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段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018-04-02 16:33深圳市宝安区黄麻布学校李艳芳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班委班干部班级

文/深圳市宝安区黄麻布学校 李艳芳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和谐、不断进取的班集体。

一、组建班委、培养班干

在工作中,我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遵从 “以少带多,以强带弱,男女均衡”的原则去组建班委。每次我接手一个新班级,我不会急于去挑选班干部,也不会直接任命原有班级的班干部。我会利用开学第一周的时间对班上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与访谈,并最终选定好第一批班委会成员。我们的班委最初确定为10人,每个人都是班长,在他们逐渐成熟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增加人数,这就是遵循以少带多的原则。这10个班长每人负责一个主项:如学习、文娱、劳动、体育、宣传等。同时,每天会轮流安排两个班长值日,主持班级一天所有的工作,包括早上带读、做操领队、班级考勤、课件纪律、教室卫生、同学矛盾的处理……在值日方面,我们要做到 “以强带弱”,有的学生经历了几年的锻炼,能力很强;但也有个别班长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磨练,以强带弱,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在组建班委的同时要尽量做到 “男女均衡”。小学阶段,女生往往比较有优势,懂事、做事细心,学习成绩优于男生。正因为如此,小学阶段女生的班干部人数要远远高于男生。到了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会出现一些弊端,女生强势,男生怯弱,男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男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班委组建之初,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总会出种种状况。对于小学生来说,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务,更何况自身的约束能力并不强。要保证班干部对班级工作顺利开展,教师要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和引导。在实践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对班干部,我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正面引导,积极支持。平时,我通过班会、班委会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使他们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做好学生们的表率。对班干部中工作积极认真,我会大张旗鼓的表扬;对班干部中出现的个别问题,督促他们吸取教训,不断提高。2.创设机会,积极锻炼。培养班干部,关键是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他们,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坚持放手锻炼班干部,从班级实际出发,大到集体活动组织组织,主题班会的开展、小到班级考勤、课间学生的常规,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全部交由班干部分工负责,组织管理。对学生中发生的矛盾与纠纷,坚持由班干部先行调解,班干部处理不了的再由老师出面解决。从方方面面去锻炼班干部,提高班干部的的实际工作能力,发挥的班委会的积极带头作用。3.积极评价,适当调整。班委会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班干部实际表现,积极评价,及时调整。对表现不好,学习不认真,工作不努力的班干部,先是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观其后效,如果变化不大,就会重新确定人选,让学生选举产生,从增强了班干部竞争意识,激发了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重视小组、分化管理

小组遵循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组建。每个组有四个成员,分别由组长、副组长、助手、监督员组成。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班级管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挥各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组长是每个组的领头羊,而且这个组长应该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担当,但如果许多事情都落这组长的身上,他们会因为繁琐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我在每个组又增设了一个副组长,两个组长在小组中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同时,我们还不能忽略了小组里的另外两个成员,助手和监督员,如果这两个成员能主动协助组长,小组的管理将是轻松和高效的。同时,我们班小组采用了“职责递进制”。如果小组的组长不在组内,副组长自动升级为组长,代替组长的职务,完成组长相应的工作。如果组长,副组长都不在组内,助手自动升级为组长,以此类推。这样就避免了小组工作的停滞,同时也给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为班级的自主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组组建后,对组长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培训方式来培养组长。集中的培训方式,主要指导组长要明确工作职责、分工、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散的培训方式,主要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培训,即主要针对具有小组个别存在的问题,如指导组长如何鼓励小组中成员大胆发言,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成员解决学习问题,监督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员赶紧完成作业,解决小组中发生的矛盾等等。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培训方式,既使得各组长能够处理好大方向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所针对地处理好本小组内出现的个性问题。

三、开展活动、凝聚力量

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我们的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思想教育活动。以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主题班会、传统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品德修养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次班会上,我请一些同学邀请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上台,说说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或朋友之间一些难忘的事,并接受大家的祝福。接着表演一些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将心比心,换个角度为别人多想一想,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通过这次活动,班中的吵架事件少了,学生打小报告的情况少了,同学间的关系比以往融洽多了。课外实践活动。以培养对基础学科的兴趣、扩展并运用学科知识、加强技能和智能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知识竞赛等各项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每过半个月都出一次黑板报,这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各项竞技活动。通过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如前段时间学校刚刚举行的两操比赛,虽然我们班的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但通过比赛让班上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做操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早操时间,学生都能认真完成动作,比以前的做操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班还积极参加了学校举办的 “校长”杯足球赛,这次比赛学生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班上大多数的学生对踢足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些从来没接触过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促使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也进一步的催化了班级的自主管理能力。

四、责任在心、人人参与

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不能靠说教,要通过集体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责任意识。开学初,我安排班级工作认领表,把班级工作细化到个人,并与认领学生签定责任书。班级工作的细化如:负责浇花、擦黑板、摆桌子、擦黑板、整理窗帘、关灯、关电脑、整理图书、擦讲台、擦1号窗户、擦2号窗户……我把各项任务分配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做到人人有事做。做事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从而有助于形成人人为集体的良好班风,使学生逐步养成责任行为习惯。同时,我还会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对事情本身负责。要求学生整理好书包、抽屉。书包做到表面清洁内无杂物;抽屉左边放文具,右边放书本;书柜里的书摆放整齐,有条理性。同时要求学生在家写完作业整理文具、书桌、书包;早上起床自己叠被子;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总之,学生的责任感出来了,自己的事情,班级的事情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班级的自主管理能力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提升。

五、爱心呵护、个别引导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过程中,总会有个别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格格不入。他们总会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在班级中闹一些动静,给老师惹一些麻烦。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除了爱心呵护,更需要个别引导。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我们要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我们班有一个孩子的学习不好,而且总是在课堂捣乱,不是在玩东西,就是在唱歌,或者是偷偷的钻到桌子底下去打扰其他的上课的同学。我与孩子的父母多次沟通,但他的父母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我改变策略,决定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通过了解知道了他很爱下棋,于是我买了一副崭新的象棋送给他。当他收到象棋的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被我感动了。接下来,我和他约好,每天放学后陪他下半个小时的象棋。就这样,在每天下午陪他下象棋的日子里,渐渐地发生了改变,课堂上他不再去打扰同学了,上课发言也积极了……坚持了一个月,他也能慢慢地自我约束了。

猜你喜欢
班委班干部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班级被扣分后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