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患者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8-04-10 03:00纪怀德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纪怀德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乳腺纤维瘤患者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试验组采取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对称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乳晕情况、瘢痕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乳房对称、切口愈合良好、乳晕形态正常、瘢痕可接受患者占比分别为98.53%、100%、97.06%、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92.65%、83.82%、79.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乳房美观效果好、患者接受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049-02

乳腺纤维瘤是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混合型良性肿瘤,极少数会出现恶变,多发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织[1]。多出现在乳腺的外上象限,多为单发,临床上多表现为乳房无疼痛肿块,在初期肿块如黄豆粒大小,病情发展缓慢,肿块一般數年内无改变,由于无明显不适感,难以引起患者注意[2]。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的首选方法,以往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方式往往破坏皮肤的正常纹理,术后易在切口位置生成明显的瘢痕,乳房不对称情况明显,严重影响乳房的形态美观[3]。因此如何在确保手术治疗疗效的同时又提高术后美观效果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研究指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将乳晕和切口融合在一起,有效的淡化切口对乳房美观的影响,疗效显著,颇受患者及临床医生的青睐[4]。因此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乳腺纤维瘤患者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将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3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包括B超、CT、钼靶摄片在内的常规检查后再行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瘤,均在穿刺检查后两周内进行手术切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17~44岁,平均(26.3±3.5)岁;纤维瘤体距乳头<1 cm的患者23例,距乳头1~3 cm的患者35例,距乳头>3 cm的患者10例;其中纤维瘤体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位置的患者41例,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位置的患者10例,位于乳腺的内上象限位置的患者9例,位于乳腺的内下象限位置的患者8例。试验组患者年龄为18~45岁,平均(25.7±4.2)岁;纤维瘤体距乳头<1 cm的患者25例,距乳头1~3 cm的患者34例,距乳头>3 cm的患者9例;其中纤维瘤体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位置的患者39例,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位置的患者9例,位于乳腺的内上象限位置的患者11例,位于乳腺的内下象限位置的患者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纤维瘤体位置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完成凝血功能、血常规等常规术前检查,行全麻或者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放射状切口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环乳晕切口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具体如下:(1)试验组患者取仰卧位,选用15#手术刀采用弧形手术法沿患者乳晕的边缘切开皮肤,尽可能减小切口的数量及范围,再用电凝刀逐层切开皮下层组织,甲状腺拉钩进一步扩大暴露手术切口,沿大乳管的方向将皮下的脂肪组织和乳腺腺体分开,以确认纤维瘤体的位置,再将纤维瘤体及周围少量的乳腺组织。止血后再用3-0带圆针可吸收缝合线间断性缝合残存腺体的边缘,同时采用水平褥式内翻的缝合方式缝合皮下层组织,用5-0带三角针可缝合线缝合皮内层的组织。(2)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放射状切口,其他操作与试验组手术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对称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乳晕形态、瘢痕生成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对称、切口愈合、乳晕形态、瘢痕生成等情况比较

试验组乳房对称、切口愈合良好、乳晕形态正常、瘢痕可接受患者占比分别为98.53%、100%、97.06%、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92.65%、83.82%、79.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多发的一种良性肿瘤,乳房多出现无疼痛感的肿块,常见于外上象限,其他象限也易发生,约有75%的患者为单发,少数多发[5-6]。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显著。

以往多采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行手术切除治疗,由于其保持与乳腺管平行从而避免了损伤乳腺腺管,且瘤体肿块暴露较为明显,但是术后切口生成瘢痕大,严重影响了乳房的美观,患者接受度差[7-8]。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环乳晕切口已经广泛应用于乳腺纤维瘤的治疗,相比于放射状切口,环乳晕切口优势明显,具体如下:(1)相比于乳房其他部位的皮肤,乳晕的皮肤弹性及韧性更好,在乳晕处行切口可以切除几乎左右象限的瘤体,尤其针对两个相邻象限的瘤体仅需行一个切口即可切除,而对处在两个不相邻象限的瘤体也只需行两个切口即可切除。因此明显减少了切口数量,从而减轻了术后瘢痕生成数量。同时由于乳晕处皮肤颜色暗,术后瘢痕显露不明显正好符合患者美观的要求,患者接受度高。(2)术中沿着大乳管的方向分离皮下组织和乳腺腺体可以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3)乳房丰富的血液循环可供至乳晕处,手术切口愈合较快,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率[9-11]。同时由于乳晕处行切口正好避开了外侧皮支的出入位置,避免损伤神经,手术安全系数高。

本研究中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房对称、切口愈合良好、乳晕形态正常、瘢痕可接受患者占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崔贺华等[12]的研究基本一致。原因分析如下:(1)环乳晕切口多在瘤体周边行局部的浸润麻醉,避免了直接注射对术中识别肿块的影响,分离肿块更便捷,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2)环乳晕切口术中只需切入到乳腺的表层,轻柔分离肿块后切除,避免损伤乳腺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乳晕处血供丰富,切口愈合较好,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3)在乳晕处行1~2個切口即可切除所有瘤体,切口数量少,瘢痕数量少,且乳晕处皮肤色素沉积,瘢痕不明显,对美观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乳房美观效果好、患者接受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芸,沈加君.环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7):789.

[2]屈军.环乳晕与传统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接受性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0-61.

[3]韩根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93-194.

[4]热比古丽·巴吾东,艾尼瓦尔·先木西丁.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53例临床分析[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46):134.

[5]应荣培.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09-210.

[6]江玉娟.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61例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5):56-57.

[7]蓝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06-407.

[8]王青兰,陈德波.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5,5(6):223-224.

[9]李军,刘艳红.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109-110.

[10]王珊珊.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4682-4683.

[11]胡海迎.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5):133-134.

[12]崔贺华,刘云贺,李永涛,等.环乳晕切口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637-1638.

(收稿日期:2017-07-11)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