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8-04-03 07:29鹿洪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神经功能

鹿洪艳

高密市中医院,山东潍坊 261500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是一种建立在中医理论上的护理方案,可通过情志护理、辩证中医施护、中医按摩等手段改善预后。该课题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9~78岁,中位年龄(63.77±3.26)岁;病程 7~21 d,病程中位数为(14.97±2.35)d。观察组56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 48~79 岁,中位年龄(63.81±3.34)岁;病程8~23 d,病程中位数为(15.23±2.28)d。 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2006年制定的 《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过颅脑CT和MRI确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患者或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环境干预、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其心理状况辩证施护,采用开导式、顺情式、情胜式、清静式、移情式等情志护理方法,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②中医辨证施护:对患者病情进行辨证分型,然后再辩证施护,有的放矢,如风痰阻络者可给予银杏叶制剂,阴虚风动者可给予脉络宁,气虚血瘀者可给予生脉饮。③中医推拿、按摩:上肢推拿取穴内关、合谷、曲池等,下肢推拿取穴照海、足三里、三阴交等,采用点按手法在患肢交替进行推拿。

1.3 观察指标

①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越好;NIHSS评分为0~42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越好。②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等SF-36健康量表评分。每项分值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44.59±6.28)分和(29.68±3.91)分,护理后分别为(79.56±8.72)分和(11.64±0.95)分(P<0.05);对照组护理前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 (45.28±6.62)分和(29.37±3.76)分,护理后分别为(68.26±7.63)分和(19.57±1.43)分(P<0.05)。可见观察组护理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SF-36健康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53.61±7.52)分、(62.17±7.96)分、(51.34±8.29)分和(56.36±9.28)分,护理后分别为(86.27±8.63)分、(92.35±4.57)分、(87.11±9.23)分和(85.41±7.57)分(P<0.05);对照组护理前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63±7.91)分、(63.87±7.65)分、(51.28±8.33)分和(57.79±9.62)分,护理后分别为(73.25±8.12)分、(79.23±4.46)分、(75.68±8.34)分和(69.18±7.06)分(P<0.05)。可见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发病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失语等后遗症,影响其肢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改善其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上重要的研究课题。脑梗塞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症”范畴,《医学正传》指出,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因此可采用情志护理对症施护,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该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认为,脑梗塞是由脉络堵塞、气血不畅所致,中医辩证施护中所用的银杏叶制剂具有改善脑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的功效,脉络宁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之效,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之效,因此能够促进神经系统修复;中医推拿、按摩能够改善四肢血液循环,并可疏通经络,因此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春玲,刘蕾,梁艳,等.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12):95-96.

[2]张凤娴.中医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47,51.

[3]覃荣凤.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24,27.

[4]张炜琦.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164.

[5]田梅,赵蓉梅,韩蓉.中医护理在脑梗塞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9):209-210.

[6]何晓燕.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174.

[7]晋艳华.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4):257-258.

[8]黄美.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18-119.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