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8-04-10 03:00孙玉华张梅郭玉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危因素跌倒老年人

孙玉华 张梅 郭玉芳

【摘要】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临床选择2017年5-6月某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且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1 000例,在近1个月内发生跌倒者70例,占7.0%;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与高龄、慢性疼痛、糖尿病、营养状态差、便秘、尿失禁、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高龄、抑郁、尿失禁、便秘、慢性疼痛、糖尿病、营养状态差等是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加强跌倒风险评估,降低跌倒的发生。

【关键词】 高危因素; 跌倒; 老年人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098-02

跌倒是指机体某些部位因意外因素造成失衡,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跌倒患者中有5%~15%出现脱臼骨折、软组织损伤、脑部损害等[1]。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亿。因跌倒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的第一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半以上的跌倒发生在家中,跌倒造成的骨折占全部病例的30%左右[2]。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身体功能退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心情抑郁均可能导致跌倒。跌倒卧床后,老年人身体极易加速衰竭,引起肺栓塞、免疫力降低等并发症,缩短健康期望寿命[3]。本研究探析2017年5-6月某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6月某社区老年人1 000例,年龄60~80岁,平均(73.5±3.2)岁,其中男560例,女440例。纳入标准:在本地居住超过1年,未来5年仍会在本社区居住者;可行走者;年龄超过60岁,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情危重患者;精神异常患者;听力、视力降低无法交流者;认知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应用调查问卷表予以调查,内容包括:社区老年人的收入、学历、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基本资料。患者的患病情况和跌倒发生情况: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跌倒的发生率和跌倒造成的损伤情况。分析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如尿失禁、慢性疼痛、糖尿病、营养状况、健康状况等。收集资料:经由具有资格证的,经过专科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征得老年人及家属同意后,由老年人本人填写,书写或阅读困难的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回收全部调查问卷,对跌倒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进行SPSS 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跌倒发生及发生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跌倒作为因变量,患者基本资料作为自变量,多分类变量分别设置亚变量,以P<0.05作为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的标准。

2 结果

2.1 跌倒发生情况

社区老年人1 000例,在近1个月内发生跌倒者70例,占7.0%。

2.2 年龄情况

60~70岁者620例,跌倒者23例(3.7%),71~80岁者380例,发生跌倒者47例(12.3%),71~80岁发生跌倒者多于60~70岁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82,P<0.01)。

2.3 性别情况

男560例,发生跌倒者33例(5.9%),女440例,发生跌倒者37例(8.4%),女性发生跌倒者略多于男性老年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03,P=0.15)。

2.4 慢性疼痛情况

社区老年人慢性疼痛者400例,发生跌倒者50例(12.5%),无慢性疼痛者600例,发生跌倒者20例(3.3%),慢性疼痛发生跌倒者多于无慢性疼痛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9.59,P<0.01)。

2.5 糖尿病情况

社区老年人有糖尿病者530例,发生跌倒者46例(8.7%),无糖尿病者470例,发生跌倒者24例(5.1%),有糖尿病发生跌倒者多于无糖尿病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5,P=0.04)。

2.6 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良好者520例,发生跌倒者24例(4.6%),营养状态较差者480例,发生跌倒者46例(9.6%),营养状态较差发生跌倒者多于营养状态良好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2,P<0.05)。

2.7 便秘情况

便秘者460例,发生跌倒者42例(9.1%),无便秘者540例,发生跌倒者28例(5.2%),便秘发生跌倒者多于无便秘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5,P=0.02)。

2.8 尿失禁情况

尿失禁者500例,发生跌倒者50例(10.0%),无尿失禁者500例,发生跌倒者20例(4.0%),尿失禁发生跌倒者多于无尿失禁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92,P<0.01)。

2.9 抑郁情况

社区老年人抑郁者600例,发生跌倒者53例(8.8%),无抑郁者400例,发生跌倒者17例(4.3%),抑郁发生跌倒者多于无抑郁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6,P=0.01)。

2.10 跌倒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与高龄、慢性疼痛、糖尿病、营养状态差、便秘、尿失禁、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全球每年有30万人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4-5]。跌倒已经成为老年伤害的头号杀手之一。据中国疾控中心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一半以上的跌倒发生在家中,约占55%左右[6]。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身体功能退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心情抑郁等[7]。在跌倒的老年人中,40%~70%会发生伤害,需进行医疗处理。跌倒卧床后,老人的身体容易加速衰竭,引起肺栓塞、免疫力失衡、抑郁等并发症,缩短健康期望寿命[8]。超过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因跌倒患有“跌倒恐惧症”,陷入“跌倒-丧失信心-不敢活动-衰弱-更易跌倒”的恶性循环。跌倒可导致软组织损伤、骨折、心理创伤等严重后果,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是老年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研究探析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1 000例,在近1个月内发生跌倒者70例,占7.0%;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与高龄、慢性疼痛、糖尿病、营养状态差、便秘、尿失禁、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与代俊等[9]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老年人长期出现血脂异常改变、血糖水平异常、应用降糖药物不合理,伴有神经病变将进行性损伤感觉功能。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病变,损伤足部,引发稳定性下降、行走距离下降,足底感觉缺失、行走缓慢,极易引发跌倒[10]。慢性疼痛患者极易引发患者活动受限,头晕,发生跌倒。便秘则引发患者精神緊张、焦虑,进而大大提高了跌倒风险[11]。老年人机体功能退行性病变、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合并各种疾病因素均可导致发生跌倒。文献[12]研究发现,老年人跌倒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因老年女性认知能力受损、平衡受损、肌力差、活动少;尿失禁与患者泌尿系统疾病或合并尿失禁、尿急、尿频、排尿性晕厥等症状,增加了跌倒的风险[12]。而营养不良高龄患者因机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消化能力降低,影响感觉输入、感官功能、平衡能力、骨骼肌肌肉力量协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发跌倒。老年人因椎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循环自主调节功能异常,在慢性疾病恶化或患有急性病时极易发生跌倒。心律失常、缓慢的或突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促使脑灌注量、心输出量下降而引发跌倒。老年人在静息状态下轻中度心衰可无症状,而在活动时因心输出量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出现站立不稳、心悸、气促等症状而跌倒。另外,各种体位性低血压、休克可导致跌倒。直立时因血压降低发生共济失调、头晕、跌倒,平卧位时症状消失,急性心肌梗死因严重心律失常或低血压出现跌倒。老年人各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因急性休克、失血也可发生跌倒。长期服用降糖药可导致低血糖诱发跌倒,长效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药物可通过对精神性运动功能造成损害而引发跌倒。维持正常的步态需完整的脊髓反射,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颈-前庭反射、各种姿势即完整的运动系统及感觉系统相互协调。当大脑皮质、小脑、前庭、脑干、脊髓引发反射无法协调完成时、肌肉病变时可引发跌倒。

综上所述,高龄、抑郁、尿失禁、便秘、慢性疼痛、糖尿病、营养状态差等是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加强跌倒风险评估,降低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玉萍,梁磊.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50-51.

[2]杨慧平,吕强.老年人平衡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702-703.

[3]陈秀恩,郑洁皎,石海涛,等.认知注意力、平衡功能双重任务训练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2016,31(3):153-156.

[4]沈洁.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73-74.

[5]陈小丽.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22-125.

[6]庄嘉元,陈惠英,李玉梅.福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150-151.

[7]石婧,姚慧卿,陶永康,等.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及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50-51.

[8] 陆强,娄东辉,郑晓世,等.秦皇岛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0):122-125.

[9]代俊,王辰辰.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其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150-151.

[10]马新颖,高从,姜彩肖,等.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2):50-51.

[11]高从,马新艳,段蕾蕾,等.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价[J/OL].伤害医学:电子版,2015,4(2):31-33.

[12]刘小红,谢昕,苏萌,等.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56-57.

(收稿日期:2017-08-15)

猜你喜欢
高危因素跌倒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力量平衡操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