系统”在江苏联发应用现场。近日,常州宏大旗下霍克威视“S800环锭纺纱单锭在线检测系统”在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使用。该系统具有四大优势:首先每个锭子装有断纱检测专用传感器及独立报警指示灯,实现100%单锭监控,及时提示断纱情况,方便挡车工观察;其次,实现锭带打滑检测和纺纱状态检测,大幅提高纱线质量;第三是机头和机尾各安装两级报警指示系统,不仅显示断头数据,并记录、计算、分析断头率,同时方便查找问题锭子;第四,高效实

    纺织机械 2015年7期2015-12-19

  • 浅谈如何扩大F1520环锭细纱机捻度范围和总牵伸倍数范围
    英/文F1520环锭细纱机是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开发的配集体落纱的长车细纱机,在纺织生产企业已运行十几年。随着市场对纺织品档次的不断提升,纺织企业希望能进一步扩大F1520环锭细纱机的捻度范围和总牵伸倍数范围。通过研究实验,以下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一、扩大F1520环锭细纱机捻度范围捻度是衡量纱线加捻程度的一项参数,是纱线成形卷绕、形成纱线强力的基本条件,是影响纱线多种性能的综合参数。纱线捻度的不同,影响到织物的手感、耐磨性、吸湿性、透气

    纺织机械 2015年7期2015-12-19

  • 超导磁轴承在纺纱中的应用
    纤维纱的生产中,环锭纺是最广泛使用的技术。但环锭纺纱的主要问题是,工艺的生产率取决于主轴转速,纱线的生产率不能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随着锭子转速的增加,加捻元件产生大量的摩擦热。这种摩擦热损害了加捻元件,即钢丝圈系统,并降低了成纱质量。为最大程度减小摩擦,磁悬浮轴承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本文提出了一种旋转环形SMB对短纤纱生产纺织机无摩擦加捻元件。Q:目前SMB作为纺纱加捻元件取得的实验成果有哪些?普通环锭纺与SMB环锭纺加捻部件对比A:课题研究SMB作为加捻

    纺织机械 2015年5期2015-12-19

  • 福克曼巴黎展出新机
    福克曼新型多股环锭玻璃纤维并捻机VGT-P。日前,福克曼推出了一款新型多股环锭玻璃纤维并捻机VGTP(P=股纱) 。据悉,该机配置多股并纱装置,适用于加工对称的多股玻璃纤维;顶尖技术实现了玻璃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最轻柔接触,则是新机型最大的优点;多股并纱装置可以加工2~4股单纱。输送绞盘取代了丝饼架,可实现在适用纤度范围10~2500tex内,2~4股纱的生产。设备特别开发的纱线输送装置确保了高效生产和顶级质量。该机型高度的灵活性,也可适用于其他多股和单股纱的

    纺织机械 2015年4期2015-12-19

  • 新型纺纱的发展和展望
    、离心式纺纱机、环锭细纱机等。其中,走锭纺纱机是不连续运行的,它将加捻和卷绕分开,间歇进行,产量及效率低,唯条干均匀。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五毛纺织厂等因出口需要,引进国外设备,生产细特精梳毛纱,现国内外应用不多。翼锭、帽锭、离心式纺纱机已很少应用,据说还有麻纺、粗毛纺在用,仅属个例。当今,传统纺纱使用环锭细纱机,占市场多数份额,但新型纺纱机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上升。1.2 纺纱机发展原因环锭纺纱灵活性好,应用广,细纱质量高而稳定,能满足各种后加工产品的需要

    纺织器材 2015年4期2015-12-19

  • 纺织器材分技术委员会2014年度完成纺织器材标准复审项目
    /1:2009 环锭细纱机和环锭并纱机用钢领和钢丝圈 第1部分:T型钢领及配用的钢丝圈 继续有效2 ISO 96/2:2009 环锭细纱机和环锭并纱机用钢领和钢丝圈 第2部分:HZCH、HZ和J型钢领及配用的钢丝圈继续有效3 ISO 366/2: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 筘 第2部分:平板梁金属筘的尺寸和标记 继续有效4 ISO 366/3: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 筘 第3部分:双弹性梁金属筘的尺寸和标记 继续有效5 ISO 368:2006(2009)

    纺织器材 2015年1期2015-12-18

  • 预捻环锭纺的预捻原理及其实验研究
    30601)预捻环锭纺的预捻原理及其实验研究陈 澄1a,王克毅1a,华志宏1b,韩 丹2,程隆棣1a(1.东华大学a.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理学院,上海 201620;2.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1)为验证预捻环锭纺预捻机理的合理性,建立纤维微元段在气流场中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单纤维运动轨迹,并设计相关实验方案,采用显微镜法观察预捻须条及成纱表面结构.研究表明:单纤维轨迹模拟能形象地反映预捻环锭纺预捻区纤维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6-04

  • 加快环锭纺细纱机更新改造实现纺纱企业“减员增效”
    16000)加快环锭纺细纱机更新改造实现纺纱企业“减员增效”阴海明,庄 跃,邹船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零六厂,浙江 舟山 316000)分析了环锭纺细纱机的优势及其在纺纱领域的重要地位,针对环锭细纱机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必须加快更新与改造步伐,即对使用年久性能差的老机要采取更新方法,对多数仍在使用的细纱机要采取改造方法,提高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达到节约用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的要求。环锭纺;细纱机;更新改造;减人增效环锭细纱机是纺纱的主机

    现代纺织技术 2015年3期2015-02-24

  • 低扭矩纱性能和结构
    、低捻度、高强力环锭纺纱技术。这种一步法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的纺纱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环锭纱“低捻必然低强”这一困扰国际纺织业多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渡茂公司的11.7tex纯棉低扭矩环锭纱样品的捻度、单纱强力、毛羽进行测试和纵向和横截面的观察,并且与15tex传统环锭纱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显著差别并尝试从结构和纺纱原理解读其性能上优势产生的原因。1 低扭矩纱的纺纱原理低扭矩环锭纺纱技术主要是在传统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安装一个机械式的假捻装置,如图1所

    山东纺织科技 2014年2期2014-07-17

  • 精梳棉/粘胶/毛三组分MVS涡流纱的性能研究
    的强力和同品质的环锭纱相比略有降低,在包缠成纱的过程中,自由端长度不一致,导致纱线结构缺陷,导致纱线强力降低。纱线的断裂伸长率较环锭纱有所下降,一方面存在纱芯结构,纱线断裂时纱芯长度不变,致使断裂伸长降低。还有一个原因是包缠在纱芯上的一部分纤维在断裂时没有退捻。图1 强力特征曲线不同纺纱工艺所纺纱线因为其结构不同,从而导致了其成纱强力也不相同,不同纱线的强力对比见图2。图2 不同纱线强力对比图由图2可以看出,在几种形式的纺纱系统中,以紧密环锭纺所纺纱线强力

    山东纺织科技 2014年2期2014-07-17

  • 全聚纺涤棉混纺纱内纤维的径向分布
    8)集聚纺是基于环锭纺纱技术而研发的一种新型环锭纺纱技术[1],其特点是使细纱机前钳口引出的纤维须条经过气压或机械作用凝聚来改善成纱质量[2-3]。集聚纺纱技术一经问世,便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该技术不仅成功地应用到了棉纺和毛纺纺纱系统,棉或毛与化纤的混纺中也体现了绝对的优势[4]。对于集聚混纺纱线而言,纤维在纱线截面内的径向分布及内外转移的研究相对较少。江慧等[5]研究了集聚纺涤棉混纺纱纤维径向的分布表明,传统环锭纺混纺纱中涤纶和棉纤维的内外转移趋势非常

    纺织学报 2014年12期2014-03-27

  • 低扭矩环锭纺纱原理及其单纱的结构和性能
    999077)自环锭细纱机问世以来,单纱低捻度导致低强力是一直未解决的难题。降低捻度可提高细纱机产量,降低单纱残余扭矩,但导致低强力,不能同时实现环锭单纱的低扭矩、低捻度、高强力。在传统环锭纱加捻过程中由于纤维被拉伸、弯曲和扭转,纱中储存的能量一部分在纺纱过程中被释放,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被保留下来,为纱的残余扭矩[1]。残余扭矩使得单纱有退捻、释放内部扭应力的趋势,被认为是造成织物纬斜、螺旋线纹,以及影响机织物表面光洁平整等最基本的原因[2-3]。传统

    纺织学报 2013年6期2013-12-19

  • 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概述及关键特征解析
    方法很多,主要有环锭纺、转杯纺、涡流纺等。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介绍环锭纺、转杯纺和涡流纺技术原理,分析各技术局限性和不足,概述针对突破局限性产生的技术发展,总结纺纱成型技术发展动因、发展途径以及发展现状;以此为基础,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展望。1 环锭纺纱技术原理与发展1.1 环锭纺纱技术原理环锭纺技术属于握持端纺纱。环锭纺纱过程中,纱管卷绕纱线时,带动钢丝圈绕钢领进行回转,对纱条进行加捻[1](见图1)。捻度经导纱钩自下而上传递到纺纱三角区,对前罗拉钳

    纺织学报 2013年6期2013-12-19

  • 减少环锭细纱毛羽的研究进展
    14100)减少环锭细纱毛羽的研究进展刘园园,邱 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 214100)从细纱工序和新型成纱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在环锭细纱机上减少纱线毛羽的方法,阐述了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安装旋流器,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和安装方便的优点;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旋流器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比较,着重介绍了他们各自研究的旋流器类型,研究的结论以及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指出随着对纺织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环锭细纱机进行改造、提高纱线的性能已成为我国纺纱技术改

    纺织器材 2012年5期2012-09-18

  • 智能环锭细纱机的研制
    0 引言环锭细纱机是一种纺纱的重要专用设备。环锭细纱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对纺织企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工人的劳动强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新型环锭细纱机的研发不仅是纺纱机械生产企业的重要课题,也是纺织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时关注的焦点。1 环锭细纱机的发展历史机械化的纺纱技术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国产环锭细纱机从20世纪50年代的1291、1293型,70年代的A512、A513型,80年代的FA502、FA503型,到90年代的FA

    装备机械 2012年4期2012-05-30

  • 辨别老粗布质量好坏的方法
    用气流纺,有的是环锭纺。环锭纺与气流纺的区别:1.从纱的外观来看,环锭纱的表面单纤维基本都顺向捻度方向,比较整齐,很少有反捻向纤维缠结,气流纱的表面单纤维有较多的反捻向纤维缠结,故气流纱很容易退捻,,环锭纱不容易退捻。2.从纱体结构上来说,环锭纺比较紧密,而气流纺的比较蓬松,风格粗犷,适合做牛仔面料,气流纺的纱一般比较粗。3.环锭纺称OR(RING SPUN),气流纺称OE(OPEN END),把纱解捻,如果捻不开就是气流纺,如果捻的开就是环锭纺。环锭纺的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2年10期2012-05-14

  • 赛络纺/涡流纺/环锭纺竹纤维成纱质量对比分析
    赛络纺/涡流纺/环锭纺竹纤维成纱质量对比分析张 勇(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文章选取竹纤维做原料,通过赛络纺、涡流纺和环锭纺三种纺纱方法得到相同特数的纱线,然后对其质量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三种竹纤维纱所具有的性能特点。同时从纱线自身结构这一角度分析其原因所在。赛络纺;涡流纺;环锭纺;竹纤维;成纱质量1 成纱机理1.1 环锭环锭纺属非自由端纺纱,粗纱条经罗拉和皮辊组成的牵伸系统牵伸后在前罗拉钳口处的加捻三角区得到加捻。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

    山东纺织科技 2012年2期2012-01-19

  • 棉/单芯涤纶长丝包芯纱织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究,并将它与纯棉环锭纱斜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采用产品规格为单芯涤纶长丝包芯纱织物:29×36.4 128×60 160 cm,纯棉环锭纱织物:29×36.4 128×60 160 cm。1.2 织物拉伸断裂性能测试实验所采用的仪器是5582型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通过织物的拉伸断裂测试法,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1.3 织物的顶破性能测试实验所采用的仪器是电子强力机,通过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5期2011-01-19

  • 半精梳纯棉MVS针织纱的生产实践及成纱质量分析
    出的纱线强力仅有环锭纱的60%等缺陷,以其纺纱流程短、纺纱速度快、条干均匀、毛羽少,可纺中特纯棉产品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此外,随着原棉价格日趋高涨,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目前有些针织厂家为了降低高档精梳纱原料成本,采用了在并条机上将精梳条和普梳条并合后纺制成半精梳纱。本文就是通过对纺制18.4 tex半精梳纯棉喷气涡流针织纱(MVSBJCK)的纺纱生产实践中的原料选配、工艺参数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与同配棉同号数的环锭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3期2011-01-19

  • 莫代尔紧密纱与环锭纱性能的对比研究
    讨莫代尔紧密纱与环锭纱性能的对比研究崔 原 ,李 涛 ,李 艳(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文章简要介绍了紧密纺的技术特点,对莫代尔纤维紧密纱的强伸性能,弹性及毛羽与传统环锭纱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相同号数下紧密纺比环锭纺断裂强度大,紧密纺纱技术减少了细纱产生的毛羽。在纺纱工艺相同的情况下纱线号数越大,断裂强度越大,弹性恢复率越大。紧密纺;环锭纺;成纱质量紧密纺纱的概念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紧密纺纱的研究和开发,使纱线质量得到很大的改进,它

    山东纺织科技 2010年1期2010-01-19

  • 超越传统
    纺纱技术”和传统环锭纺纱技术的对比,让对此项技术感兴趣的读者详细了解“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的突破性原理和应用优势。环锭纺纱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环锭纺纱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纺纱技术,自从近200年前发明该技术以来(大概是1830年左右国外发明了该项技术和设备),由于其卷绕和加捻同时进行的特点,特别是成纱质量的特点决定了他的市场占有率的绝对优势。该技术发明的时,国际上主要以短纤维纺纱和应用为主,合成连续长丝纤维还没有进入到工业应用的阶段,因此,环锭纺在

    中国纺织 2009年5期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