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主题班会提高中学生情商教育的实效性

2018-04-21 11:43李桂琴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实效性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题班会型领导理论由形成到发展,领导学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学科。随着主题班会内涵的不断丰富,主题班会型领导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教育管理中都已成为热点话题。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依据一定的要求和目的,采用一定的手段及措施,带领班级成员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因此,班级要形成班集体,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以及班级每个学生的协同努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班主任的领导。因此,主题班会型领导理论在中学的班级管理中非常适用,对此做一个调查研究来了解当前中学班级主题班会的现实样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中学主题班会做开拓性的研究。

关键词:主题班会;中学生情商教育;实效性

一、 引言

教育是以人为基点,以文化为土壤,与政治、经济、科技等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教育是一个“人—人—人”的系统,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功能单元。而班级管理工作能为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是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增强效能、提高质量的时代呼吁,迫切地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从而促进班级成员各方面的发展。一个班的班风、学风、教风等,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将通过对中学班级主题班会的现实样态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当前构建及实现班级主题班会的现实情境中尚存在的问题,揭示班级主题班会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为班级管理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其他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 主题班会对中学生情商教育的影响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班级主题班会可以引导班级组织的发展,提醒班级组织的重心,鼓舞班级组织成员,控制或抑制班级组织的无效行为,释放班级组织发展活力。因此,班级主题班会的构建在组织培养班集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班集体建立及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课题调查了解中学班级主题班会的样态以及促使班级主题班会实现的方略、路径等,从而发现当前班级主题班会在构建及实现时尚存在的问题,探讨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以及班级学生在构建及实现班级主题班会方面应做出的努力,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建设有效的班集体,同时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对班级良好学风、教风以及班风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价值。

主题班会型领导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教育管理中都已成为热点话题。但国内对于班级主题班会的调查研究却并不多。本课题将从构建班级主题班会出发,采用Likert量表,从班风、学风、教风等三个维度,分别调查学生的个人主题班会、班干部主题班会、班主任主题班会及科任教师主题班会,了解当前中学班级主题班会的现实样态;探究在构建班级主题班会方面现实情境中尚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实现班级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三、 对主题班会的现状分析

班级的班干部建设有待提高。以下是我选取的一段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访谈内容:

笔者:您认为阻碍您班级成功运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师1:班级学生干部的榜样辐射不够,学生干部无法有效管理班级。

师2:自己事情过多,总是因这样或那样的事而忽视或中断对学生的教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时教师自身也无法坚持,因各种事中断了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师3:过于活泼的学生太多,而且不能服从班干部的管理。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些教师苦恼于缺乏得力的小助手管理班级,自觉教学任务过重。班干部对自己职务的认识不够,没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干部的榜样作用的辐射影响不够,因此在自习课上学生的自觉性较差,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教师对班干部建设的存在问题,不仅不能建立有效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而且教师自身也缺乏强大的意愿,对学生的管理难以坚持。

四、 主题班会提高中学生情商教育的时效性

(一) 完善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二) 建构班级管理主题班会

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又称班级共同主题班会,指班主任、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基于内外因素的现实理性分析所构建的负载班级班风、教风及学风等内隐元素,并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与接受的班级未来前景。班级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包括主题班会主体(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等人的维度)和主题班会客体(诸如班风、教风、学风等事务维度)多方面的内容。

(三) 班级管理愿景化

班级管理愿景化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基于内外因素的现实理性分析,构建负载班级班风、教风及学风等内隐元素,并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与接受的班级未来前景并实现的过程,包括创制班级共同主题班会、传播班级共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承诺、班级共同主题班会具体化及班级管理愿景化的实现等过程。该过程超越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的书面化及纸质化,是迫使班级主题班会主体付诸行动的持续驱力。

(四) 中学班级管理愿景化

中学的学生逆向思维开始发展,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能理解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愿景化的过程中来。中学生生理上日趋成熟,但是社会阅历尚浅,心理素质也尚不成熟,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班级班风、学风、教风都会影响中学班级管理愿景化。同时他们对教师仍有向师性和依赖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中学班级管理愿景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班级主题班会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主题班会主体(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等人的维度)和主题班会客体(诸如班风、教风、学风等事务维度)多方面的内容。

中学班级管理愿景化是中学班主任、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基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负载班级班风、教风及学风等内隐元素,并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与接受的班级未来前景并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仲莲.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7(91).

[2]刘辉.初中班主任教学与管理的交互式影响分析[J].好家长,2017(59).

[3]庄建琛.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8(08).

作者简介:

李桂琴,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