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8-04-21 11:43郝晓明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契合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摘要:语文是高中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既在于学习知识,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外来文化入侵的现象日益严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变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舞台,以此来传承传统文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契合;意义;措施

不同人对于传统文化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简单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学识,逐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强调对自然的爱护,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要真正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要从中选取那些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有益的内容来进行传承,进而做到“去粗取精”。

一、 现状概述

传统文化是先贤在历史实践以及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有其特殊的意义,其核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层面与精神层面之上,对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此外传统文化也能够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其实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借助于文字以及语言来传承传统文化,但是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却并不受重视,除了应试教育的压力,也与老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未来要想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就需要从这个方面来进行弥补。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呈现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高中的教学条件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很多时候文言文就成了向学生们传递传统文化的媒介,也是唯一可行的媒介。很多时候老师都过于推崇“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一味地从课本出发,从考纲出发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学生们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感,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再者以文言文的教学为例,通常老师选择的是由字到词再由句到段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这样过于细化的分割,不仅很难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也会影响到文章情感以及思想的表达。

二、 高中语文教学契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语文的学习需要依托课本知识,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课本中所传递的语言知识仅仅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要想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必须依托于特有的历史背景以及传统文化。因此如果能够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悟作者的写作思想,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显然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一效果,这就需要老师能够立足于实践,对现有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我们要保证能够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从而留住中华民族的瑰宝,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所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学生时代借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以及理解度,能够让他们接受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传统文化。借助于语文教育就能够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措施

1. 转变教学理念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部分高中语文老师还在沿用着过去的教学思路,追求分数,追求上课进度,希望学生能够以高分通过考试。这种做法却忽视了语文教学中更深层次的意义,语文教学更像是一种价值观以及文化理念的传承,现有的语文教学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深度。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布置教学任务。在能够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之下,可以尝试放慢教学进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消化知识,去把握作者的情感。当然语文教学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上的这些时间,虽说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很难保持自己原有的兴趣爱好。但作为语文老师还是应该尝试向他们推荐必要的书籍,丰富他们的阅读量,再者书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

2. 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高中语文教育也同样不例外。正是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才有了开展各种新颖教学方式的可能,而且也为教学过程带来了许多便利。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来选择一些视频以及图片,借此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增强代入感。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就能够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再者借助于在备课阶段准备的多媒体课件,也就能够更系统地展示出课文的内容,也弥补了传统板书枯燥、乏味的缺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动力。以《兰亭集序》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为例,在正式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及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王羲之的作品内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解读《兰亭集序》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优势,能够让学生们更细致地去把握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内涵,感知其魅力。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笔画多露峰,表现较为细腻,整体效果较为流畅优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能够让学生们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从另一方面来说,多媒体教学设备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老师可以选择的教学资源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来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也更符合他们的接受特点。综上所述,当前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但未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中,老师一定要认清主次关系,该类设备的使用只是为了辅助教学,一定不能为了课堂效果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让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也符合素质教育倡导的理念。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还需要落实,上文从笔者的实际经验出发,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參考文献:

[1]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3.

[2]闫亮.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课外语文,2015(22):157.

作者简介:

郝晓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契合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