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磨牙症临床体会

2018-04-03 08:43冯治保李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干姜附子磨牙

冯治保,李军

1.凉州区新华乡卫生院内科,甘肃武威 733000;2.凉州区发放镇卫生院内科,甘肃武威 733000

1 典型病例

西医磨牙症是牙在无意识状态下承受一定强度咬合力的同时,下颌作一定节律的运动或表现出较大运动倾向的现象。一般分为3型:磨牙型、紧咬型和混合型。人在6~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中医认为,磨牙可由外因和内因所致,外因常见于外感风寒,内因多见火热之邪、饮食积滞、蛔虫、气血亏虚等。一般咬牙声音较强者多为实证,咬牙声音较低微者多为虚证。磨牙的直接原因是阳明胃经循行口唇,阳明有热,故而磨牙。虽然阳明有热,却是以太阴少阴之寒湿为主要矛盾者,仅用温里即可,附子理中汤之类。附子理中汤为《伤寒论》中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亦有记载,由炮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五味药组成。全方具有温肾健脾,散寒燥湿功效。主治脾肾虚寒所致脘腹冷痛、肠鸣泄泻、四肢不温等。笔者在临床上用此方治疗部分顽固性磨牙症而收奇效,特此奉录。

患者安某,男,69岁,自述磨牙已3个月,白天从不间断,夜晚入睡后自止。间断性用中西药治疗3个月未见好转,遂到本院门诊求治。查体:T:36.8℃ P:78次/min,BP:130/80 mmHg R:20 次/min,神志清,神精差,右侧咬肌紧张而呈不自主地节律性收缩,咬牙声响亮有力,消瘦,右侧面颊无明显肿胀。询问病史得知,患者腹泻数月后出现磨牙症,现胃纳差、腹胀、便溏,气短懒言,诊其脉虚细,舌淡白,证属脾气虚弱证。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一日一剂,连服3剂调理治疗,腹泻症状改善。12月10日再诊,患者磨牙症仍然存在。斟酌患者腹泻病史及舌脉,腹泻病虽不甚重,但病程已数月,脾气虚损,气损日久必然伤及阳气,脾肾阳气定然已虚;诊其脉虚软无力而沉,是为气虚累及阳虚;观其舌质淡白而有裂纹,苔白而腐浊,是为阳虚兼有阴亏。大胆用附子理中汤加味:人参10 g(炖服)干姜 10 g、炮附子 8 g(先煎 30 min)、白术 10 g、桂枝 10 g、川芎 6 g、白芍20 g、炙甘草 10 g,水煎服,1剂/d,连续治疗3个疗程(3在为1个疗程)。

12月20日,患者复诊,自述服一剂后磨牙次数减少,服2剂后效果明显,3剂服完,磨牙症基本消失,饮食显著好转。为巩固疗效,效不更方,仍以附子理中汤加味,人参 10 g(炖服)、炮干姜 10 g、炮附子 5 g(先煎)、白术 10 g、细辛 6 g、茯苓 10 g、厚朴 10 g、枳壳 10 g、木香6 g、炙甘草8 g,水煎服,1 d 1剂,予3剂。扶脾肾之阳,兼调理中枢,以善其后。次年1月患者复诊,自述其磨牙症未再发,惟感饮食精神仍不佳,想再巩固疗效,于是仍以上方加味,服一剂。

2016年3月7 日,患者复诊,自述近期腹泻发作,每日少则2、3次,多则4、5次,后磨牙症复发。听其声响比上次低沉,观其磨牙程序比上次轻缓然其节律与上次并无两样,问其饮食无味,大便稀溏而无腹痛。分析其原因为上次治疗不彻底,脾阳虚损未治愈,加之患者春节期间饮食不节,咨食醇酒厚味复伤脆弱之脾阳,引起泄泻,致磨牙症发作。参考其舌脉,四诊合参后先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以求健脾益气、涩肠止泻。炮干姜 10 g、党参 15 g、白术 15 g、黄芪 20 g、茯苓 10 g、山药 15 g、莲子仁 10 g、海螵蛸 10 g、砂仁 6 g、炒薏米30 g、炙甘草8 g,予2剂。3月9日复诊,泄泻症减轻,上方加炮附子8 g、吴萸10 g、补骨脂10 g、山萸肉10 g,水煎服,予四剂。3月16日再诊,患者泄泻已基本痊愈,为扶其羸弱之脾阳,再次以附子理中汤化裁治疗。炮附子 10 g、炮干姜 10 g、茯苓 10 g、人参 10 g(炖服)、白术 10 g、山药 15 g、肉桂 10 g、黄芪 20 g、木香 6 g、炙甘草8 g,水煎服,予4剂。3月20日又诊,患者泄泻痊愈,精神好,饮食有味,磨牙症状轻微,病情明显好转。上方稍做调整,炮附子10 g、炮干姜10 g、茯苓10 g、人参 10 g(炖服)、白术 10 g、山药 15 g、吴萸 10 g、黄芪 20 g、木香 6 g、白芍 20 g、厚朴 10 g、枳壳 10 g、炙甘草8 g,水煎服,予4剂。

3月26日电话询问患者,磨牙症已控制,一般情况良好。嘱其调摄情志,放松心情,避免兴奋性食品和吸烟,改善睡眠环境;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饮食易消化、勿贪凉饮冷;适当时可热敷上下颚,松驰咬合肌肉;保持正确姿式,注意休息,不适随诊。半年后,随访患者,磨牙症再未复发。

2 讨论

磨牙症是一种牙齿在无意识状态下承受一定强度的咬合力,下颌表现出较大运动倾向的现象,磨牙症是临床口腔科中的常见疾病,可发生与任何人群,主要分为三型:①磨牙型,表现为夜间入睡以后磨牙;②紧咬型,主要表现为白天注意力集中时牙齿不自觉的咬紧;③混合型,合并白天咬紧牙和夜晚磨牙。磨牙症产生的病因主要包括牙齿咬合因素、神经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全身因素、遗传因素等。磨牙症检查主要包括临床特点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特点检查包含患者在睡眠是做出紧咬牙动作,牙齿发生咯吱咯吱的声音,但口腔黏膜中未见明显异常现象,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主要是血清钙含量检查和寄生虫检查。临床诊断磨牙症常有以下参考标准:①患者在睡眠时有咬紧牙的动作;②可见到牙周、牙龈萎缩、牙松动等改变;③患者早起起床后头颈部位有疼痛症状;④患者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临床治疗主要分为:①心理行为治疗:睡前放松,避免食用兴奋类食品、吸烟等,还可采用肌肉松弛疗法,对患者进行咀嚼生理功能训练;②生物反馈治疗:主要包含睡眠中唤醒刺激和味觉生物反馈;③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磨牙次数,但是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心率失常,一般在临床上不考虑使用。

现代医学认为磨牙症是指反复的颌骨肌的副功能活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上、下牙齿的紧咬或磨动,患者有下颌紧绷感和牵张感。磨牙症有两个不同的生理周期表现:它可发生在睡眠状态(夜磨牙)和清醒状态(清醒磨牙)。清醒磨牙发生率为20%,夜磨牙发生率为儿童14%,成人8%,老年人为3%,无明显性别差异。

中医认为磨牙通常是属于胃经有热的情况,另外情绪紧张、工作学习压力大、肌肉紧张、神经紧张、心理焦虑、抑郁、愤怒等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生活不规律、晚餐吃得过饱,睡前剧烈运动,单侧咀嚼、咬铅笔、经常口中咬东西成习惯的人),睡眠姿势不当(睡眠中侧卧位和腹卧位睡眠姿势也容易产生磨牙症,这些姿势使下领受压不均匀,关节位置改变,牙齿形成干扰接触致颌肌张力增加,表现出咬牙或磨牙),过度疲劳(从事精细工作者,如运动员、钟表匠等)或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等也都会导致睡觉磨牙。口腔生理学与心理学认为,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源点,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研究发现,口腔疾病在磨牙症的发病原因中并不显得重要,心理因素占据了首要位置。从精神角度分析角度来讲,磨牙代表一种心理状况,是一种受挫和焦虑。属于潜意识中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生气、焦虑、愤恨、悲观和受虐待时,显得更为突出。当人为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在梦中或睡眠中会磨牙。也有人认为,成人磨牙是心理疲劳的一种特征,因此经常磨牙的人应当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注意休息。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

该案例当属现代医学归类之生理病理因素为主因而致磨牙者,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而收效,实为中医辨证调理胃肠生理功能紊乱之法。方中用干姜10 g,温中散寒;配合大辛大热的炮附子8 g(先煎),大补命门之火,补火生土,脾肾双补,先后天并调,加强了全方温中祛寒之力;人参10 g,大补脾气;白术10 g,健脾燥湿;加用桂枝10 g、白芍20 g,酸甘合化为阴,以补脾阴之用,更取其舒缓面筋挛急抽掣之功。用川芎6 g,活血行气,调畅气机以助脾阳生发,祛风之功以助磨牙症治疗。炙甘草10 g,补中缓急,调和诸药。八药合用,温中祛寒,健脾燥湿。脾阳得补,切准病之要害,胃肠功能紊乱症得以纠正,泄泻症控制,因而磨牙症得以治疗。临床上引起磨牙症之病因多而复杂,治疗方法亦不在少数,大多缠绵难愈,笔者在临证审证求因,运用纯中医方法辨证施治因胃肠功能紊乱而致发病者而每每获效,值得医学同道在临证时借鉴。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4-240.

[2]张燕,贾静.磨牙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5):317-320.

[3]王彦,康宏.磨牙症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1):73-75.

猜你喜欢
干姜附子磨牙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不同方法修复磨牙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