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启蒙教学初探

2018-04-21 11:43蒙超艳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探小学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作文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作文,教师能够具体了解学生对句子、短语、词语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让同学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写作知识及写作技巧,进而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学生在具備表达欲望的同时更具表达技巧。农村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本文具体分析如何在农村的小学进行启蒙教学。

关键词:农村教学;小学教学;作文启蒙;教学方式;初探

普遍认为,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是从三年级正式开始的,其实,从小学生简单的看图书画开始,小学生写作训练的启蒙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农村小学生相对来说,接触面窄导致表达能力受限。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文成了一个很头疼的难题,一旦形成恐惧心理就会出现抵触情绪。因此,针对此方面的问题,教师在对小学生的写作开展启蒙教学时,除了要关注基础知识的巩固之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

一、 提高对低年级简单写作的重视

部分教师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行写作就行了,但是,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新课程的改革标准中曾明确提出“一年级开始的看图写话已经是启蒙的开始阶段了”,因此,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启蒙写作训练应该从一年级的看图写话入手。

农村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讲,并不具备相应的基础写作能力,所以表达能力受限,写话成了启蒙作文训练的切入点。小学一年级的写话训练,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观察得越细致越好,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观察方式要由近及远。如近处有树,树上有只小鸟,小鸟唱歌,也有池塘,池塘里面的小蝌蚪在游泳。再看远处,远处有山也有树。在观察完之后,让小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将一个一个的词连起来,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采用此种方法,学生看图写话的难度降低了,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却提高了。此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语句练习,例如造句、扩句等,其实根据已有词语扩展句子就是很好的方法。例如,()月亮()露出了笑脸。同学们会觉得很轻松地能把空白处填写出来,也让同学们体会词语尤其是形容词的精妙之处,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益处。

二、 日常必须用普通话交流

在很多偏远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日常用方言、土语或者本民族的语言作为主要的交流方式。随着各地区交流的增多,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方式,就是半方言半普通话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洋泾浜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不及时对这些语言进行纠正,学生会用这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使用在日常写作训练当中。而这种方式一旦成为习惯,就成了一道语言屏障。

偏远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普通话训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普通话要尽早学习和训练,从刚入学就要开始。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让所有教师、学生都必须用普通话日常交流;第二,以分组的方式让学生组成学习互助小组,让好学生带接受能力相对差的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三、 注重日常语言基础的积累

好的作文或者习作与日常的词语、句子积累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需要学生提高对基础的重视,注重积累,从而实现写作能力提高的目的。到了三年级才开始注重语言基础的积累会给学生的习作带来压力,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也要开始进行语言基础的积累,尤其是好词好句等。那么如何积累语言呢?低年级的学生,掌握的字量有限,很多字、词不会写,但是学生要多读接触过的词语,同时也要选择性的记,只要明白简单的意思就可以。在日常交流和学生的表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接触过或者学过的词、句子,如果学生用词不当,就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学生掌握的知识正确且扎实,为今后写作训练打好基础。至于好的句子的积累,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背诵,有针对性地背诵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胸有方能成竹,熟练掌握方可熟练运用,教师再加以点拨,学习效果会更好。

四、 阅读和积累要趁早

农村学生在阅读方面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经济条件有限,接触面窄,再加上很多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更有部分留守儿童接受不到父母的教育,因此部分学生未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些问题,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公用图书,让学生在学校可以读更多的书;也要倡导有条件的学生积极捐书,班级里分门别类地成立图书角,班主任管理,轮流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课上或者课余时间选择比较优秀的文章讲给学生。素材在于积累,学生积累的多,写作素材就多,阅读难、写作难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五、 评价方法要多样

评价主要的目的是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在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评价方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很多,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都可以并用。需要注意的是,启蒙阶段的学生,应该以教师评价为主。一旦作业本发下来,学生最想看的是老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在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停留在优、良、中、差等,最好在好词好句下面采用各种符号标注出来,并且评语要丰富,如观察得是否仔细等。这些富有多种含义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也能弄清自己的不足。既让学生有信心,更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

六、 可以先仿写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的模仿力和感知力都比较强,因此可以让学生先从仿写入手。在刚开始进行文章习作时,教师让学生可以参照教材内的文章,如内容、格式、表达方式以及文章整体结构等。以描写身边的事物为例,可以在课本中找一篇这样的文章,引导学生以此文为参照,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出来。

七、 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自身经验和查阅多条文献,笔者发现,提升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更多的方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发现。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知识也是在不断更新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具备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相信农村学生的写作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杨树军.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375.

[2]霍要冰.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3):73.

作者简介:

蒙超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那略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初探小学教学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对农村体育教学的认知和感悟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浅析怎样提高农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