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箭头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21 11:43陈准准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逻辑性箭头系统性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历史学科的这些特点,许多历史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利用箭头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关键词:箭头;历史教学;系统性;逻辑性

“(历史)学科课程是以专业学科为依托,其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知识结构完整而有序。”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蕴含的历史知识相当丰富而又复杂。这些丰富而又复杂的历史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表面上静静地躺在各自的角落安静地沉睡,但是彼此却又千丝万缕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知识网络。那么,如何在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历史教学中提高有效性呢?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究。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合理的运用多种箭头,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知识点,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 单箭头

单箭头在视觉上的感觉是方向明确和简单明了,适合在表示空间和时间等逻辑顺序明显的历史知识教学中。

1. 在表示时空顺序的历史知识教学上运用单箭头

在表示时间顺序的历史知识点教学上,我们往往用的是时间轴的方法。其实,时间轴的本质就是一个单箭头。通过在时间轴上罗列一个个时间点来梳理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清晰而又深刻记忆历史知识。比如,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第一目“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讲的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的对峙行动并形成两极格局的过程。首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揭开了对峙行动的序幕。在“铁幕”演说后,美国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魯门主义,在经济上采取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成立了北约组织。为了反击,苏联在政治上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成立了华约组织。这个子目涉及7个时间点和历史事件,时间多,事件多。如何把众多的时间、事件线索梳理清晰,方便学生的学习?为此,我设计了两条时间轴。如下图:

两条时间轴,一条在上是美国,一条在下是苏联。通过时间轴,学生对以美国为首的阵营在对峙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一目了然,而且时间顺序清晰。以苏联为首的阵营采取的应对措施在美国的正下方,使学生可以准确地和美国的措施对应联系起来。美国在上,强调的是美国率先挑起的对峙行动。另外,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文本框又把美苏采取的措施归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明白不同措施的性质类别。时间顺序清晰,事件对应整齐,措施归类明确。两条单箭头的时间轴,把复杂的历史线索梳理的清晰准确,方便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2. 在表示层层递进的知识点上运用单箭头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讲述的是为了救亡图存,近代社会各阶层掀起了一次次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专题复习中,我们通常把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器物阶段,制度阶段,思想文化阶段。器物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林则徐、魏源和洋务运动。林则徐、魏源只是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西方的器物,没有实践;洋务运动则是通过一场实践来引进西方的器物。相比较,在学习西方器物的过程中,洋务运动比林则徐、魏源更进一层。

二、 双箭头

双箭头的特征是左右都有箭头,适用于表示相互关系的历史知识点教学中。

比如在处理美国三权分立知识点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属于三个相互独立的行政部门,但是又相互制约。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1787年宪法》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分权与制衡的特点有着很清晰的文字解释。但是,纯文字的表述不够形象和具体,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也不深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用了三条双箭头串联美国的三个部门:

从箭头结构图中,学生可以知道:总统可以制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也可以制约总统;总统可以制约国会,国会也可以制约总统;国会可以制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也可以制约国会。配合着箭头图,结合着课本上的文字解释,学生可以详细而又直观形象的理解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同时,三种权力在三条双箭头的相互串联下,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在数学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相比,它的特点是稳定性不变形。而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运行,也是十分稳定的。所以,三角形箭头结构图的特点实际上也蕴含着美国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稳定。通过这种双箭头串联的结构图,学生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和形象。

箭头是灵活的,可以穿针引线,历史是复杂的,散乱在许多角落,借助箭头可以把历史串联在一起,使历史完整而又系统。箭头是有方向的,历史发展是有逻辑顺序的,借助箭头的方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箭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优化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何兆武,张丽艳.历史学是科学吗[J].山东社会科学,2005(9):23-29.

作者简介:

陈准准,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猜你喜欢
逻辑性箭头系统性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运载火箭
例说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
寻宝历险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