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物流领域问题研究

2018-04-18 01:14杨继涛王进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一带物流一带一路

杨继涛 王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信息化物流创新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世界性重要合作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合作前景广阔。

港口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枢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提出重点加强包括大连在内的十几个沿海城市港口建设。为此,我们从物流及信息化角度来分析讨论如何落实国家倡议,推动大连等沿海城市健康发展。

二、“一带一路”与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理论研究

(一)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区别与传统物流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物流与信息流分离。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开发,不断推动现代物流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更多便利。

(二)物流信息化将极大提升物流效率

物流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信息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信息处理活动,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1]。由于物流信息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是物流企业需要物流信息化,很多社会公共部门也需要物流信息化改革。例如2017年,我国东北最大的口岸——大连大窑湾口岸推出通关放行新模式。彻底改变原来对进口货物采取的“一单一章一系统”、“一签一盖两审核”的卡口放行模式,全面取消提货单纸面审核、签字、盖印的审批手续。实现与国家质检总局“e-CIQ主干系统”互联互通。口岸全面实施放行无纸化。进口集装箱货物从报检到放行,最快仅需几秒钟。企业足不出户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理货物通关放行手续等海关公共服务。无需在到港内窗口办理,每批货物可节约30公里车程,节省1个小时的通关时间,彻底改变了报检工作“一直在路上”的局面。[2]这项海关物流信息化的改革,属于公共物流信息化改革的一部分,对所有大连大窑湾口岸过境的企业商品都将受益,其社会影响力巨大。而这样的口岸,在“一带一路”沿线还有很多个。可见,物流信息化改革的工作还有很多。公共部门的物流信息化将提升整个社会的物流工作效率,社会意义更加显著,同时将也极大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水平。

(三)“一带一路”下物流信息化变革将带来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

“一带一路”提出五通,其中设施联通,为未来物流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向物流现代化阶段迈进。在这个进程中,互联网是根本。那么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呢?孙正义非常精炼地用两个词概括了互联网本质:零和无限。理解非常深刻。

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和物流网络、政策等“五通”实现互联互通将极大推动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互联网打破时空概念,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快捷,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例如,我们的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例如微信等)和网上办公系统等,可以实现零时差送达,使得人们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快捷,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跨境贸易上,其节约的通讯成本是非常显著的。

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效率提升将推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儿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儿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五通”,将逐渐实现地区间的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将逐步极大提升各地区物流通行效率,进而推动全球区域间物流通行效率,对各國的经济发展都将是极大的促进。同时,网络化服务,将有利于部门间、地区间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和传递迅速,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自由贸易带来可能,改变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第三,“一带一路”将推动基于“互联网+”的深入和发展,带来更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互联网的应用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小范围应用阶段(实验阶段),主要是科技人员和科研部门间的数据传输;二是大规模应用阶段,在更大范围更多人数间实现应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和终端设备的普及。当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并且快速实现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三是高级信息化阶段,即实现信息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改造阶段,实现互联网和更多设备的集成和应用,改变着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效率。这个阶段就是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时代,包括“德国工业40”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它将在更大范围内,甚至国际上,实现互联网和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效率,甚至是产业革命。[3]

三、大连“一带一路”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连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在物流信息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流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大连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优异的工作成果。很多部门都有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了物流管理工作信息化,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也看到,还存在平台间数据信息难以交换等问题;平台相对独立,难以互通互联。大连将原有的隶属不同股东的三个公司合并成立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同时也意味着,大连航运的物流信息化还存在着物流信息部门化、条块化和信息孤岛的现象,很多信息需要不断进行整合与集成。

(二)信息化终端服务和推广工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当前,大连有大连港壹港通APP,可以基本实现大连港业务的查询和部分业务办理,但是,大连还存在多个不同归属权的码头,这就形成多个信息平台,而且互相不交互。这离“国际互联网出口通道”,实现与境外高速互访和实时通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更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信息服务领域的合作交流,才能真正建设好“21 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三)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水平还有提升空间

针对多式联运、转口贸易和冷链等专业物流信息,这类信息更是难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集成和交互,甚至还有很多跨境电商在异地港口报关登陆,再转运回大连。这些现象,都说明,大连航运物流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大连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建设多式联运协同信息服务系统,跨部门跨平台海运中转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做。

四、大连融入“一带一路”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一)构建沿线国家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实现海运与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多式联运的无缝对接

大连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提升港口物流效率,推广高效便捷物流服务,推进国际物流市场开发。积极构建连接亚欧的海陆空大通道。依托自贸试验区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构建港口服务一体化工程,推进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建设,构建陆海联运服务系统。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现代物流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航发展模式。要把信息化改造作为大连港航运输和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改进和扎实服务。构建沿线国家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实现海运与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的无缝对接,建立多式联运辅助管理系统,实现监管的无纸化、智能化。

(二)大力推动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各物流平台间的数据融合与交换

大连海关要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范围。通过对国际贸易单证数据的协调和简化,达到数据的充分共享、横向复用;通过对大通关业务流程的再造和重塑,实现一点接入、一次提交、一口反馈;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快速、高效和低成本办理通关业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解决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检验检疫和通关流程繁琐等问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有效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一项重要措施。[4]建议有关部门,要积极协作,大力推动多平台同一条码制度,推动更大范围的智能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物流产业现代化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落实“互联网+”战略的有效举措。大连拥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围绕港口、物流、交通等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和配件配套企业很多。同时大连又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拥有很多优秀的软件企业和大批量的软件产业人才。在这种良好的产业氛围下,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软件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协作联合,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改造,实现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装备,提升物流产业现代化水平。只有装备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才能实现大连国际枢纽港整体运作效率。

(四)加快实施智慧物流建设工程,推动东北亚物流枢纽中心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和智能终端等设备正在日渐普及和广泛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随着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和智能交通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将会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所以,大连要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使大连率先在港口、铁路和公路及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有效实施物流信息化改造,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推动大连东北亚智慧物流枢纽中心建设。

(五)推进大连自贸区建设,加快东北地区内陆港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聯动的物流业发展新格局

要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改革,通过投资、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内陆港建设,协调推进自贸区发展。物流是一张网,仅仅是大连港或大连自贸区的繁忙与繁荣,并不是真正的繁荣;我们期待的是东北以大连港为窗口,以内陆港为节点的物流服务体系,多港互动,共同繁荣,全面服务于东北地区的企业,实现更加便捷的国际贸易,进而带动东北地区的有序发展和整体繁荣。要进一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内陆港、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积极融入到国际货物运输通道建设中,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升物流服务体系的综合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物流业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物流信息化[EB/OL].https://baikebaidu com/item/物流信息化/8757492?fr=aladdin

[2]张四清,史琼琳我国东北最大的口岸——大连大窑湾口岸推出通关放行新模式[EB/OL].http://g2mcnrcn/xml/523949252504091572_tt_20170914html?tt_from=mobile_qq&tt_group_id=6465392990251811085,2017—9—14

[3]黄滨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的新思维[EB/OL].http://newslejucom/previews/6095249605442976843shtml,2014—11

[4]海关通关流程去繁就简 通关效率显著提升[EB/OL].http://wwwsohucom/a/198537807_259891,2017—10

〔本文系2016—2017年度辽宁省大连市社科联立项课题“大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物流领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dlskyb204)阶段性成果。〕

(杨继涛,大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王进,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一带物流一带一路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