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 一“侠”

2018-04-13 06:18张研
世界汽车 2018年4期
关键词:霍元甲精武天津人

张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卫娃娃,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怎么掩饰,只要一开口,对方便立刻笑着说:“你是天津人吧!”的确,时调、相声等这些丰富的文艺曲艺形式是天津的一道招牌,也成就了天津“哏都”的绰号,这里的人随口都是相声,张嘴就是俏皮话,聊天之中稍不留神就会被对方暗算,当然这种暗算是亲密的玩笑。有人说,天津人很“贫”,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运河凿通至今过往600余年,漕运的兴衰伴随着商贾的南来北往,古老的三岔河口见证了天津由一个码头渔村逐渐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大都市。这期间,各地人口汇聚于此,文化交流十分繁荣,一些行业内部的暗语,各地方言以及水旱码头“混混”们的江湖春典,慢慢被定居于此的百姓所惯用,类似于“抬杠”就是拌嘴,“崴泥”就是糟糕了等这样的灵活用法举不胜举,更加之天津方言多有齿音字,儿化音,自带强烈的喜感属性,也被很多小品喜剧类节目当做主要表演台词形式。不仅如此,假如您有机会来到天津,请一定要到北马路与东马路的古文化街转上一转,老天津卫的传统民俗文化尽揽于此,“官银号”的招牌以及“沽上艺苑”的牌樓与海河两岸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形成鲜明对比,时空的跨度长达百年,却如此和谐地被海河揽腕怀中,不得不赞叹文化的伟大和天津包容开放的姿态。

很荣幸能够受邀参加东南汽车DX7探寻海河文化之旅,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但是专门花时间去探寻最为纯粹的天津历史文化的次数少之又少,同样在这里也感谢东南汽车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来让我这样一个“伪天津卫”挽回一些颜面。坐落在天津市民生路的“天津记忆”历史文化馆浓缩了天津的整部近代史,从1860年英国在津首立租借开始,到老字号的兴衰,从工业萌芽的奠基人,再到建国后辉煌的制造业成就,每张幻灯片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像天津这样纵贯清末、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全部历史阶段,并有着很高参与度的城市屈指可数,可以说“天津记忆”展馆里浓缩了这100多年来天津历史和发展的精华。

出自宾尼法利纳之手的DX7一直是同级车型中的爆款,造型新颖,线条流畅是DX7车型一贯的设计优势。内饰细节处理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从仪表样式到中控的配置也是充满了科技气息,这样内外兼修的表现也绝对担得起“大侠”的名号。

如果有时间的话,天津是十分值得好好用味觉来游历的,津门三绝“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和“狗不理”包子已经响彻中外,其他各种地道小吃也数不胜数,单单一个“早点”就能让你尽享舌尖上的满足感。对于天津的土著来说,早点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绝对不能怠慢或者糊弄,他们习惯早上选择那些路边的或者居民区内的小早点铺,柴火上一口大锅里豆浆在翻滚,略微发黄的浆汁散发出豆子的绵香,天津人喝豆浆是绝对不会等它完全凉下去的,那样会有豆腥味儿,影响豆浆的口感,而且沉淀时间过长会使豆浆分离成水和豆沫两层,这就失去了应有的滋味。除了豆浆,早店铺的伙计还会将卤水点入浆中制成豆腐,配上花菜、大料、鸡蛋和香菇熬成的卤料,天津人管它叫“老豆腐”,外地朋友喜欢叫“豆腐脑儿”,盛好之后,淋上麻将、蒜水和韭花,混合起来的香气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勾引着你的食欲。能与豆腐宴媲美的就是另一样独具天津特色的美食——锅巴菜,当然天津人一般亲切地称呼它“嘎吧菜”,绿豆、小米等混合面糊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随心所欲地切成小片并晾干,盛食时将卤料浇在上面,辅以腐乳、麻将,香菜等,经过炮制的锅巴入口滑而不腻,别具风味。另外还有一个诀窍可以捕捉到美味,那就是“寻烟”。在油烟深处一定会有一队长长的队伍排在前面,烟是油烟,出自一个长方形浅底的油锅,其中或方正或长条的面正在被炸制,面入油锅即开始蓬松,至金黄色捞出,也就是俗称“棒槌果子”的油条,正方形的是铺有糖面的糖果子。这种油炸食品虽然不很健康,但我敢说看见它的人很难抵挡住它的诱惑,一是油脂和大麦粉经高温下发生奇妙化学变化的味道,二是外酥脆内柔软的绝佳口感。除了上述两种之外,还有一种叫“果篦”或“薄脆”的面食,它是将面通过擀制和抻拉的方式制成面饼,炸制后极为酥脆,不过很少有人直接食用,通常把它卷入大饼,我至今也很纳闷两种面食怎么会配在一起但又如此和谐,你若向天津人问及此事,他们通常会用有力而劲道的咀嚼来代替正面回答。

说到这里,可千万别被这些美食绊住了脚步,因为我们这次旅程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近代历史中,天津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或权极一时,或技压群芳,或开创先河,或富可敌国,不过要说到标志性的人物,霍元甲可谓是当仁不让。在现代影视作品中,霍元甲的形象一直被不断演绎着,对于人物本身已经无需赘述,一代宗师用“精武”之魂危难之中唤醒沉睡中的华夏儿女,毕生绝学换得“大侠”威名,而真实的霍元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霍元甲的故乡坐落在现今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故居建筑是一座非常标准的农家院落,这里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已不对外开放,我们有幸联系到了霍式传人霍自正老先生,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后,霍先生欣然为我们担当起导游来。走进院落,虽已弃置很久,但依然整洁如初。都说天津人大多是徽商的后裔,虽然朱漆青瓦是典型北方院落的特征,但瓦片簪花叠字,造型别致,檐缘尖翘,也依稀可见徽派建筑的影子。

在提及霍元甲的生前身后时,霍老先生讲道:“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怕影响霍家声誉,便不让霍元甲习武。而霍元甲痴迷武术,偷偷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坟地练武。谁也没有想到,在一次比武中,他高超的武术竟超越了所有弟兄,他得以走出坟地光明正大地练武。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于是便有了后来创办精武会和与外国人打擂的大侠之名。” 霍老还告诉我们,霍元甲共有兩个儿子,七个孙子。霍元甲次子霍东阁,当年精武会的传奇人物,正是霍自正的爷爷。到父亲霍文亭这一辈,家中重文轻武,父亲开私塾教课,霍自正也因而习武却无建树。

不过,精武的神魂并没有就此消散,反而被一群忠正之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起来。走出霍元甲故居,一直向南,不远处就是霍元甲文武学校。进入学校,霍大侠的雕塑静静矗立在正前方。右手边是孙中山为精武体育会所题的“尚武精神”四个大字,紧挨着地便是《精武本纪·序》的全文。这次接待我们的是张世奎副校长,他告诉我们学校目前有学生1800多名,每年学校都会有学生跟随国家领导人走访出使,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精湛的武术。学校文理兼顾,以武释放学生的身心,以文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文与武,阴与阳,唯有两者调和,才能充分调动人的潜力。看到由东南DX7组成的车队,张校长也颇有感触,作为一个自主品牌,在追求时尚的外表同时,从未忘记赋予汽车独特的精神内质,这一点难能可贵。

结束了学校的介绍,我们一行还收获了意外的彩蛋,学校的学生们为我们精心编排了精彩的武术表演。最后,我们也更换了装束真正体会了一次武术家的感觉。“乃文乃武”是张校长反复提及学校治学精神,正如霍氏迷踪拳并不局限于拳法,刀枪剑戟皆有涉及,同时霍元甲及精武会融合了其他门派的武术精华,采百家之长,融合创新,将迷踪拳进化为迷踪艺,让更多的人便于习练,从而将中国武术传向世界。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感慨良多,海河文化源远流长,并非一日可通晓。再致敬津门大侠霍元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一下陪伴我们一天的另一位“大侠”东南DX7,“DX”为“大侠”拼音的缩写,在一天的驾乘体验中,我们也从DX7车型中感受到东南汽车自主研发,逆流而上的“大侠”实力。在霍元甲的故乡,驾驶“大侠7”致敬霍大侠、致敬尚武精神。当我们离开精武镇时,内心的满足感,足以支撑我们坚持梦想,用一颗初心慢煮岁月,驾驭未来。

猜你喜欢
霍元甲精武天津人
许晴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精武精诚 惟扬惟武:传统武式太极拳传人钟振山访谈录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ransitivity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Human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