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2018-04-21 11:43肖馨语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学科特点

摘要:对于高考,得数学者得天下。很多初中数学基础原本不错的高中生在进入高一后,数学成绩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本文通过分析高中数学的特点,探讨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并提出了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三点思考:做好思想准备、学习方法的衔接、知识上的衔接,希望能对高一新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学科特点;衔接方法

自升入高一以后,我的数学成绩出现了较大的滑坡,而我投入给数学的时间是各个学科中最多的,但整个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成绩很不理想。其实,我在初中时,数学成绩是非常突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初中升高中的暑假,我也参加了初升高的衔接班学习啊?造成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着极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帮助以后的高一新生做好衔接,谈谈我对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一、 高中数学的特点

1. 数学学科语言很“玄”

初中数学语言形象、通俗,高一数学中的集合、映射等概念都难以理解,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而我们对生活常识极度缺乏,更增加了学数学的难度。刚刚升入高一,我们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即使原本初中数学基础很好,一时也难以适应。

2. 理性思维方法很“酷”

在初中的时候,老师们为我们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模板,所以,初中数学的学习,我们有现成模板、容易得高分的定势思维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我们刚入高一时,感到特别不适应,总是觉得老师讲课只铺不收、不归结,最终导致数学成绩下降。

3. 知识数量及难度与课节数量不对称

高中数学在内容数量和独立性上都很大,如高一数学的内容包括: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数量之多是初中无法比拟的。而这些知识之间的独立性非常大,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说到时间问题,就有点儿纠结了,高中数学课节明显减少,而且为了高考,原本是半个学期要学完的必修一,我们1/4学期就学完了。

基于以上对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的分析,要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 对做好初高中数衔接的几点思考

1. 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首先,不能因为刚刚经过了艰苦的初升高考试,思想上便开始松懈,觉得考上了比较理想的高中可以松口气了。其次,在初升高之后的暑假,无论是参加初高中衔接班,还是自己预习高一内容,都要注意思考:高中数学的难度的确增加了,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再次,如果开学后认真学习了,而数学考试分数却并不理想,没有了初中的那种自豪感,也不要情绪失控,更不要失去信心,认真反思,及时解决问题,相信高中数学是会学好的。

2. 学习数学的方法需要衔接

在初中时,我们基本没有自学能力,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都是老师们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形成了一定的模板,我们只需要上课认真听讲、熟记老师总结的结论、多做练习,基本上就可以拿到高分。但高中数量的知识容量大、独立性强,而时间上又很不充裕,老师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题型都归类、总结。很多时候,老师只是进行典型的例题讲解,至于要达到融会贯通,需要我们自学、多做教辅资料上的题,自己归纳总结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再加上随着高考改革全面深入,高考数学题型呈现出多样化,这也需要我们自学去深刻理解、并适应高考的变化。

3. 做好知识的衔接

通过调查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班,发现衔接存在的问题包括:衔接课完全等同于讲授高中必修一的内容;小班衔授课偏爱讲授大量高难度内容,衔接课变成了奥赛辅导课;有的衔接课走了另外的极端,只对初中知识进行重复性巩固,高一衔接课变成了煲剩饭式的复习课。回过头反思,我觉得做好初高中衔接是必须的,但是要明白:需要衔接的是哪些知识,需要先将一些初中数学知识中与高中有联系的部分,进行提高与拓展。

高一新生在正式入学之前的暑假,要衔接好初高中数学,有哪些知识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呢?第一,初中教材中已删去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比如说:立方和、差公式、三数和平方公式、两数和、差立方公式;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和定理,初中数学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却常常要涉及的知识等;第二,是在初中数学已经不作重点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比方,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在初中数学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在初中数学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數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给定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等等。第三,初高中联系密切的部分,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需要做好衔接。第四,到了高中不再学习,但是高考中又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考题,也要做好衔接。如: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能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它求含有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的值。

三、 结语

做好了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我们自学的能力会得到提高,我们在思想上和思维方法上也会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为高考打下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林.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对策初探[J].福建中学数学,2008(12).

[2]朱卫明.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3]林瀛.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Y].天津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10(6).

作者简介:

肖馨语,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九中学2016级1班。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学科特点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改革的研究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浅谈初高中数学的区别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