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

2018-04-02 16:33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王小梅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宪法公民

文/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王小梅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建成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培养具有法治思维和具备宪法精神的公民,是社会共识。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接班人和顶梁柱,作为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储备军,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法治意识培养,尤其是对宪法意识的培养显得重要而紧迫。

一、宪法意识的内涵

宪法意识反映了一个国家及其民众对宪法和法治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整个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核心。宪法意识是社会主体对宪法和宪法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是社会主体的宪法知识、观点、理念和思想的总称。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决定了宪法意识是该有机综合体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使得宪法意识在整个法律意识的中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宪法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的核心,制约和影响着其他具体法律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宪法意识的主要内容包含宪法至上意识、人民主权意识、人权保障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

人民主权意识是宪法中最核心的内容。人民是一个国家的主人,是权力的所有者,宪法作为人民权力集中表现的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制定,因此人民拥有制宪权。人民拥有制宪权是人民主权的最高体现,也是民主制度的在法律方面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管理国家事务的,这在在宪法上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给大学生宪法普法过程中,充分地讲解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的设定,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从而增进对其民主意识、宪法意识的培养。

宪法至上意识要求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以及信念,要求树立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意识。在我国,宪法至上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是内容至上,宪法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根本性的制度和内容,例如国家性质,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等;第二是效力至上,宪法的效力最大,任何与宪法相矛盾的规定都不具备法律效力,任何法律的规定都不能与宪法规定相冲突,同时,任何人都要按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第三是程序至上,中国宪法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人权保障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的大法,宪法制定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为了保障人的权益,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因此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点大学生也应当有比较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二、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

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宪法意识并不强,宪法至上意识的培养更是有待加强。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与修改历史的茫然;其次表现为对宪法内容的生疏,对于宪法规定公民具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不甚了解。对于宪法时事的关注度,随着这几年宪法的宣传力度的加大,学生的关注度变化明显。

造成大学生宪法意识不强的因素有历史传统的原因。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人治思想占主流,法治思想、宪法至上思想比较难生根发芽壮大;在建国后设立宪法,虽然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并没有很好地外显。宪法在我国司法领域更是无法直接适用。

在我国没有专设的宪法教育课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总体上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虽然也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根本上围着高考转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和宪法教育课程。相对于从小学教育就抓宪法教育的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来说,我们的宪法教育无疑是欠缺的。

三、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途径

1.借鉴中国古代培养 “礼法”意识的经验

在中国古代, “礼”渗透在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好的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社会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宪法至上意识。古人崇尚 “以礼治国”的治国方略, “礼”不仅是国家政治运行的规则,而且是上自国君、下至普通百姓遵循的行为准则。因为 “礼”渗透了到了百姓以及官员、君王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每一个人都在自觉地遵守,中华也成为了礼仪之邦,自然的守礼意识也在百姓思想中形成。现在培养大学生的宪法至上意识,就是让宪法思想理念能够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形成宪法至上意识。

2.借鉴他国经验

他国宪法至上意识的培养,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将宪法教育渗透在公民教育之中。

离我们最近的日本不仅对教育极其重视,还十分看重宪法教育,并且能从娃娃开始就进行宪法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日本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就是让孩子在小学时就能背诵日本的宪法。这也是中国古人的经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帮助孩子从小对自己国家的宪法比较了解,再加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方式普及宪法知识,从而树立宪法的意识。

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美国宪法是美国立国的基础,美国社会处处可以感知到宪法观念、宪法意识。美国的宪法教育贯穿于美国学校教育课程的始末。美国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维护宪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在教学中,要求形式活泼、方法有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所具有的各种素质,从家庭到邻居、社区到国家,美国提倡世俗化的中小学公民教育。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宪法公民
论公民美育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十二公民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