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摸爬滚打中前行

2018-04-21 11:43俞丹男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审美素质教育

摘要:为了保证在小学阶段“一生一艺,让每一颗星闪耀”,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葫芦丝进课堂”教学。本文阐述了葫芦丝进课堂的三点教学策略:确定目标,达成教学成效;放慢脚步,落实技能训练;因材施教,遵循个性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關键词:乐器进课堂;素质教育;审美

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种乐器的技能。为了保证在小学阶段“一生一艺,让每一颗星闪耀”。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葫芦丝进课堂”教学。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我认为葫芦丝进课堂,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确定目标,达成教学成效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爱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识谱、视唱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及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让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协调发展,感受葫芦丝带来的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集体的演奏活动,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一个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放慢脚步,落实技能训练

虽说葫芦丝易学,但操作起来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整班葫芦丝教学必须顾及每个学生,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但又一个也不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入门教学时其有三个阶段:

首先在教学生的实践中,学生的口型老是不对劲,吹奏很难进行两颊肌肉的控制,我逐渐发现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嘴唇自然紧闭,然后将一根饮料吸管塞进口中含住,并向外吹气,嘴部的肌肉会自然用力,待管子拔出后,口型也会自然形成椭圆形,上下唇对齐,找到运气的位置,不要直吹,气应从下腹部运上,在实践练习中,学生通常在拔出管子时不由自主地放松嘴部肌肉,这时我会指导学生先憋气,体会嘴部肌肉的紧张感和腹部肌肉的控制,然后紧闭嘴巴,用力出气,发出“噗”的声音。吹奏时有时呼吸会受到限制,老是会有憋气而胀得脸通红,因为气息不够,所以我会让孩子先吹奏一拍一个音符或一拍两个音符,这样反复的练习,逐渐地适应了吹奏时的呼吸,为吹奏乐曲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手指的按孔姿势及指法。持葫芦丝正确的姿势要求双肩、双臂、双手自然放松,身体不僵硬,呼吸放松。在学习中,按孔不严实是最常见的,因为学生手指僵直都喜欢用指尖堵孔,洞孔不实就会发音不准不稳现象。这时,老师的示范和形象教学至关重要,及时纠正,重于鼓励,维持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准确地用指腹按孔,我在每个小朋友的指腹上贴上小笑脸,PK谁的小笑脸能灵活地有弹性地亲吻音孔,看看谁的按孔最严实,听听谁的音最结实饱满,在PK过程中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最后是手嘴配合,有条不紊。在尝试练习中,时时要注意吹奏葫芦丝的要点:1. 嘴形正确;2. 按孔勿漏气;3. 气息要缓。在吹奏单音时,气息要平稳,每个音符的轻重缓急要始终得当,体会每个音不同的运气力度,如:低音“5、6、7”气息下沉,气流要急,感受下坠的感觉,吹奏中音“5、6”,气流要减缓,气息弱有所控制,感受上提的感觉。为了避免单一枯燥的单音及音阶练习,由易到难,我变换多样化节奏速度和学生互动游戏,学生乐在其中,既熟练巩固了指法,又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

在教学各个阶段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认真练习,保证练习的质量,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2. 坚持克服困难,增强毅力,发展音乐才能。3. 鼓励学生见缝插针,保证练习时间,举一反三,稳扎技能。

三、 因材施教,遵循个性教学

教学不是一个死板的套路,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无论怎样的学生都呆板地用一种方法来教,是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必须的。

1. 成稳内向的孩子,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的改变,我有时会让他们大声地念节奏来振奋精神,再逐步吹奏葫芦丝控制力度体现出强弱的对比,表现节拍。

四分之二拍:强弱|强弱|……

四分之三拍:强弱弱|强弱弱|……

四分之四拍: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

2. 急躁外向的孩子采用慢速练习来稳定情绪,加强单音长音训练,乐曲慢速练习,老师应鼓励为主,提醒为辅,培养学生的耐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中一定要做到慢速匀速,不急不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节拍时值,延长气息训练。

3.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孩子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集中注意力。比如老师视唱单音或柯尔文手势,学生吹奏;老师吹奏多音,学生记忆吹奏;老师拍打节奏,学生吹出节奏……

4. 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保持自然的手形状态来稳定心理。有些学生独自练习时不出差错,一旦全体吹奏手指容易乱跟不上节奏,这样的学生我会采用面对面师生接龙吹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划小船

53 3| 42 2 | 12 34 |55 5 |53 3| 42 2| 13 55 |3 0 |22 22 | 23 4 |33 33 |34 5 |53 3|42 2 |13 55| 1 0 |

先让孩子一小节一小节模仿,再一乐句一乐句模仿,逐渐记忆接龙,面对面多练习紧张感减弱,学生内心自然平静多了,乐句接龙也水到渠成。

葫芦丝进课堂是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同时也是老师开拓、摸索、探讨的空间,葫芦丝进课堂入门教学,我们师生共成长,在摸爬滚打中且行且珍惜。

作者简介:

俞丹男,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象山县丹城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