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配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一例

2018-04-03 07:29管仕强冯玲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颞颌刮痧下颌

管仕强,冯玲媚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由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微小创伤、♂因素、免疫等多因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的一组疾病总称,该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见,发病率在20%~50%[1]。该病是口腔颌面外科病的常见病之一,疼痛与功能紊乱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并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由于该病病因多样,起病隐匿,发病缓慢,病情复杂,临床上虽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但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特效疗法,因此对于本病优效治疗方案的选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跟师时采用刮痧联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2017年9月20日因“左侧颞颌关节区疼痛1个月余,加重5 d”就诊。患者自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颞颌关节区疼痛,咀嚼及下颌右侧向运动时可诱发,开口无受限,于当地社区医院行针刺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未见缓解。5 d前左侧颞颌关节区疼痛明显加重,咀嚼、下颌前后及侧向活动时均可诱发,咬合及张口时疼痛尤甚,不敢咬合,咬合时左后牙无法接触,伴张口受限。体查:面部左右基本对称,左侧颞颌关节区无肿胀,左侧髁突后方、后上方及后下方压痛明显,张口受限,张口度26 mm,张口时下颌稍偏向左侧,关节活动时未闻及明显弹响及摩擦音,左侧后牙无法咬合,余无明显异常。诊断为左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患者取坐位,头稍偏向右侧,于患侧面颊及枕下涂少许刮痧油,依次取耳前阿是穴(相当于耳门穴至听会穴位置)、下关穴、翳风穴及风池穴,用牛角刮痧板与穴位成45°角进行单方向刮痧,每穴2~3 min,用力均匀轻柔,不求出痧,以皮肤微红为度。刮后手持艾条于刮痧穴位处行温和灸,每穴5~10 min。刮痧及艾灸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保暖,清淡饮食,避免咀嚼坚硬食物。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咀嚼运动恢复正常,开口自如,颞颌关节区无压痛。2个月后随访,患者上症无复发。

2 讨论

2.1 祖国医学理论探究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根据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痹证”“面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风寒湿三邪相合而成,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人体正气不足,腠理不密,感于外邪,邪犯头面筋肉骨节,或运动失度,不慎跌扑,情志失畅,导致气血阻滞,邪客经络,筋脉拘急,关节开合失常而发为本病。本病病位在头面部,为本虚标实之证,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温经通络,舒筋止痛为治疗原则,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头为诸阳之会,足阳明胃经 “却循颐后下廉…上耳前”,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颈,贯颊”,手太阳小肠经“从缺盆循颈,上颊…却入耳中”,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均“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阳经与本病关系密切,治疗上宜取阳经经穴为主。

阿是穴“以痛为腧”,即根据病痛部位定穴,该患者耳前区疼痛明显,痛点固定,兼有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表现,故选取耳前区髁突所在处阿是穴治疗以舒筋止痛,恢复下颌运动功能。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针灸甲乙经》言:“失欠…下关主之”,故而具有调利关节止痛的作用,因其为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而能少阳、阳明同治。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本穴擅疏头面少阳经经气,《针灸大成》谓之“主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临床上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斜、牙关紧闭、瘰疬、颊肿、痄腮,故取之。下关、翳风为近端取穴,《备急千金要方》提到:“口失欠…配下关…翳风”,与阿是穴共同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急止痛。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治风之要穴,内外风同治,与翳风穴合用以增强疏风散寒之功,调理手、足少阳经经气。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应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2]。刮痧性质上属“泻”法,而艾灸偏“补”。因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故选用上述诸穴采用刮痧疗法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泻实以治标;刮痧后于诸穴处加用艾灸温经散寒、补益正气,扶正以治本,补虚泻实,标本兼顾。

2.2 现代医学理论探究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主要与♂因素、肌群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关节内微小创伤、关节负荷过重、自身免疫、关节解剖、其他(寒冷刺激、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3]。本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及关节弹响等症状,部分还伴有耳症(耳鸣、耳聋、耳闷胀感)、眼症(视物模糊、眼痛)等,治疗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口服治疗、理疗、封闭疗法、♂垫治疗、心理疗法等,保守治疗不满意时可采取关节镜外科手术治疗。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病的保守治疗中具有较大优势。

现代研究证明[4],刮痧可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强,局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血管紧张度与黏膜渗透性改变,淋巴循环加速,细胞吞噬作用增强,提高细胞免疫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疼痛得以消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部分伴有急性或慢性炎症,刮痧联合艾灸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作用提高痛阈,促进颞下颌关节区血液、淋巴循环,使局部致痛物质、炎症因子等加快代谢,改善关节腔微环境,从而促进炎症吸收,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另外,在咀嚼肌紊乱如翼外肌痉挛或功能亢进时,刮痧通过物理刺激形成类似于推拿产生的力作用于局部肌肉或组织,加以艾灸的温热良性刺激,可有效舒缓紧张的肌肉,解除肌肉紊乱状态,使关节恢复正常功能活动。

综上所述,该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5.

[2]方剑乔,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0.

[3]张震康,俞光岩.口腔颌面外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97-399.

[4]葛翠瑶.刮痧对头面神经痛有奇效[J].中国针灸,2008(6):455.

猜你喜欢
颞颌刮痧下颌
磁共振成像在无髁突骨折的颞颌关节即刻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三叉神经痛和颞颌关节痛,怎么区分?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打哈欠为何下巴有脱臼感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星状神经节+颞颌关节阻滞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