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

2018-04-23 01:10薛笑雷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建设

薛笑雷

摘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展开,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高职院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高职院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上。例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六次请高雅艺术进校园就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形式。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只有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教风和工作作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继承、借鉴、创新的综合过程。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师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不仅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科学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强化自身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使科学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

(二)注重建构大学生的主观世界

(1)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精神是人把握世界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则是把握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价值取向。把人文精神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客观地学习民族的历史,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国情,进而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完善他们的道德境界。在人文精神培养中,让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质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

(2)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至今仍是民族性格、社会心理以及价值取向中活着的民族文化的灵魂。儒家文化实际是一种伦理精神,即以人为伦理主体的文化精神,其表现是一种既人世而又超越的人生态度。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发扬儒家的文化精神,让儒家思想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不仅能培养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而且能造就一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和谐的社会秩序。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須提升民族文化意识,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建设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寒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