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学在外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尝试

2018-04-02 12:32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燕婵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法制史学习者老师

文/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许燕婵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形式。尤其在当前,移动学习利用手机智能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等特点,与电大传统的网络平台的互动学习相比,移动学习模式的优点更显突出。传统的网络平台由于网络不稳定,进入平台的艰难性,学生不愿意进入,学生更愿意选择移动学习模式。本文阐述在外国法制史课程开展移动学习实践,论证如何更好开展移动学习。

一、移动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移动学习模式理论基础有社会建构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应该能更好根据教学内容构建相关的情景,使学生更好的在情境环境中接受教育,灵活自由进行学习沟通和问题的探讨。当前科技的进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更多体现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非正常学习。

移动学习模式通过提供大量的知识点和多种教学资料,可以方便地支持师生互动,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效果,为学习者创设身临其境的效果,实现情景式学习。同时,移动学习跟非正式学习理论联系起来,非正式学习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非正式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随处都能发生,当它融入人们的生活、自然的发生时是很有意义的。非正式学习是一种更方便、更随机的隐含式学习,强调学习的随意性,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充分获取丰富的资料和内容,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是正式学习模式的有力补充。

二、移动学习模式显示优点

(一)简单易用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和互动学习,我已经实践十几年,以前电大开放教学平台给老师提供各门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或者现在的国家开放性大学的教学平台,都提供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区,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这些平台不能达到简单易用。我也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反馈意见是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如以前的电大开放教学平台或今天的国家开放性教学平台,很艰难才进入平台里面,非常不方便,还有网络经常断网。由于学生每次进入不顺畅,经常挫折,学生都不愿意进入平台。移动学习平台,课程责任老师选择学习平台,在微信平台与QQ平台,我选择QQ平台,建立课程QQ平台,老师根据课程的特色,根据学习者需要,提供最有用、实惠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容易进入学习或跟老师互动。在操作方式上,重点体现在寻找、学习、传播知识的功能,祛除一切不重要的细节内容,以及对学习没什么促进作用的花哨设计,做到简洁实用并易于查找。在学习内容上,将原有的学习内容优化、微化,尽量简短精炼,突出重点即可。

(二)互动分享

移动学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让学员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更在于他能为学员创造一个移动式的学习社区。实践也证明,社区中的交流与学习远比单向的在线学习课件更有吸引力。当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关注加为好友,随时与其他用户、老师进行内容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学习工作中的难题、有趣的问题等,学员分享过程,方便和直接,一个点赞的符号或一朵小花,大家心里都是暖暖,大家参与过程中,更多体现出非正式学习,可以边工作或做其他事情,不影响大家参与。学生在非正式学习中,发现学习难点或不清楚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发问,互动方便,教师可以单独与学生进行辅导,开展个性化辅导。

(三)有用与实用性强

移动学习平台,教师发上平台的相关内容都非常有用,针对每章节的重点或难点或几分钟学习视频或课程的复习指导,都是老师经过挑选,平台的学习资源都是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学生在碎片的时间很容易进入学习。对于电大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工作、家庭的,几乎没有完整时间学习,学生利用碎片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或复习,以课程为中心的QQ移动教学,教师进行长期的资源建设,不受限制,主动权掌握在课程教师手上,教师对资源建设符合移动学习模式特征,给学员创造非正式学习、碎片时间学习机会。平台上互动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情景环节,教师提出问题或知识问题剖开,注意情境带入,围绕对学生学习有用或课程的掌握有帮助,跟课程学习没有关联的问题,注意克制。

(四)激励反馈

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其 “清晰目标、简单任务、明确反馈、及时激励”等特点。如果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也能借鉴游戏化的激励反馈方式,想必也能让学习过程充满正能量的动力。学习者在完成作业或单元测试中,进行成绩累积,学习情况能及时反馈给学习者,表扬累积分数高的同学,并且把这些累积分数都能转入期末考试的评定时,学习者更注意学习过程,认真参加每一单元的学习和作业的完成、单元的测试,及时有用的奖励,鼓励学习者认真对待学习过程,参与到平时学习之中。

三、外国法制史课移动学习实践

(一)移动教学与学习模式方案制定

这门课程是原来省开课课程,后来改为自设课,从课程的性质来说,作为任课老师,可以自己根据教学选择考试模式,因此,开展这门课程的移动教学和学习,考试灵活或多种多样,不必担心终结考试成绩是否合格,改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移动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方案的制定比较可行。移动学习方案的制定,包含第一是平台资源创建模块,如资源的设计、情景设计、交互设计;第二是移动学习模块,如课程学习、练习测试、互动反馈、评估反馈等;第三是教学管理模块,课程管理、学习管理、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第四是后台管理模块,如用户管理、功能管理等。对于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考虑,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不断完善,根据学习平台,教师制订教学方案,然后学生根据教学方案,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完成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外国法制史的资源设计主要有课程章节的重点、难点的视频总结,以5分钟的微视频,学生通过章节的阅读之后,通过微视频的点击进一步弄懂和更加清楚章节掌握的内容;其次是练习测试,通过选择题的练习和测试,掌握章节的基本知识;再次设计讨论的题目,引导学生参加讨论;最后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学习过程评定。移动平台的模块设计,只能是学习过程的辅助,它与网络教学平台比较,也有些不足,平台的功能开发不完全等。但是, 它能发挥课程教学过程中,方便学生利用碎片的学习资源,把章节的学习重点,利用微课视频或音频录制上传到移动平台,这些资源最有利于学生利用。这也是移动学习平台的优点。

(二)移动学习过程,把课程规划时间制定清楚,让学生知道每章节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教师跟踪督促学生完成阶段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有工作和家庭的,肩上的担子很重,生存压力较大,学生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应付学习。根据每位学生的情况可以开展个性化帮助,根据平台跟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学习关系,老师的热情和真诚打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下把课程的学习任务完成,外国法制史课程有八次练习,这门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得终结成绩,如果把终结成绩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量化挂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必须经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才可以获得形成性考核成绩,老师的跟踪和监督有利于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每节的学习任务,对于未能按时完成的学生,老师可以主动联系学生,了解学生无法完成的原因,另给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再一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一对一的学习开展,更容易沟通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是花费老师多些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老师的关注和关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再忙也要把课程的功课完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抓住每次学习讨论的机会,提高学习讨论的水平,达到每次讨论,大家都有收获

外国史的移动学习每学期有八次固定时间讨论,大概时间是2小时。凡是规定时间,意味着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因此,这样的讨论,老师必须把握机会跟学生开展学习互动。教师设计开展讨论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达到什么效果,什么方式等,只有充分制定计划,把每个环节细化,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避免出现冷场或无聊。因此在每次讨论之前,老师把每次讨论的方案进行公布,要求学生提早做好学习准备,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对学习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在规定时间进行讨论时,学生能更好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搜索到学习资料,别人的观点是怎样说的? 老师与学生只要认真准备好每次的讨论课,讨论的开展才能进行得成功。尽量把学生的热情高度调动起来,不要陷入讨论过程不好现象的出现,如,学生报到了,就离开;敷衍几句就沉默;不断复制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看法;都是老师自己在发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等现象。每学期,教师抓住 “第一”的机会,成功的第一次讨论,成功的第一堂课,才能鼓励教师、学生为以后更好配合,师生热情的参与到教学,为成功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种机会。不然,第一次的教学,师生都没有什么收获,讨论的效果不好,会留下很大的后患,学生没有热情参加开展,教师没有热情配合就会变成大家都冷若冰霜,出现每次跟老师打完招呼就 “潜水”的现象。在外国法制史移动学习中,每次规定时间的讨论,都提早把讨论的方案发到每个学生,要学生充分做好准备,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多些了解相关的每个国家法律制度发展的背景、历史发展进程,每个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内容,每个学术流派是怎样的历史观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接受不同的学术观点,学会更深层次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在规定时间讨论课中,每个学生把自己所了解和理解的问题说出来,建议不能复制别人的观点,只能自己独立了解表达,回答问题简明扼要。杜绝学生把搜索的知识或观点直接发上去。只有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观,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培养有思考的学生,培养有责任感的学生。教师的角色在于引领学生。

(四)教师对于学生参加移动学习过程,必须进行考核,使学生对于自己付出的学习时间,得到教师肯定,有利于鼓励学生更加认真学习和参与

每个人都有着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骄傲和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博得他人的称赞。他们的内心都有着猛超先进的想法;有着力争上游的欲望;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满足学生渴求得到表扬的心理需要,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从教师平凡而又神圣的表扬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即使在移动教学平台,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问题,给予红花、给予大拇指等,这些温暖的举动都会给学生以动力,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每次讨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把每个学生发帖的次数、发帖内容等事项进行统计,发布在平台的公共栏目,甚至评出最优秀的贴、最有新颖思想的贴、最认真的贴等,每次表扬,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打铁趁热”——时机,往往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键处。教师如能准确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往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良好转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意味老师认真精神,进行统计和认真留意,都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移动学习平台开展得好,需要老师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是天天可以跟你进行沟通或请教问题的,教师必须及时回答,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回帖或持怠慢的态度,学生也就不会跟老师联系或少联系。教师的热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

移动学习在外国法制史的实践,只是一个初探,实践时间也是比较短,只有一学期。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助方式,对于学生多一种渠道学习方式,更直接利用课程的学习资源、更方便跟教师互动、更简单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很好途径。利用移动平台的简易性、分享资源容易性、学习方便性等,有利于师生开展教学,至于学习效果如何?怎样更好开展移动学习?哪一类型的课程更加适合?这需要不断探索和比较分析。本文只是对移动学习在外国法制史课程实践的初探,需要以后不断课程实践,才能对移动学习在课程开展工作中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本文系广州市广州播电视大学2016年度科研基金项目 “开放大学外国法制史课题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016KY5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法制史学习者老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寺田浩明著《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课程定位及其教学思路探索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探讨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探讨
——对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分析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老师,节日快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