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参与度越高教师幸福感越强

2018-04-21 11:43张永吴雪玲��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教学观参与度课堂

张永 吴雪玲��

摘要:教学效率的高低,核心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师生交往、交流的频次,也是反映教学课堂质量另一把重要的标尺。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教学观

教育是什么?有人称其为“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应该有艺术的享受,然而,纵观名校、普通学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哪堂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的课堂充满了艺术的色彩?死记硬背、分数为上的理念根深蒂固,如何一点一滴地将课堂“艺术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课堂,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课堂,让美感、和谐的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学园,这就是新课程追求的理念,理念又如何变成现实?

1. 新课程新在理念,新在手段,新在教学观。在信息等发达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点读机”“复读机”,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操作者,只有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你才有责任和动力将新课程实施到底,“让步于学生”就不是一句空话,将课堂的主人真正变成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与学生共同开发课堂,指日可待,学习和受教育不再是人生的阶段性任务,学校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掘每一个人潜在的各种天赋和能力。

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活动”,很多老师害怕学生“活动”,他们认为学生一旦“活动”,就只有“动”,就会失控,因此,学生“活动”往往就成了一句口号,甚至成了个别老师“表演”用的橋段。尤其是在“专家”听课前后,个别老师居然和学生提前进行教学环节“演练”,学生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话,说哪些“错话”才能显示老师的水平等等都进行了“严密”的训练,让人瞠目结舌。

例如,在介绍完“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一节时,大多数学生被突如其来的地理概念弄混淆了,不能很好地辨别“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于是“研究与帮助学生”巧记就是老师的最大作用,将三大辐射巧妙地转换成“谢天”“谢地”“你(逆)来了”三个手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既理解三大概念,也同时传递感恩之心。

2. 放下教师权威,点燃学生民主。很多中年以上的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较大,在教与学的角色扮演中,一直将老师设置为“男一号”“女一号”,而将学生设置为“观众”,学生的民主无从谈起,没有民主,就没有创造力,在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中,学生不可能充分表现出他的个性和灵气,改变角色扮演,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只有老师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把人性的善良、和蔼、敢于展现给学生,学生的精神自然就能得以放松,热情的探讨与交流,自然就呈现在课堂上。“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特别适合教师这个职业,每一届学生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老师要紧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库存知识,让新的理念、新的词语、新的教学观点快速进入到自己的课堂中,让“民主”的课堂展现在新时代课堂中,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是与众不同的,在某些领域甚至高于我们的“老教师”。

例如,2016年的甘肃省省级学业测试中,39题是关于“水土流失”的现象与治理,这道题在现行的三本书中已经删除,但是在如此高层次的考试中出现,学生对考纲提出了疑虑,首先,作为老师要敢于肯定学生想法,敢于批评“老教师”的不负责任,敢于质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漏洞,只有这样,学生的民主才能发挥到最大,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才能培养出不怕失败敢于质疑的创造性人才,不畏“权威”的成熟心理就能渐渐被唤醒。

3. 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关键是转变师生角色,注重个体的存在。否则,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转变,学习本身并不快乐,苦中作乐才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要有获得感,幸福感,快乐就有可能实现,如何实现呢?“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课堂形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把课本总结好的结论不要通过老师的粉笔或PPT展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找见,或许有个别老师认为说这是很幼稚的事情,而且还浪费时间,倒不如直接“塞”给学生,这样的结果就是提高了老师的“获得感”“成就感”,老师自以为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被动接受,“快乐”不复存在,长此以往,主动性被严重打压,学习效率低迷。

4. 让兴趣变成学生的内动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学生的学习也有动机在驱动,只有内部动机才是持久的。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因此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渴望学习、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设计高中地理《地球内部全层结构》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地理概念繁多,学生不易理解,将一个半生半熟的鸡蛋作为教学模具,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本内容,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个教育过程,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课堂的效率就越高,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对于教师而言,高质量的课堂,提升了老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样,高质量的课堂一定要先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样的课堂才是老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课堂,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尊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直接灌输知识重要得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经营课堂、管理课堂才是老师应该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杨南昌.设计有效的课堂参与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2):100-105.

[2]章伟央.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4):114-117.

[3]赵红利.中小学生课堂参与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06):84-86,90.

[4]郭泉江.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100-102,121.

[5]姜发兵.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04):34-38.

作者简介:

张永,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吴雪玲,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师范附校。

猜你喜欢
教学观参与度课堂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