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题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8-04-21 11:43王飞飞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实践探究数学素养

摘要:本文就新课改下,对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和数学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如何在课堂和课外进行数学阅读题解题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阅读;实践探究

一、 提出问题

1. 数学素养的社会需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原来的数学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不同:由精英教学理念到大众教学理念的变化,由注重知识的传递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重视数理能力的培养,突出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初一下学期中途接班,两个班级平均分拉开了5分多的距离,而这两个班级入学成绩相差不大,短短一个学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中一个班级落下这么多?笔者通过咨询了解了大致情况,发现导致这5分多之差的原因:基础知识相差不大,但是22题,一道数学阅读题的平均分竟然相差有4分,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1)数学阅读兴趣的缺乏。大部分学生知道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数学的学习非常有用,但是不喜欢,直接的因素是缺乏兴趣。数学阅读的学生很少,归根结底是他们无法抓住理科阅读特别是数学阅读的窍门。

(2)数学阅读能力的欠缺。着手当前,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更确切地说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二、 策略实施

(一) 感受——数学阅读材料的课外自主阅读

1. 课本阅读材料的价值分析

浙教版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地方特色和学生自身的需要,精心设计阅读材料,在阅读教材中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素材。一方面是在教学中体现和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阅读材料围绕着教材的大纲和数学学科的重点,深化教材的要点,对部分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发散学生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课外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

(1)通過互助式阅读提高阅读兴趣。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阅读缺乏兴趣,因此课外阅读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组长组织组员一起合作阅读。采用小组合作式互助阅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阅读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2)开发数学阅读素材提高阅读质量。浙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在每一本书都安排有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知识拓展类:是对书本知识的拓展。有《初识“几何画板”》《数据分析应用举例》《有趣的拼图》《探索函数y=ax2+bx+c的系数a,b,c与图像的关系》《立体图的一种画法》《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杨辉三角和两数和的乘方》。

数学史类:介绍数学家的贡献与生平事迹、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知识的发展、发现规律的背景及过程等。有《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神奇的∏》《数学中的符号》《丢番图》《笛卡尔》《一元二次方程的发展小记》《费马和他的猜想》《九章算术中的“方程”》。

综合与实践类: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处理实际问题。有《机会均等》《生活离不开圆》《有趣的拼图》《实验和归纳推理》《精彩的分形》《谁将获得最后一个小组出线名额》《地球有多大》。

归纳整理后可以把这些素材作为数学阅读材料,定期地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质量。

(3)组织学生阅读交流提升阅读品质。阅读交流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的重要途径。让小组长轮流做老师主持交流活动,每组派代表发言。

(4)通过展示阅读成果渗透阅读意识。在教室的角落布置“展示角”分小组承包给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展示活动,提倡创意布置。每周更换一次,展示小组风采。学生的展示丰富精彩,有数学小报、读后感、数学拼图等,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起到互相欣赏、互相鞭策、互相激励的作用。营造这样的数学阅读氛围,可以让阅读的意识渗入人心。

3. 课外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

许多数学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如《有趣的拼图》、《谁将获得最后一个小组出线名额》等,对于课外自主,阅读教师可以采取“布置阅读——小组合作——组织交流——成果展示”这样的模式。

(二) 感知——数学阅读材料的课内引导阅读

1. 课内引导阅读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从“走马观花”式阅读到问题式阅读。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认真读题,没有形成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数学材料很粗糙,很随意,走马观花,自然无法解决数学阅读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问题才会促进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2)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很多数学阅读材料都具备一定的阅读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境,但是数学阅读毕竟不同于语文阅读,不能单纯地阅读。情境是为解题服务的,是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因此,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从文字语言中提炼出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就是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的问题,尤其是数学阅读理解题型,篇幅较长,前一部分是阅读材料,后一部分是问题解决。因此,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语言之间的转化,从文字语言中提炼出数学语言,然后对转化好的数学语言进行合理运用,从而解决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2. 课内引导阅读的教学模式

可以采取“学生先行——交流呈现——教师断后——变式拓展”这样的模式。

3. 基于阅读材料的课内引导阅读的教学实践

案例2:丢番图的墓志铭(浙教版7上P134,阅读材料)

背景:初中学生,小学接触的都是计算,对方程比较陌生,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那就是兴趣,它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强化学习的内动力。所以笔者选用课本的阅读材料调动学习方程的兴趣。选择这一主题既给他们了解数学史的机会,同时墓志铭中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环节一:学生先行——布置学生阅读。

(1)试着算一算这位数学家去世时的年龄,人生中发生重要事件时的年龄。

(2)搜集丢番图的相关资料,如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与丢番图有关的数学小故事等。

环节二:交流呈现——学生讨论探究。学生所上交的作业当中,绝大部分都算出了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另外笔者也意外收获了除了方程,学生还有小学算术的方法。

环节三:教师断后——教师提升总结。数学中的阅读题型,最关键的是把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就这个题来说,不需要去想5年相当于数学家生命的几分之几、4年相当于数学家生命的几分之几,这是数学的思考方式。

(三) 感悟——数学阅读题解题的课堂渗透

1. 数学阅读题的策略分析

(1)快速阅读,把握大意。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题目中的事件情景、关键语句,问题的提出方式,会涉及哪些知识,在心里建立初步判断。

(2)仔细阅读,提炼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关键语句,提炼信息,读“薄”题目。

(3)总结信息,建立数模。根据前面提炼的信息分析,通过关键句的提示,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例如由“函数关系式求最大值(最小值)”联想到建立函数关系,将题中的各种已知量用数学符号准确地表达出来。

(4)解决数模,回顾检查。建立好数学模型后,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要重新审题,看看还有哪些条件关系没有用上,用得是否准确,还要判断所列关系式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2. 阅读题解题课堂渗透的教学模式

数学阅读题专题训练可以采取将阅读材料和新课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其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专题训练一般都要预留一个课时,每周一次专题课。具体的操作步骤:“原题呈现——教师讲解——学生反思——巩固练习——交流提升——感受收获”。

三、 思考与展望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暂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达成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题能力,优化教学课堂”的预期目标。但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1)教師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学生在读题能力方面的培养,我始终不能系统地给出解决方案,有些方案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不断摸索出更直接、更有效的途径。

(2)对于课本阅读材料以及本课题没有研究到的探究活动和课题学习,如何开发成系统的教学资源,以便更多的教师直接教学,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范良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王飞飞,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实践探究数学素养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数”山有路“读”为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