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实践

2018-04-02 16:33广州市第三中学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白化病遗传病问题驱动

文/广州市第三中学 吴 欣

高效的高三生物复习课应以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炼串讲、易错点拨,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本文以 “人类遗传病”的一轮专题复习内容为例,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 “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家奥苏贝尔认为: “‘问题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

专题式教学是指从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将教学内容及学科知识点进行整理、归并、提炼与升华。专题式教学通过对知识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由单一知识点向专题知识总结的转化过程中强化学习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跨越性,适用于高三提升训练的复习课。

二、“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本文在高三一轮复习课中以“人类遗传病”这一教学难点为专题,利用 “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的进行教学实践。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前利用判断题对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性遗传病等易错概念、各类遗传病的特点及遗传病的监测方式等内容进行快速诊断。

从学生的课堂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遗传病的概念内涵、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患病原因及各诊断方式的特点的判断存在争议和疑惑,学生和教师可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巩固和突破。

2.主动学习,分析问题

教师将各知识考点及相应练习编制成学案,课堂上学生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复习和分析,对于基本概念、原理的辨析一般可通过查阅教材和学习资料自行解决,如遗传病的实例判断。

而对于需理解提升归纳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如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3.提升训练,解决问题

在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利用填空题和开放性试题等方式设置新的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对跨章节知识的综合运用、科学探究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例题1:某女性21三体综合征患者 (具有正常生活能力,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两条配对,一条成单)减数分裂理论上可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与正常个体婚配,后代患21三体综合征的比例为____,为避免生出患病个体,应选用监测方法为____。

设计意图:该题为21三体综合征与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遗传病的监测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能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情况。

例题2: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一位年轻女性的弟弟患了此病,其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一直担心其腹中孩子是否患病。若你是一位遗传咨询医师,你将如何向她提供咨询和给出建议?

分析:该女性不一定携带白化病基因;她未出生的孩子可能患白化病。由该女性的弟弟是白化病的事实可知其弟弟的基因型为aa,因而推测其父母的基因型为Aa,则该女性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和 Aa,概率分别 1/3和 2/3,而其后代携带白化病基因和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与她丈夫携带基因的情况有关,因此遗传咨询师需要根据该女性的丈夫是否是白化病患者,或者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来作出判断,提供遗传咨询。

设计意图:该题来自课本,对学生深化遗传咨询内容和步骤有很好的作用。解决问题的过程涉及到遗传分析,也让学生体验遗传咨询的整个过程,对专题复习有深化和延伸的作用。而把时间让给学生去研讨,也是从问题驱动到主动解决问题的升华,体现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真正起到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精神的目的。

三、 “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1.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影响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可以发现,与对照班学生的课堂反馈相比,实验班的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都较高。

实验教学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非认知因素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对实验的前后测调查分析可知,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基本一致,没有显著差异。进行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在非认知因素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照班基本保持不变,使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在非认知因素上的差距逐渐拉大。

由此说明, “问题驱动”的专题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

2.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实验前,首先对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前测,采用 “2017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成绩;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问题驱动式和常规专题教学后,分别采用 “人类遗传病专题测试” (后测 1)、月考和一模 (后测2)中相关测试内容对专题教学效果检测。运用SPSS19.0软件对各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各分数段学生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

采用 “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后,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在 “人类遗传病专题测试” (后测1)中的测试成绩,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多数分布集中在70-100分,高分段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平均分也高出对照班6.6分,前后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可见,实验班的后测1成绩优于对照班。特别是考察综合运用和科学探究的内容上效果尤为突出。说明“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具有高效性。

在后测2的成绩统计上虽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标准但已十分接近(可能与测试中考察此专题的内容不多有一定关系),集中分数段也由60-70分上升至70-90分中高分数段,可见其整体成绩的与前测成绩相比呈上升趋势。

简答式非选题能够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笔者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中此类题型的得分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班的平均得分率较高,学生对此类题型的畏惧和障碍也相应降低,说明此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 “问题驱动”专题教学模式的有别于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复习课,更强调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根据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辅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猜你喜欢
白化病遗传病问题驱动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新技术可诊断罕见遗传病
胎儿镜下头皮活检术对诊断胎儿白化病的应用价值
期待对白化病患者有更高的接纳度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一激动就变粉
对白化病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