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研学旅行研究

2018-04-23 01:10杨光梁品文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特点意义

杨光 梁品文

摘要: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其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根据新课改精神,贯彻新课程实施要求,开发和利用课程源与社会资源的创新举措,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研学旅行;特点;意义

一、中学地理教学概述

地理学作为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科学,通过地理教学过程实现其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中学地理教学简单的说,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则是中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最有效的途径。而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当前地理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教师思想固定,教学资源陈旧,已远远落后与“课本”;在教学手段上,模式单一,不能有效的感染学生;而绝大部分教学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活动和课外教学太少。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二、研学旅行

(一)概念界定

研学旅行是什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二)研学旅行的特点

1、综合性与区域性

综合性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可以是一个学科或者多个学科结合来进行,每门学科都可以结合自身学科的需要来开展研学活动。过程中若面临自然界中的某种现象、问题,需要联系其他学科来进行分析,不但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使学生通过综合思考,形成思维网络。区域性则体现在学生走出了课堂,走进了自然,在研学旅行的目的地进行体验。因此,在研学目的地的选择上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让学生从身边生活的环境中接触地理知识和地理事物,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2、教育性与集体性

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教学需要以及区域特色,确定相应的地理研学主题,制定合理完善的研学旅行方案,并且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这是研学旅行过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除了自身素质和基本技能过硬外,在教学中也能找准切入点,并结合之前的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正如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要素一样,面对各种地理事物,山川地貌、水文植物,体现教育性特性。

不仅仅是地理学科,其他学科的研学旅行的组织形式大都也是以班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活动,在专业的研学导师带领下,按照之前制定的研学旅行方案进一起体验、相互研讨,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平等自主地进行学习。

3、实践性与开放性

研学旅行本身就作为一项实践活动,为的是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踏进自然,接触自然,而学生们要遵循一套规范的研学旅行手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研学旅行,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相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收集地理信息、通过地理实验调查,培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地理研学旅行主题、路线的选择和研学内容的确定是根据学校的区域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的,是结合自身的现实需要选取的。研学旅行过程中充分注重了“研”与 “学”,而不是只“游”不“学”,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作为开放性研学旅行的教学主题,多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学以致用、有所收获。

三、基于中学地理教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是实现地理课程“知行合一”的有效手段,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可以在实践中逐渐培养,但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研学旅行是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呈现方式,是生活地理教学的实践形式,是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实践活动。研学旅行所构建的开放的地理课堂,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也使得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当前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渗透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受限于大的教育环境与应试教育带来的教学压力,很多学校和教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通过较为具体、详细的实践环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研学旅行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学习,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彰显地理学科价值

研学旅行过程中需要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捕捉身边的问题并进行界定、甄别、筛选和整合;对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评估,在增加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和综合分析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机会的同时,也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的训练。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依托,才能彰显教育教学的价值,只有植根于地理学科教学的背景下才能焕发其育人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黄敏,王露.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3).

[2]武梦芦.地理视角下高中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杨光(1992-),男,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大学学术硕士,研究方向: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梁品文(196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特点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