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监测下经皮三氧椎间盘髓核消融术+椎间盘电凝射频术的护理

2018-04-14 22:55冯蓓胡桂莲马高琼魏大杰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消融术臭氧椎间盘

冯蓓,胡桂莲,马高琼,魏大杰

(甘肃省兰州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甘肃 兰州 73003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且该病在世界占比中发病率较高,目前西方病例占15%~30%,而国内占比为18%。CT监测下经皮三氧椎间盘髓核消融术+椎间盘电凝射频术是先将臭氧氧化髓核蛋白多糖穿透,这样才能将髓核体积逐渐缩小,将机体盘内压力逐渐降低,以减轻或者消除对机体神经的压迫[1]。该治疗方法还可以将拮抗免疫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作用发挥出来,起到一定的止痛的用处,于此同时,臭氧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将髓核氧化破裂或者脱出。其次机体通过射频设凝器不断发出的高频率电流,使得治疗部位温度逐渐升高,这样就会直接的对部分髓核产生一定的破坏,逐渐使得患者病灶椎间盘变性、缩小等。这其中可以通过阻抗和电刺激来规避对机体内神经的损伤。这样的治疗手段的优势是创伤较小,且恢复快,经济、疼痛感不强等方面[2]。且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就现在本院采用此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这样的治疗手段也对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例46,男24例,女22例,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9岁。病变部位:L2~3椎间盘突出1例,L3~4椎间盘突出3例,L4~5椎间盘突出29 例,L5~S1椎间盘突出 5 例,L3~4、L4~5椎间盘突出 3 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 5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和腰骶部疼痛,直腿抬高实验阳性。

1.2 手术方法 平车推入手术室,取俯卧位,给予持续NIBP、SpO2、ECG监测,建立静脉通道。CT扫描,定位腰椎间盘入路穿刺点,经定位点穿刺,CT扫描定位穿刺针位置并调整针的深度和方向至满意。给予腰椎间盘注射臭氧50 μg/ml 15 ml消融髓核,行椎间盘感觉运动测试后,给予腰椎间盘射频热凝,70℃ 60 s/1次,90℃ 120 s射频椎间盘3次,热凝术中患者出现温热感,自臀部放射至大腿腿覆盖原疼痛区,无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射频完毕将穿刺针退出椎间盘,在神经根周围给予0.25%利多卡因10 ml+曲安奈德3 mg以缓解疼痛,给予臭氧注射30 μg/ml 15 ml用于松解粘连的神经根。术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平车推回病房。

2 护理

选取本院46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均采用以上治疗手段,且在手术顺利完成后,患者在术前和术后48小时均未出现异常情况,且在术后5天出院。

2.1 术前护理

2.1.1 完善术前检查 入院后遵医嘱协助完善血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心电图、胸片、腰椎MRI,以明确诊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机体的情况,详细的向患者解释日常检查的重要性,并使得家属积极配合其每天的例行检查。

2.1.2 心理护理 由于腰椎键盘突出患者多年受疼痛困扰,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手术创面、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是否疼痛、术后效果等非常担忧。护士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介绍三氧椎间盘髓核消融术+椎间盘电凝射频术的手术的优点,创面只有针尖大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及手术操作过程,同病种手术患者恢复情况。医务人员根据患者机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主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患者逐渐减轻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并以较好的心态接受手术[4]。

2.1.3 饮食及体位术前晚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术日晨禁食水。由于整个手术过程要求患者俯卧位,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术中难以耐受,不能很好地配合,从而影响手术操作过程。在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床上俯卧位训练,循序渐进,已达到手术要求时间,使患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更好地配合。

2.2 术中护理 护士介绍手术室环境,再次讲解手术过程、安全性、术中配合要求。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者胸部、腹部及膝下分别垫软枕,以增加患者舒适度。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由于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应认真熟练、轻柔地进行穿刺,同时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心情放松的接受治疗。随台护士要观察患者的情绪,多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多给以鼓励,稳定其情绪,同时护士还要熟练操作各种设备,以免患者不安[5]。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 每天定时检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如体温、呼吸、血压等变化,一旦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2.3.2 一般护理 术后即可进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可以进食鸡汤、鱼汤、肉汤、鸽子汤、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大便干结。指导患者在床上解大小便,如遇尿潴留患者,可给与听流水或便盆放温水等方法诱导排尿。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穿刺部位敷料,若有渗液及时给予处理,若恢复良好可24小时后撤去。询问患者穿刺部位及腰部疼痛情况,是否逐渐减轻或加重。观察运动是否障碍、下肢麻木程度、肌力等有无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俯卧位2小时后可协助患者轴线翻身,48小时后可佩戴腰围在病床附近进行少量的运动,并医务人员对使用腰围的方法对患者加以说明和指导,这样患者背肌将得到有效的缓解,也可以保证患者腰椎间盘的充分舒适,起到加强保护作用。

2.3.3 术后心理护理 由于术后需绝对卧床48小时,引起舒适度改变,生活暂不能自理,使患者焦虑明显增加,护士应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帮助尽快恢复。

2.3.4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可以加强肌力,防止神经根粘连,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代谢。术后2小时后可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左右交替,每次2 min,2次/d。术后48小时可进行五点支撑法,每次2~5 min,2次/d。术后1个月做三点式及左右飞燕式,每次4~6 min,2次/d。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2.3.5 出院指导与随访 告知患者坚持佩戴腰围2~3个月。1个月不负重,尽量卧床休息,之后负重5 kg以下,2个月内尽量不要开车。术后1年小心提重物,防止腰扭伤。按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参加体力劳动及运动。出院给予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定期专人随访,以便动态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3 小结

在临床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行性的病变疾病,主要是有腰椎间盘发生变性或者髓核突出压迫等情况导致的脊神经受损,而臭氧髓核消融术是将频靶点热凝术进行有效的联合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优势为创口较小、有效、易操作、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且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破坏脊柱稳定性,治疗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6]。因此,对患者认真、细致的护理,术前积极做好充分准备,在术后医务人员针对机体的情况实施严密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可以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72.

[2] 吴春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诱发因素[J].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08-06.

[3] 姚秀高,周永高,陈建龙,等.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6,4(2):75-78.

[4] 刘镜洪,施弘宇,陈文军.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0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7):80,82.

[5] 张志俊.医用臭氧联合射频热凝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5):474-475.

[6] 郝彩云.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0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0):76-78.

猜你喜欢
消融术臭氧椎间盘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臭氧分子如是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