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发展趋势受到的启发

2018-04-02 16:33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骆丽晖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目标情境

文/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骆丽晖

一、趋势

1.注重学生经验与实践

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英国数学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并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这一体系表现在:第一,数学应用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中被确定为单独的教学目标;第二,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要求,所有学校都要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三,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亦体现在国家统考大纲中;第四,国家数学课程对数学应用提出要求。

2.提倡学生 “做数学”

做数学这是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日本目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数学教育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提倡综合学习和选择性学习。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4.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5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8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既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

5.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荷兰新的课程目标分为学科目标和跨学科目标。学科目标包括了一般性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跨学科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具有较高地位,反映出荷兰数学教育的一个特色。跨学科目标与一般性目标紧密关联,它是整个课程目标的核心。

二、启示

目前国际小学数学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在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些趋势。同时,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已的实际情况出发。

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以学生考分高低评价教师的优劣,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具有发现性、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要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应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

三、策略

(1)要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同时,教师应注意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 “问题”,不要作简单的答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问。

(2)既要注重学生的独立研究,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独立研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去发现,去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期间的过程往往是独立的。通过学生动手 “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同时,教师要注意合作内容的选择。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目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护患情境会话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