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2018-04-14 22:55丁微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危型阴道镜宫颈癌

丁微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宫颈病变前就对其进行筛查,能够有效的防治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因此,掌握准确有效的筛查方法,对防治宫颈病变恶化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宫颈癌的病变发展过程相对较长,将其在发展过程中检出,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将病症完全治愈,以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目的[3]。临床中,通常使用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由于该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其诊断准确率并不高,导致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对于治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一定影响。本文对高危型HPV-DNA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57例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位已婚妇女,筛查原因包括:常规体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表现,排除标准:子宫及宫颈手术史;明确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性疾病史;妊娠期;月经期;子宫切除;放射性治疗史;细菌性阴道炎;检查前24小时无性生活。所有筛查对象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8.7±4.9)岁,进行高危型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并怀疑病变对象,通过对宫颈中多点进行病理组织进行,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患者在年龄、检查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所有检查对象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将HPV样本采集刷置入检测对象的宫颈口,将其随时间旋转后保持停留状态10 s,再将采样刷取出,将其放入留有保存液的容器中,刷柄将其折断并将容器盖好密封,使用杂交捕获法对采集样本进行检测,检测包括HR-HPV-DNA中的13种类型的水平含量。该种检测方法是应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将检测对象在体外进行核酸的杂交,并将信号增大,其检测结果对应的亮度与阳性标准的进行的比值作为结果表示,当比值大于1则判定为阳性[4-5]。②所有对象再行阴道镜进行检查,检查对象去截石位,利用扩阴器将宫颈完全暴露,将扩阴器焦距调整为呈现最清晰的状态,将宫颈以及阴道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对宫颈表面的光滑度、色泽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之后将阴道镜倍数方法,并将浓度为5%的冰醋酸溶液涂在宫颈及阴道表面,两分钟后对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若涂抹部位呈现血管异形、发白以及出现白色上皮和点状血管等情况,则视为该处发生病变,之后将浓度为2%的碘溶液涂抹在刚才发生异常变化的部位,对其着色情况进行观察,判定其阴阳性以及可以部位组织[6-8]。③将阴道镜确诊为有异常情况的对象进行病理活检,将阴道镜下异常怀疑部位进行活检取样;未显示有异常情况的对象,将在阴道镜下检测组织进行多点的取样,均进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判定诊断的标准[9]。

1.3 评判标准 按照病理检测结果进行病情程度的划分,包括检测无异常、发生炎症、癌前病变以及癌症确诊。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三个等级、鳞状癌细胞以及腺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1型及以上则判定检测对象为阳性,同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将其最为诊断的金标准,同时对高危型HPV-DNA以及阴道镜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统计计算[1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高危型HPV-DNA以及阴道镜的检测,结果显示157例患者中阴性126例,占比80%,阳性31例,占比20%,而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4例,占比79%,阳性33例,占比21%,其中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1型18例,2型5例,3型7例,宫颈癌3例。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种筛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同病理诊断差异较小,能够在临床诊断筛查中作为主要的检测方法。

2.2 高危型HPV-DNA联合阴道镜的检测的33例阳性患者,同病理检测判断结果进行比较,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1型阴性3例,阳性13例,2型阴性0例,阳性5例,3型阴性1例,阳性6例,宫颈癌阳性3例,正常126例;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1型阴性3例,阳性15例,2型阴性0例,阳性4例,3型阴性0例,阳性7例,宫颈癌阳性3例,正常124例。数据表明,所有阳性诊断中正确30例,漏检2例,错检以及高估13例。该种诊断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91%,检测特异度为80.3%。

2.3 高危型HPV-DNA以及阴道镜两组检测结果同病理检测结果比较,阴道镜诊断结果为阳性39例,正确诊断例数为25例,漏检8例,错检以及高估10例,其检测灵敏度为75%,检测特异性为77%;高危型HPV-DNA诊断结果为阳性35例,真确诊断例数27例,漏检6例,错检及高估7例,其检测灵敏度为81%,检测特异性为82%。高危型HPV-DNA同阴道镜的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型HPV-DNA联合阴道镜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同高危型HPV-DNA以及阴道镜进行比较,结果均优于两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变疾病,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恶性病变的发病率最高,对女性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威胁极大。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事业中的不断创新与深入应用,对于各项病症的检测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其检测的准确率与检测率都有了明显的上升,对于疾病的早发现采取早治疗,以免患者在疾病严重时才到医院就诊,当此时往往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女性患者中宫颈癌的患病率较高,但患者往往在恶性病变后才发现,到医院就诊治疗时病情往往不可控制。我国目前的宫颈癌发病率同发达国家相比,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患者的生存率普遍较低。而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生存率由于我国,主要是因为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女性群体对于宫颈癌疾病的预防[11]。

目前,发展中国家对于宫颈病变的筛查技术尚不完善,再加上对于该类病症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绝大部分群体对于宫颈癌的筛查预防治疗意识不足,往往在恶性病变后再就诊治疗,导致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从而降低了生存率。对于宫颈病变前的筛查是预防宫颈癌以及相关病变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在病变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完全可以将疾病治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阴道镜是临床宫颈检查中的常用方法,利用醋酸以及光学放大技术,将病变组织进行明确,能有起到有效的诊断作用,并对病变的程度以及类型进行区分,但由于宫颈内部的病变组织并不完全暴露,阴道镜的检测范围有限,并且对患者进行活检取样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导致其诊断的准确率以及诊断效果并不被认可,利用该种方法进行病情的诊断分析对于临床主治医生的经验要求也相对较高。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宫颈癌的病变过程是由于HR-HPV的反复持续感染造成的,也是其病变发展的必须条件,过程中都与HR-HPV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使用高危型HPV-DNA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同阴道镜相比较,它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诊断的准确率也更加可靠。此次研究中将高危型HPV-DNA与阴道镜联合使用,对157例对象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结果显示同病理诊断的结果差异不大,准确率以及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性都相对较高,与病理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高危型HPV-DNA联合阴道镜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同单独使用阴道镜以及高危型HPV-DNA检查比较更高,数据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利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能够有效的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其检测的结果具有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能够有效地预防宫颈病变发展,及时的诊断采取治疗措施,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可靠的筛查方法。

综上所述,使用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诊断准确率同病理诊断比较,诊断结果差异不大,能够将其作为宫颈病变的主要筛查方法,高危型HPVDNA对于宫颈病变的筛查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联合阴道镜进行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避免误诊以及漏诊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对于预防宫颈癌及其他生殖系统组织恶性肿瘤病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秦英明,张秀菊,王维,等.TCT、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性科学,2016,25(7):45-47.

[2] 孙红梅.阴道镜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筛查宫颈不典型病变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4):4240-4241.

[3] 王翠兰.探讨TCT、HPV-DNA分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筛选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0):3509-3511.

[4] 柏永华,刘圣.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随访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3):2069-2070.

[5] 吐尔逊古丽·海木都拉,开丽比努尔·依马木,赛力曼·艾则孜,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TCT、HPV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284-5286.

[6] 罗静,夏伟瑜,LuoJing,等.高危型HPV筛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4):46-48.

[7] 冯玲,杨湖珍.TCT、HPV-DNA分型及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5):19-21.

[8] 李玉霞,宋晓婕,陈莉,等.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79-481.

[9] 熊炜,陈萰.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12):45-47.

[10]谭凤珠.HPV、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早期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J].罕少疾病杂志,2016,23(3):22-23.

[11]承莉.薄层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6):33-34.

[12]刘洁.高危型HPV分型检测联合TCT技术在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8):1064-1067.

猜你喜欢
危型阴道镜宫颈癌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