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探析

2018-04-02 16:33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庄艳娜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一节课法治道德

文/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 庄艳娜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课堂,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堂导入。

一、认识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课堂质量。导入是一节课的切入点,它是纽带,连接着新旧知识的融合,连接着相邻课程的内容转换;新课导入如同序幕,轻轻拉开,逐步展示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是一节课的聚焦点,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内,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怎样导入一节新课呢?

二、掌握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的方式

1.创设教学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导入方法。因为初中生的年龄较小,思维、情感发育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出现。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特定的心理感受,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

2.利用时政新闻导入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同现实生活和时事政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采用时事政治或者社会热点新闻内容进行导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获得对社会的深入感知,形成对社会现象的合理分析理念,获得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3.探究活动导入

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教师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

4.运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并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微观的知识以直观的、生动的风格,通过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力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强化。

三、注意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要避免的问题

1.导入不能单调乏味

如果导入不切题,不能够灵活掌握,不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实际,总是以一种方式导入新课,势必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兴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简直就是空谈,甚至还会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导入的内容及方式,力求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2.导入内容比重不能过大

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引子。这一段的内容不能过多,过多无益,恰到好处为佳。有道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导入的内容不在多少而在精炼,且恰如其分。如果没有正确的把握,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势必要占有更多的时间,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都应该让其发挥真正的价值。正确选择内容,合理限定时间,恰到好处限定在一个临界状态。明确导入在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这是激发兴趣、设置问题、引起下文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

3.导入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课堂的导入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能故意而为,弄巧成拙。导入的设计要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围绕课程的中心主题进行选择导入的话题和材料,不能离题太远,不能有悖于新课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导入只是画蛇添足,影响正常的教学。因此,导入的设计一定要切题,符合教材的内容要求,不故弄玄虚,也不枯燥乏味。否则,不但起不到导入应有的作用,而且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4.导入要体现学科特点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主阵地,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对学生了解社会,掌握一些道德法律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 《道德与法治》学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一首要的重要的教学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的导入就要尽量贴近生活,要关注社会,要挑选能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题材来导入。

猜你喜欢
一节课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托马斯的一节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