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动态

2018-03-31 23:54
山西财税 2018年1期
关键词:品目全省税收

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析

12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收14.5亿元。

1-12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19%,比上年增长20%,增收310亿元。

12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4.6亿元,比上年下降27.3%,减支163.5亿元。

1-12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3756.7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95.5%,支出进度比上年加快4.7百分点,增长9.2%,增支315亿元。

2017年,财政收支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财政收入大幅增收,规模质量同步提升。一是收入规模再创新高。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7亿元,比2016年增收310亿元,增长20%,超额完成年度预算298.1亿元,超出历史高点(2014年1820.6亿元)46.2亿元。二是收入质量显著提升。2017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4.8%,比2016年提高8.2个百分点,为2009年来税收占比最高的一年。

第二,税收增收贡献突出,全部税种较快增长。2017年,全省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34.8%,增收360.6亿元,为同期财政增收总额的116.4%,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23.2个百分点,且呈现了全部税种齐增收的良好局面。

第三,税收结构更加优化,新旧动能协同发展。一是传统产业稳定增收,财政支撑作用明显。2017年,“煤焦冶电”四大行业完成税收719.3亿元,占全部税收额的51.5%,比上年增长99.4%,增收358.6亿元,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二是市场消费稳步回升,商业税收加速增长。2017年,全省商业税收累计完成100.6亿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7.2%,增长45.7%,高于税收平均增速10.9个百分点,增收31.6亿元,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三是新兴产业成效显现,中高端制造业增收喜人。2017年,制造业税收完成119.2亿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8.5%,增长51.5%,高于税收平均增速16.7个百分点,增收40.5亿元,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2.6个百分点。四是房地产市场形势平稳,税收回升稳中有进。2017年,全省房地产税收完成142.2亿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10.2%,增收9.6亿元,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

第四,重点企业支撑明显,纳税贡献比重较高。一是监管企业。2017年,省直监管的22户大型国有企业上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收入部分)共计241.9亿元,占全省两项税收总额的比重为30.4%,同比增长78.9%,增收106.7亿元,占全省两税增收总额的比重为62.8%。二是煤炭企业。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82户煤炭企业共上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235.2亿元,同比增长93.8%,增收113.8亿元。

第五,非税收入持续减收,不可比因素影响较大。2017年,全省非税收入下降9.8%,减收50.8亿元,下拉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减收主要受国家清理规范行政性事业性收费,以及大额一次性非税收入集中入库减少等不可比因素的影响,全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减收9亿元。

第六,市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预算完成较好。2017年,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幅20.5%,高出省级增幅2个百分点。11个地市全部实现正增长。11个地市全部超额完成年度预算。119个县中,109个县收入正增长,10个县负增长,负增长的县比上月减少6个,比上年同期减少50个。

第七,财政支出明显加快,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一是财政支出大幅增长。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2%,比2016年零增幅提高了9.2个百分点。二是支出进度好于往年。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分别为1季度28.7%、1-2季度50.2%、1-3季度71.5%、1-4季度95.5%,分别比2016年提高4、2.4、7.6、4.7个百分点,与往年相比是执行进度最快也是最多的一年。三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17年,纳入GDP核算的8项服务业支出2582.8亿元,增长10.6%,增支248.5亿元;全省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13项民生支出共完成3058.8亿元,占全部支出的81.4%,增长7.8%,增支221亿元。

省财政厅国库处 赵红武 卢奋卿

我省多举措集中落实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要求

2017年12月11日,《山西省2018-2019年度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正式公布。新一期采购目录与原采购目录相比,主要亮点如下:

一是从采购实践出发完善集中采购目录。针对新时期政府采购新业态及管理重点,增加了物业管理服务品目,取消了专用车辆、锅炉、电机、制冷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极少采购的品目。为增强采购目录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对制服、家具用品、建筑安装工程、智能化安装工程、电梯安装、装修工程等品目进行了限定性表述。

二是立足依法规范大幅精简部门集中采购目录。按照于法有据、实事求是原则对上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进行了大幅度整合,对实践中无法形成部门集中统一采购的品目一律加以删除,同时改革了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列举方法,由原来的“品目”方式改变为“部门+品目”的方式,提升了准确性和指向性,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由70个品目减少为6个部门的6个品目。

三是以实施效果为抓手科学提高采购限额标准。针对原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部分品目实施起点偏低,集中采购效果不明显,采购程序繁琐,采购效率偏低的突出问题,将工程类的集中采购起点标准由100万元以上调整为200万元以上,信息技术服务集中采购起点由50万元调整为100万元。参照中央及部分省、直辖市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并结合我省实际,将政府采购的限额标准省级由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市县级由10万元提高到不高于20万元,便于市县根据自身经济水平和管理能力确定本区域内管理起点。

新一期采购目录为大力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购自主权,精简优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采购程序,充分发挥财政性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按照我省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市县级法院、检察院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效率,进一步明确“财物实行省级统一管理的市县级法院、检察院采购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时,可委托属地集采机构进行采购”。

临汾市财政局“七个着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临汾市各级财税部门努力念好“全、养、紧、实”四字诀,紧紧围绕全市发展战略,科学编制财政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积极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撑,主要工作着力点放在七个方面:

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今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支农资金196239万元,集中用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民技能免费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保护恢复和农村扶贫第一书记生活补助等项目。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临汾市财政安排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市区公交免费乘坐财政专项补贴3176万元。支持产业低碳化典型示范项目、交通清洁化典型示范项目、城市环境整治及企业污染物减排项目29个,共计投入财政资金22943万元。

着力培植可持续财源。设立规模为100亿的产业引导基金和20亿的PPP子基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新型产业项目建设,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安排市长创新奖专项奖励经费300万元,支持全市科技创新发展。

着力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全面落实普遍性降费政策措施,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3项,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

着力推进PPP项目建设。目前,临汾市国家级示范项目尧都区涝洰河生态建设润州园政企合作项目已进入执行阶段,并获得财政部奖励500万元、省财政奖励100万元;4个省级示范项目已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其中临汾经济开发区(洪洞·甘亭)工业园新能源汽车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省财政奖励100万元,洪洞县河西新区主干道道路工程PPP项目获得省财政奖励60万元;11个PPP项目正在有序开展,还积极储备了37个拟采用PPP模式推进的项目,形成了重点推进、梯次配备的PPP项目建设格局。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市财政累计投入各类交通建设项目资金13817万元,用于县乡公路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等项目,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市级基本建设投资14543万元,主要用于五一路下穿铁路分离式立交桥项目、北城壕西段防汛排水工程、市委党校搬迁项目等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安排社会保障资金76839万元,用于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安排医疗卫生资金13084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安排教育资金71879万元,用于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安排科技文化资金5967万元,用于文物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等。积极开展创业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共向264户发放贷款1983万元,贴息27万元;足额落实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市级配套资金2880万元;安排2017年度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项目补助资金60516万元;安排储备补贴资金848万元,保障粮油肉储备充足。

以上除署名外均摘自《山西财政信息》

猜你喜欢
品目全省税收
2022年第一批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产品种类指南》发布实施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统计分析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