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现有财力如何促转型保民生调研报告

2018-03-31 23:54乔金国
山西财税 2018年1期
关键词:晋中民生全市

□乔金国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领导干部大调研重点调研课题任务分解,结合中央和省最新财政工作安排,现将财政促转型、保民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财政支持全市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情况

2017年,晋中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放大财政资金效用,不断壮大产业扶持资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企业升级壮大,创新民生扶持方式,兜底保障民生需求,主动服务全市转型和民生事业发展。

(一)创新财政扶持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新设立了“晋中市促转型增动能投资基金”,产业基金规模达到了3亿元,着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力;调整和完善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从专项资金、农业担保贷款、上级支持等多方面向“农谷”倾斜,支持“农谷”项目建设;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全市PPP项目储备数量达73个、总规模达586亿元等,有力推动了全市转型发展。

(二)加大民生支持力度,推动民生均衡发展

1-10月,全市民生类支出183.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27%,较好地保障了全市民生发展需求。不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市本级财政脱贫攻坚资金同比增长27.56%;健全财政支农保障机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社保人均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健康晋中建设得到有力保障;大力支持教育先行和文化惠民,农村及薄弱地区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提升;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财政保障民生水平进一步提升。

当然,在不断推进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规模偏小,支持转型发展力度不够;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层次低、布局散等情况;财政扶持方式单一,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高;民生需求不断加大,财政保障难度加大;民生保障处于初级层次,精准化、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的限制,又有财力不足的困扰,下一步,全市财政要认真审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改进。

二、下一步财政支持全市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的方向和举措

2018年,全市财政部门要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主动落实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强化收入组织,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转型力度,着力保障民生基本需求,想新招、出实招、拿硬招,切实为全市转型和民生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进一步加大转型支持力度,推动形成促发展合力

大力支持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税收收入增量市级分成部分予以返还奖励。建立市对县税收增长奖励扶持机制,从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对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县级上划市级税收增量部分给予奖励,调动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安排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依托产业扶持资金、产业投资资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补助贷款贴息、奖励、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扶持中小微企业壮大,支持传统动能的提升和新动能培育。

继续推进政策性担保、企业应急周转金等工作,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财政支持。通过资本金投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对主要为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提供财政支持,切实提高我市融资担保行业服务水平。

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力度,支持创新服务和人才强市战略。安排科技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和能源革命重大专项、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转型发展能力。安排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政府购买人才公共服务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确保我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财政支持政策落实到位。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市重要支柱产业。探索多渠道文化投入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金和传统企业转型资金等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安排旅游专项资金,在央视媒体、各大城市户外媒体、网络新媒体等多渠道、多层次,推广我市旅游形象及旅游产业,以及我市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基础社会设施建设补助。

支持建设美丽晋中,推动环保倒逼经济转型。探索财政支持综改新路径,稳步增加污染治理投入,逐步扩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规模,提高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补贴比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对县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奖补机制,用环保倒逼经济转型。加大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加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PPP项目支持力度,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建设。

(二)坚持民生发展新理念,推动形成兜底线合力

坚持民生新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民生支出的可持续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保证民生支出占到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制定和完善城乡低保管理的政策制度,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工作。改革公立医院补助方式,探索财政补助资金新机制。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均等化。

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保证现有扶贫资金投入不减,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保证扶贫资金支出进度,提高扶贫支出的规范化程度。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农村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清洁和美丽乡村建设。

强化民生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将资金到位情况作为资金分配的一项因素予以考虑,督促各部门和县(区、市)落实到位。提高民生资金使用的均衡性和有效性,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防止资金的挤占、挪用。

猜你喜欢
晋中民生全市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