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

2018-04-03 08:43易贵祥凌向阳李勇李晖邹杰吴伟刘盛伟朱科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腓肠骨髓炎供区

易贵祥,凌向阳,李勇,李晖,邹杰,吴伟,刘盛伟,朱科宇

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资中 641200

足踝软组织缺损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部分合并跟骨慢性脊髓炎。该病发生时,患者的损伤较为严重,创面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条件较差,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出现化脓感染及皮肤坏死等症状,治疗困难,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截肢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经济及医疗技术的发展,VSD封闭负压引流,皮瓣修复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应用效果良好。该文将以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3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部分合并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皮瓣转移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部分合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3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部分合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30例患者中有18例男性、1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9±2.1)岁。27例足部创伤,3例足跟部压疮出现继发性感染。30例患者入院时即出现足踝部缺损有16例、在清创完成后发现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检查及细菌培养,9例证实为慢性跟骨骨髓炎,其中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多为混合细菌感染,其中有黄金色葡萄球菌生长8例、有大肠埃希菌生长4例、有非溶血性链球菌生长5例、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11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9例、聚团肠杆菌生长3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全身性器质性疾病患者、患有手术禁忌证患者、精神意识严重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详细了解手术可能出现风险(转移皮瓣坏死、需要再次手术、感染控制差等),出现并发症(出血、血肿形成、瘢痕挛缩、外观差等)不良后果,愿意承担后果,患者本人签署或其家属代为签署手术同意书后进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清创手术、VSD封闭负压引流、抗生素治疗。在手术进行前进行常规的分泌物细菌培养基药敏实验,以期选择敏感度高、效果好的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控制。若患者创口的分泌物较多,则使用浓度为0.2%的稀释碘伏盐水及双氧水冲洗伤口进行换药。VSD封闭负压引流术后。同时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为期2周的抗感染治疗。以此同时在饮食等方面给予营养支持,增加患者的抵抗免疫力,改善其全身状况。在术前使患者接受X线检查,根据X线、CT检查结果。对有跟骨破坏病变范围及死骨给予彻底清除,清除创面的肉芽组织、坏死组织及相关的瘢痕组织。用双氧水和0.2%的稀释碘伏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冲洗,同时彻底止血,VSD封闭负压引流2~3次。再根据患肢的具体情况、创面的大小等选择最佳的皮瓣对病灶进行填充,清除坏死腔面,对创面达到完全覆盖。对于供区则给予直接缝合或行中厚皮瓣移植修复,此中30例患者中采用带部分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岛状移植2例(供区直接缝合1例、游离皮片移植1例),内踝上皮瓣逆行岛状移植10例 (供区均游离皮片移植),外踝上皮瓣逆行岛状移植10例 (供区均游离皮片移植),足底内皮瓣移植4例(供区均游离皮片移植),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4例(供区均直接缝合)。皮瓣移植后在伤口处放置1根直径为4 mm的医用引流管,将其一段剪成斜面状,同时在侧面剪2个小孔,置于低位健康皮肤处引出。在术后48 h撤出引流管。术后在使用扩管、抗凝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足量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长约为5~7 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制动2周。在所有治疗进行的过程中对皮瓣血液运行给予密切观察,动静脉危象,一旦出现,及时处理[2]。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在患者治疗结束后该院给予30例患者为期4~24个月时长不同的随访,平均时长为(8.7±2.1)个月。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在21~39 d之间,平均时长为(34.2±1.3)d。 术后冲洗引流时间在 12~23 d之间,平均时长为(15.9±2.3)d。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边缘坏死,经及时的伤口换药处理,创口结痂,结痂脱落后伤口愈合,其余28例患者均皮瓣成活,伤口愈合。供区经过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修复后愈合。有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患者因为皮瓣及蒂部较为臃肿,分别于术后的5个月和7个月行皮瓣修整,其余的28例患者对移植后的外形均满意。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均完全愈合,在术后的4个月~1年的随访中无出现复发。所有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良好。采用问卷的形式对于此次研究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30例患者中有21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6.67%。

3 讨论

足踝软组织缺损,合并跟骨慢性骨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该病治疗较为困难,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治疗难题之一。该病患者易出现跟部及周围软组织瘢痕化,血液供应较差,对跟骨骨质的缺血及硬化有一定的加速作用,病灶位置受到感染且血液运行较差,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随着经济的普遍发展及医疗技术的提高与普及,皮瓣转移修复术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次研究中未采用单一的或游离肌皮瓣或带血管蒂肌皮瓣进行移植修复,而是根据患者创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设计,选择安全有效,对供区的损伤小且对功能影响不明显的皮瓣,取得的效果良好。如以带部分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岛状移植为代表的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具有操作简单、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对主要血管的损伤小甚至是无损伤的优点,缺点皮瓣及蒂部臃肿[3]。从该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患者接受皮瓣移植后的成功率高,外形满意,无复发,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6.67%,足见其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对消除创面和控制感染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陈小明.观察肌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138-139.

[2]骆渊城,敖传西,华贤章,等.展肌肌皮瓣在修复足跟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及跟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12):68-70.

[3]蔡幸健,周建国,饯锐,等.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移植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3):9101-9106.

猜你喜欢
腓肠骨髓炎供区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
VSD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同一供区两块穿支皮瓣修复多指缺损创面1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