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2018-04-21 11:43张永斌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群策群力、齐抓共建。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也要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效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要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感的人,具有积极的思想。为了实现高效物理课堂,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出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思想来引导和点拨学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品质,进而在参与中可以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主动探究物理知识,实现课堂的高效学习。

一、 用民主思想鼓励学生探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学生,使学生可以产生课堂主人翁的情感,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会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民主”思想来指导学生,使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宰。“教育就是要在每一个个体独特生命的基础上去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制、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学生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进而实现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平抛运动的规律是什么,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分析,在思考中获得知识规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会明确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同时还会明确运动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理解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等知识。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会呈现出活泼、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 用自由思想组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应该是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潜能来实施的。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使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现学生课堂主人翁的精神。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在动手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进而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动手实践中,学生会明确实验原理:电阻的大小就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电路的连接,有的会采用内接法,有的则会采用外接法。不同的连接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促进学生积极动手,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就会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掌握规律,进而实现高效课堂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 利用平等思想引导学生绘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出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使学生在这里可以绽放思维,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和动手,进而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总结和归纳知识,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在绘图过程中,学生会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中心词,向外进行发散思维,想到与之相关的“功”“功率”“机械能及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并且围绕着这些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的发散和拓展。在“机械能及守恒定律”定律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想到“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等等。在探究“动能”的时候,学生又可以进一步拓展出“动能概念”“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应用”等等。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绘制和总结,勾画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进而使思维导图的层次性和结构性各加清楚明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 利用友善思想带领学生合作,促进学生合作能力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带有情感,通过友善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友善的进行合作,会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塑造灵魂,净化情感。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友善相处,积极沟通,在交流中提高理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牛頓运动定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分析共点力平衡的主要数学方法有哪些。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探究知识。讨论中学生之间会友善地交流,主动地沟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而在沟通中总结出规律。学生在讨论中会认识到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余弦定理法、正弦定理、菱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方法进行计算。合作学习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自然会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鹤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5):75.

[2]姜鹏.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4(8):12.

作者简介:

张永斌,陕西省榆林市,陕西省榆林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