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2018-04-21 11:43贺平艳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摘要:合唱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还有利于挖掘学生合唱表演潜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本文简要探讨了提高小學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来说,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还要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音乐教学重要方式之一,课堂合唱教学有着独特的作用,合唱音色丰富、音域宽广,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更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兴趣,以有效实现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目标。

一、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

1. 对合唱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师不愿教授合唱歌曲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合唱教学认识不足,不能够在音乐课堂中高度重视合唱教学,进而影响到合唱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教授是否积极非常关键。合唱教学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会主动放弃合唱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理念保守陈旧,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所以,小学音乐课堂自然被忽略。合唱教学难度较大,对学生音乐素养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教师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常常不愿教授合唱歌曲。

2. 合唱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方法单一现象比较严重,要提高合唱教学的针对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气息控制方法,还要传授学生如何掌握音准,学会在演唱过程中不同声部配合,这样,才更有利于增强合唱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合唱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然而,当前多数小学合唱教学,一些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反复合唱某一首,同时,向学生灌输相关合唱教学音乐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音符、节拍等。然而,此种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学习主动性不高,合唱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 合唱训练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合唱有畏难情绪

我们都知道,合唱训练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唱对每个音阶,还要掌握不同声部配合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合唱训练枯燥无味,导致一些学生对合唱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学生要反复合唱训练每一首歌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枯燥无味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面对合唱教学中的困难,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排除学生畏难心理,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二、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1. 培养学生合唱音乐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合唱音乐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从鉴赏合唱音乐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对于独唱歌曲,合唱歌曲对学生音乐素质要求较高,因为合唱歌曲的旋律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仅掌握合唱的相关知识,更要掌握合唱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合唱音乐的热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从鉴赏合唱音乐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唱法和技巧,同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有针对性的播放音乐合唱作品,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有效调整自身唱法的不足,融汇唱法和技巧,保证学生在充分掌握合唱唱法基础上,不断提升合唱水平。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合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笔者选择了一首节奏比较轻快的合唱歌曲《欢乐颂》,这首歌曲学习难度比较小,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对合唱歌曲产生学习兴趣。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由于这首歌节奏相对简单,一些学生听一遍就可以跟着唱,这对于合唱格局的形成,增强学生对合唱歌曲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有所不同,音乐学科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舒缓、欢快、激扬的音乐节奏中,不仅有利于调解学生的紧张的学习状态,更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必须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认识,通过建设专业的音乐教师团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和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音乐合唱教学活动中,学校要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合唱培训活动,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以及培训学习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质量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要提高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首先,必须注重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小学生年龄尚小,想法比较单纯,小学生偏爱某一科,主要源自对该学科教师的喜爱。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对合唱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音乐合唱动力,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表现良好,提高音乐课堂合唱的有效性。

三、 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只有教师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感到轻松有趣。从而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和他们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晓燕.让艺术之花在课堂绽放——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音乐时空,2015(21).

[2]何喜芳.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浅谈“快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

[3]王锦.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音乐,2015(23).

[4]林秋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作者简介:

贺平艳,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十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