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

2018-04-03 08:43王海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螺钉

王海涛

牡丹江市骨科医院骨四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骨折患者中较为常见,约占髋部骨折患者数量的50%。目前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通常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加压螺钉内固定。但对于具体治疗的选择有不同的意见[1]。该研究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加压螺钉固定两种手术方法,针对没有完全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做一定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某医疗机构在某时间段共收治股骨颈骨折40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加压螺钉固定各20例。纳入标准:股骨颈总骨折患者年龄在60岁左右。病情主要是单侧骨折,无移位股骨颈。手术时间间隔小于七天,随访时间1~2个月之间。排除标准:术中使用骨水泥、术前和术后偏瘫等并发症的功能评估。

1.2方法

根据上述纳入排除标准,40例患者按手术类型分为两组,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20例内固定压力螺钉内固定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初始运动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最终随访。根据髋关节在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疼痛、功能、畸形、移动性对两种方法做具体对比与评价。

2 结果

在该研究中,40例受试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岁。压力螺钉固定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岁。在这个年龄段统计数据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有两例出现了严重并发症情况。主要为股骨假体周围术中解理骨折。其术中无特殊处理,术后卧床时间延迟至3周,减重,随访3个月,无假体骨折。有3例需要二次手术,全部为假体骨折,第二次手术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10个月。压迫螺钉内固定组也有2例并发症,其中1例术中发生房颤情况,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有血栓形成。有2例需要二次手术,均为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术后第二次手术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八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评价指标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加压螺钉内固定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操作时间,术中失血(t,第一次下降时间均有一定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加压螺钉固定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均明显少于人工股骨置换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后,运动锻炼时间明显低于压力螺钉固定组。对两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生存分析主要根据两组间生存率的统计结果,第二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与两个月。对数据检验表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该文研究表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这应该是由于内固定技术关闭周围组织使其干扰达到最小,较为充分利用机械稳定性的臼界面。此外还有一个好的砂浆界面可以减少患者的伤口护理,减少疼痛。压缩螺钉比人工股骨假体便宜,这也有助于降低整体住院费用。操作时间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使用压缩螺钉固定,不需要重置骨折端,不需要反复调整复位方向,拉伸强度,且无角度确认反复复位效果。手术的主要时间是确定受压螺钉的相对位置,使其均匀分布在股骨的颈部,在术后仍需确定[2]。但相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需要扩大牙髓。选择配合股骨头的时间消耗,而关闭压力螺钉内固定在减少手术时间意义上是明确且容易看到的。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对于降低麻醉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压紧螺钉固定,失血主要渠道是钉出的钉道,这种形式的出血不能通过压迫、填塞,如电凝止血,只能加快手术速度,快速到正确的部位压钉可以有效止血[3]。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牙髓的扩张和其他手术会有更多的出血,止血是不方便的。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和减少骨折并发症。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出现病例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对病例数评估时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在中期随访功能恢复中,有两种手术效果[4]。由于压缩螺钉是内固定技术的一种,所以在功能锻炼方面也与其他内固定装置的要求相一致的特点。从小到大的负重量逐渐增加,避免内固定失败和骨折愈合。

相对而言,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现在普遍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第二天可以完全进行负重功能锻炼。这项研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3 d内可能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发挥“肌肉泵”的作用,避免血栓形成。该研究的所有病例显示患者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气压治疗,褥疮垫床,创伤翻身。这使病人躺在床上压紧螺钉内固定时间更长,所以需要锻炼患者功能,最好的避免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肌肉停止使用[5]。

这项研究中的结果表明,对于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螺钉的治疗方法是优于人工股骨头方法的。在医院的时间和费用,操作时间和出血,等等。二者没有较大并发症的差异,二期手术和功能评价。此外,还有第二个操作的空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负重锻炼的早期具有优势,但在需要修复两次的时候会更大、更贵[6]。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有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是合适的。与此同时,有必要继续观察后续行动,了解这两种方法的长期效果,更加深入的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势,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灵活。

[1]刘翰忠.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6(54):65-98.

[2]王自力.老年股骨颈骨折34例治疗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J].2016(12):32-36.

[3]付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价值与选择[J].中国医药指南,2016(25):36-46.

[4]刘洪胜,张福华,张磊.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1):990-992.

[5]高明堂,蒋电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6(11):35-37.

[6]张与平,莫润田,祁雄峰,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临床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6(3):220-222.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螺钉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