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04-23 01:10昝惠芳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河南景区

红色旅游是在当今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产生、形成,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充分显示了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和积极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大多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因此,赏心悦目的山水游、“红色”的革命教育游和爱国主义游三者结合在一起,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过去的几年里,国家越来越重视红色旅游。近年来,国家连续两次制定颁布《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广宣传红色旅游。根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过去十年有 40 亿游客选择“红色旅游”线路,而且游客人数每年平均增长 16%。

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65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入境游客307.32万人次,增长4.5%。旅游总收入6751亿元,增长17.1%。虽然近五年在旅游收入方面增长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9%。2017年全年旅游收入为6751亿元,同比增长17.1%。但这些数据,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现在我们要充分发挥我省在红色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充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旅游,全面提升河南省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

另外,我省的重要红色旅游资源大都分布贫困地区,发展红色旅游,既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因此,加快我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事关河南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一、河南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一)河南红色旅游资源

河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建国前,杨靖宇等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令人感动不已的事迹;建国后,焦裕禄等人的英雄事迹让人们记忆犹新。至目前,全省已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610 处,其中被国家、省、市三级命名的259 处中,有85处属于红色旅游资源;全省5175 处文物保护單位中,有655处属于可以开发利用的红色旅游资源。

(二)河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

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为信阳、安阳分距南北,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盘踞中间。可谓是“南北两片、中间一线”。

(三)河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河南红色旅游资源概括起来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1、伟人故里、名人纪念馆

以光山的邓颖超故里为代表的伟人故里;以焦裕禄纪念馆为代表名人纪念馆。它们是河南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并见证了伟人光辉的一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2、革命历史事件旧址、纪念地

以民权地道战遗址为代表的革命历史事件及纪念地,其中蕴含的光荣革命传统,不仅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程,而且激励着广大群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3、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

“共产主义新社区”南街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诠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印证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根本道理。

4、红色革命精神

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任长霞精神”等为典型代表的红色精神,在全国范围都有着重大影响。这些精神与河南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坚韧奋斗,又带有浓厚的河南地方色彩,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的河南的精气神。

二、河南省红色旅游的优势

(一)资源丰富

河南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发展红色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如郑州二七革命纪念塔和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人工天河—— 红旗渠等,都是闻名全国的纪念胜地。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既见证了中国革命,又是当今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二)知名度高

河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全,知名度也很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英模群体,在全国都算得上是最有影响、最有典型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市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市二七纪念堂等四个景区点,被列入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而信阳市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更成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三)交通便利

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承启东西、联络南北、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纵贯我国南北的京广、京九铁路和欧亚大陆桥的、过境的九条国道,89 条省内公路干线,打通了省内以及与邻省相衔接的旅游通道,使全省旅游景区纳入全国大旅游的有机整体中。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红色旅游都高度重视,为红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开辟了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

三、河南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人才

红色旅游资源大都分布在革命老区,经济水平较低,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用于旅游开发,加之这些地区投资环境相对较差,旅游开发投资成本高,回报率不稳定,所以难以吸引外资。且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欠缺,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在许多景区地处偏远,吸引不来旅游业的高级人才,景区内的管理、服务人员就只能就近选择,由本地居民担任,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

(二)开发深度不够,形式单一

现有的红色旅游项目基本上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景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不足,无法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配套服务,收入主要靠门票。在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展示的手段方面也还比较陈旧,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较差。这就使旅游产品只是单纯的观看和语言介绍,对参观者难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旅游者普遍反映不少红色旅游景点较为单调,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体验感、参与性的要求。

(三)缺乏区域协调统筹,无法形成整体合力

河南省各红色旅游景区点各自为局,缺乏区域内外的协调统筹。河南的红色旅游还出于各自为政,点状发展阶段,没能把红色旅游置于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大局中。另一方面是由于红色旅游景区归属各不相同,还出现了以行政区为界相互争夺红色旅游资源的情况,这样往往造成资源零散混乱无法整体规划利用,资金投入分散,不能集中力量进行整体建设,无法进行系统的旅游营销。这一切都使得河南省的红色旅游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达到应有的影响,对省外旅游者的吸引力也达不到应有的强度。

四、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广辟资金渠道,分批逐步开发

充足的资金是红色旅游资源得到高质量开发的保证,应在加强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开发式,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为保证开发资金的效益最大化,使资金投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经济效益,可采取批开发的做法,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批见效快的旅游项目先行开发,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后,用取得的资金再对其他项目进行开发。采取滚动渐进式开发,对于大部分红色资源所在地区来说,都是一种明智之举。基于渐进原则,对红色资源分批开发,层层深入,科学合理的逐步对河南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最终达到河南红色旅游全面开花的局面。

(二)打造精品、深挖内涵、加强参与度

发展红色旅游,就必须要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精品旅游。要想打造精品,河南省在发展红色旅游时不能一哄而上,要首先立足于全省层面,在充分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后,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发展。塑造个性化的红色旅游品牌。把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做到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另外红色旅游开发应鼓励创新,通过设计参与性、娱乐性的旅游活动项目来再现、感悟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单一的图片、文物展,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挖掘,设计、组合出具有鲜明特色且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

(三)科学规划、注重保护,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在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做到保护性利用,实现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可持续发展。在红色旅游景区点打造上,要注重保持原有遗迹所呈现出的原生态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切记为了经济利益,在红色旅游景区点内外建设一些与其旅游特性不符的设施。在资源规划开发时,一定要注意,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工程之外,它還是一项文化工程和政治工程。因此,在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时,不能出现只顾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的情况下,不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立起来。既不能只求社会效益而抛弃经济效益,更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

(四)加强宣传

红色旅游对外宣传既要符合主题形象的整体需要,又要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组合特有的产品,要抓住游客感兴趣的闪光点,进行高水平策划和实施。除了借助主流媒体、节庆活动和名人效应进行宣传推广之外,还要要大力发展旅游网络工程,形成现代化、立体化、丰富化的宣传模式。

作者简介:

昝惠芳(1980. 11—),女, 河南清丰人, 硕士学历。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河南景区
大相中原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Jokes Today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