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省精准扶贫“内卷化”困境与破解研究

2018-04-23 01:10乔夏玮乔静怡郭一鸣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内卷化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

乔夏玮 乔静怡 郭一鸣

摘要:运用案例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基础上,基于“内卷化”的视角,结合目前国家对于贫困山村的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强等现象,探讨在河北省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内卷化”,并研究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内卷化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指示。各级政府积极制定扶贫政策,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思想,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确保到2020年,我国的贫困人口能够如期脱贫。迄今为止,精准扶贫政策在全国各地推行已近五年,在这五年,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河北省的扶贫工作有了很大的飞跃。不过,在脱贫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难题,其中之一便是“内卷化”困境。当我们分析扶贫工作内卷化困境之前,首先要对扶贫现状进行相应的探究。

一、精准扶贫的现状

(一)精准扶贫识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任何的扶贫工作都是从识别开始。在大规模的人口中,如何精准识别出贫困山村和贫困人口,是一切扶贫工作的基础。就目前来说,贫困识别主要是以农民收入进行判断,但是收入一般会划分为多种,例如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等。其中大部分的收入是无法进行核实的,只能以个人所报为准。这种情况会延伸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虚报收入,造成“假贫困”。另一方面,部分真正贫困家庭被忽略,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扶贫待遇。

(二)精准扶贫中贫困问题的类型

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河北省贫困主要有两大类型,分别是个体性贫困和公共性贫困。个体性贫困指的是各个贫困家庭面临的贫困问题,致贫原因主要分为:因缺乏资金致贫,因缺乏技术致贫,因重大疾病致贫等等。针对这些家庭的扶贫,政府的兜底措施十分重要,而诸如开发性扶贫,其作用一般較小。相对于个体性贫困来说,公共性贫困更加侧重于集体。即整个村庄都面临贫困问题。一个村庄的公共性贫困主要体现在村庄整体的资源及公共设施落后以及缺乏核心产业来带动村庄发展。

(三)精准扶贫中的扶贫资源配置

(1)针对个体性贫困的扶贫资源配置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用于扶贫的资金投入显著提高,但不同渠道的资金在审批、管理、验收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管理流程,不知不觉中便导致了部分项目重复建设,扶贫资源投入分散的局面。对于乡村贫困家庭的扶贫补助,尚没有完全实现明确的调查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助,在个体贫困户的扶贫资源分配上,依然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

(2)针对公共性贫困的扶贫资源配置

若想有效的对公共性贫困进行扶贫,最为重要的措施有二:一是重点建设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二是根据乡村的具体特征,挖掘出乡村的主要发展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全体村民脱贫致富。但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县级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因此“交叉重叠,低效配置”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精准扶贫的“内卷化”困境及其改进

在农业相关税费制度改革之后,农村的集体经济愈加薄弱。因此,河北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外部资源的投入。因此,在外部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分配使用这些外部资源成了当前扶贫工作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1、首先,针对个体性扶贫来说,依然存在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许多不符合条件的农户被列为贫困户,而一些真正贫困的村民被遗落。尽管相关精准扶贫的文件上明确要求要做到精准识别,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主观性,对农户家庭收入的确定没有一个精准的参考系统。

2、其次,针对公共性的扶贫出现“内卷化”,一些基础资源一般的村庄在项目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劣势。对于部分试图依赖乡村产业转型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目的的村庄来说,未来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限制因素,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明确。若是单纯的以行政逻辑代替市场逻辑,农村的产业调整成功率往往较低。

三、供给侧改革与“内卷化”困境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我国的经济在未来能够平稳均衡的发展,同时是我国的国民收入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对于河北而言,政府会增加城市的税收,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来,同时促进公共性贫困山村整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政府也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扶贫方式,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的初衷。供给侧改革对于扶贫工作的具体影响如下:

1、充分发挥市场规律机制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逐步的引导贫困村民去利用市场自然规律和政府的财政补贴,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跟上时代的脚步,寻找契机,发家致富。同时具有针对性的给予贫困村民和村庄一些相应的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全方位推进未来的扶贫工作。

2、明确扶贫工作的重点和方式。及时的更新贫困数据,确保扶贫资金用到真正贫困的人身上,而不是浪费在“假贫困”村民的身上。政府派专员对贫困地区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以及潜在的机遇,依据调研结果对症下药,分析病因,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3、完善基金管理体制。在扶贫工作中,掌握实时资金动态至关重要。要加强对于资金的监督、考核、评估。可以针对此项工作成立专门部门进行负责,将工作重点放在监督扶贫资金是否真正用在了扶贫工作的“刀刃”上。这样会进一步的避免相关项目资金重复开支,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成功的避免了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可能性。

所谓扶贫,是让贫困群众拥有自己能力的方式,再辅以财政的补贴与相应产业技术的支持。在当前国家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前提下,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立足于宏观经济中的调控点,遵循市场规律,积极主动的去应对目前经济趋势的变化,从政府到村民上下一心,共同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寻找新的出路,突破当前的“内卷化”困境。

参考文献:

[1]温雪.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问题及其运行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8(10).

基金项目: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省精准扶贫“内卷化” 困境与破解研究。项目编号:DXSKYY2017033,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内卷化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社会服务内卷化及其发生逻辑:一项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