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措施

2018-04-04 09:28童淑斌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童淑斌

摘 要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对不同事物进行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设计创作,而作文的写作,需要灵感进行创作,缺乏灵感写出的文章将会失去光彩,学生作文水平往往代表着学生对于语言的支配能力,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有利于学生文采的发挥,从而写出的文章更有新意。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87-01

一、学生想象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写作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一次放飞想象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能培养小学生写作的想象能力,小學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可能越来越不会。同时,不能有力的寻找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就有可能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也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目前,许多老师在作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模式,如果这样,教师只能教会学生教材的东西,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内化,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急需一场改革,让小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充分培养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主动爱上写作,并且能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小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达到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

二、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进行生活场景观察,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进行文章书写的时候要充分把握生活中的细节,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细致观察,不断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兴趣,在进行相关文章书写的时候,就会富有感情的书写,这样书写的文章才会富含情感,比方说,教师在布置文章书写的作业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对布置的事物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想象,小处着眼,打出落笔,例如,进行菊花的主题,学生可以联想到花的习性,花的价值,花的生长过程,等等,这样学生写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内容才会充实。

(二)个性化发展,培养发散思维。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个性,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长及爱好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时,学生之间由于认知水平、生活体验以及思维活跃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难免会产生想象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地开展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并引导学生突破限制,自由想象。教师平时要多注重与学生沟通联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因“学生”而异制定发展想象力的策略,最大程度地激发其创造潜能,进一步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想象力,提升写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要领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或者通过阅读,寻找到美好的事物,不能只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走向死胡同。例如,让学生们写一篇以《校园的月季花》为题目的作文,教师一定要先带领学生去仔细地观察学校不同角落的月季花,指导学生们从月季花的香味和姿态进行描述,帮助他们完成作文。小学作文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的小事,应当是生动的,有益的,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教导学生去想象,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阔的视野,不但要用优美的语言领导,还应当设置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题目,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培养想象力。

(四)完善评价主体,丰富思路优质提升。良好正确的教学评价是一个成功教学过程的必要保障,体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就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针对性批改与指导。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主体大多以教师为主,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繁重的批改任务与学生被动地接受指导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学生一错再错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转化教学观念,将批改与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开展课上交流互批模式,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借鉴他人的优秀之处,从而丰富自身的写作思路与创作思维,为培养想象力建立丰富的知识层面。

(五)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俗话说,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我国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比如,著名作家陈忠实所写的《白鹿原》就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依据进行书写的,而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作家莫言的作品也都是以农村为场景进行开展的。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融入生活情境,以此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当教师在引导学生描写景色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想象,进而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

(六)在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调查显示,在交流状态中学生的想象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不自觉地进行发散,同时学生也需要不断地组织接下来要说的话。在此过程中,其想象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训练想象能力,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学习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寻求新的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学习中,提升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宋艳青.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J].华夏教师,2015,6(11):21-22.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想象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