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经济的类型及特点

2018-04-23 01:10石淼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罗辑圈子社群

石淼

摘 要:本文探讨了网络社交圈子经济的含义,对网络社交圈子经济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社交;圈子经济

每个人都有自己“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个人基于爱好、兴趣或某些目的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交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促进和加深彼此的联系,交流的方式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一种线上社交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扩大了人们现实社交的范围,是对现实社交关系的延伸与补充,同时使得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集聚,从而形成“圈子效應”。

一、网络社交圈子的含义

费孝通先生对于“圈子”有这样的说明:“圈子”是一个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网常见的现象化描述,其本质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网络,主要由家人及熟人所组成,“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形成的圈子的中心,被个人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其他个体就会彼此产生联系”。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所构建和参与的往往是“熟人圈”,但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这种传统圈子的格局,人们会选择将自己现实的人脉关系复制于网络中,形成自己线上的亲密社交关系,更会在移动互联网中,与具有相同气质、相同标签的陌生人建立社交关系,形成自己的“半熟人圈”——网络社交圈子。

网络社交圈子拓宽了人们的交友渠道,更为一系列商业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平台,由此就产生了网络社交圈子经济。

二、网络社交圈子经济的含义

网络社交圈子经济,顾名思义,是指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找到与自己具有共同特质与标签的人并聚集在一起,通过集思广益、资源整合而产生经济效应。与传统线下圈子相比,移动互联的出现加速了圈子经济的运转,也使得其影响范围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网络社交工具的微型化加速了人员积聚,也使得经济效应也愈加明显。

三、网络社交圈子经济的类型及特点

网络社交圈子经济的类型多样,但本质相似,都是一种由人员聚集所产生的分享经济的演化。社交平台加速了圈子的集聚,使得圈子的影响范围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张,同时也放大了个人的影响力,个体的行为就会逐层波及圈子中的个体,彼此之间关系强度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这也是为何单个的意见领袖能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圈子群体产生圈子经济的原因。目前,由网络社交平台所衍生的主流圈子经济大概分为三种:明星为某产品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广告或软文,促进粉丝对该产品的关注所产生的“粉丝圈子经济”;微信自媒体如《罗辑思维》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社群圈子经济”;利用社交平台进行资金筹集的“众筹圈子经济”等。

(一)粉丝圈子经济及其特点

明星在代言某产品时,常利用其自身号召力以及粉丝圈子具有精准和集中的特点,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的传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并为该产品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粉丝圈子经济的本质特点是通过意见领袖的个人魅力来影响用户情绪,达到用户主动参与并主导营销的效果。在这类圈子中,明星是这个圈子的中心,圈子中的其他个体基于相同的兴趣而聚集,彼此具有相似性。由明星代言的产品在其所波及的粉丝团体一层层的向外扩散,不仅扩大了该产品的知名度,也会造成粉丝的跟风购买行为。明星在此时成为了意见领袖,而网络的传播力量更是放大了这类影响力。

(二)社群圈子经济及其特点

除了粉丝经济这种由意见领袖带领所产生的圈子经济外,微信自媒体在营销中也常常使用这种“基于粉丝信任的商业”模式。该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聚合起一群志趣相投的陌生人形成社群,在社群内部的沟通、分享与协作中,完成新的价值创造。“社群经济”一词是由媒体人罗振宇提出的,他运营自己的视频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时,充分融入了“社群”的思维。《罗辑思维》在2013—2015年间招募了3次会员,2013年首期招募时,计划招募5000个亲情会员、500个铁杆会员。招募时不承诺有任何回报,宣传口号是“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5500个名额只用半天售罄,入账160万元,引发极大关注。通过进一步观察《罗辑思维》的运作特点可以发现,网络社群圈子要产生经济效益首先要把社群品牌化,接下来要组建基于信任关系的、有行动力的社群,这样才能实现社群经济的最终目标,即构建“自媒体—社群—产业”价值链。

(三)众筹圈子经济及其特点

除了粉丝经济与社群经济这两种模式外,众筹模式也是圈子经济的一种。众筹经济起源于美国。著名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向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以获得资金去实现梦想。这种模式为初期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不仅筹集了资金,也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可能,帮助创业者控制风险。在众筹模式中,每个梦想者都是一个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实力和创意去“说服”投资者来与自己共同经营。这种圈子经济有利于实现彼此的低风险和高收益。 网络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也使人们更容易结成圈子和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从而能更快地促进人脉和资源的整合以实现梦想。

无论是粉丝圈子经济还是社群圈子经济,或是如今流行的众筹圈子经济,都是网络社交圈子经济的类型。圈子使人们更快地融入社会,也是人们寻找归属感的一种必要渠道。据58传媒广告联盟统计,移动互联时代,圈子内的“朋友”是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圈子的信息传播速度及其所带来的收益都是空前的,因此经济化是圈子进化的必然趋势之一。

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社交圈子虽能产生经济,也会因为网络的高速发展而产生诸多制约,“杀熟”现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凸显,而这些问题会对其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23.

[2]张希胜.罗辑思维的成功逻辑[J] .青年记者,2015(5).

[3]王卫明,刘文浩.罗辑思维的社群经济新尝试[J].传媒观察,2016(10).

猜你喜欢
罗辑圈子社群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中国现象级科幻巨著《三体》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哲学
《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停播转战日播音频
“papi酱”:获1200万元投资
朋友无圈
社群到底怎么玩才能黏住用户?
罗辑思维,凭什么有这么大的魔性?
你的圈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