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8-04-23 01:10崔郁牛自成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宣城市发展策略

崔郁 牛自成

摘要:文章在对宣城市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统计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宣城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文化产业发展地位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40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在《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科学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

文化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优先方向,也是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所在。

一、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宣城市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皖江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和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见表1)。根据张洪等人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的研究,得出宣城市人文类旅游资源竞争力排名第二。

近些年来,宣城市提出以紧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培育精品景区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推进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竞争新优势,实现了宣城经济转型发展新突破(见表2)。

二、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诊断

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层面六个方面。

(一)政府层面

(1)缺乏科学系统的产业规划

一个产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长远的战略规划作为支撑,而政府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引领方向和制定行业标准的作用。虽然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在战略层面有相关的规划,但不够系统深入,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各地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

(2)管理混乱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面广,关系到旅游、文化、工商、法律等部门,导致各部门间出现分工不明确、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主要两方面原因:第一,现阶段宣城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使一些个人和企业利用体制上的漏洞进行投机、扰乱市场的正常运行;第二,目前宣城还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和协调,导致政府各个部门间职能划分不清、分工不明确。

(二)企业层面

(1)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宣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的简单组合上,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认知层次和开发利用率较低,很多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方面是缺少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缺少创意,不注重文化品牌的营销和宣传,导致了很多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鲜为人知。另一方面,當地的企业对于文化旅游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缺乏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吸引游客、用内涵厚重的产品和服务参与竞争获取综合效益的意识。

(2)缺乏高素质人才

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员是旅游文化的发掘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宣城旅游人才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受教育程度整体水平较低,严重限制了文化旅游的创新和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宣城自身培养旅游人才的机制不成熟,虽然有开设旅游类专业的职业学校,但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产教研脱节严重;另一方面,宣城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在引进高端旅游人才方面缺乏吸引力,致使很多的景区很难找到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社会层面

(1)社会认识不足

现阶段宣城社会各界对于文化旅游认识不足,对于文化资源价值的认知还不够,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更是有待提高。首先,是因为人们对于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这些资源背后所隐藏的巨大文化价值,而认识的不足很大部分是受其相关教育的影响,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与教育不够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次,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不足,是因为没有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社会各界对于一些资源的开发和监管不到位。

(2)群众参与性低

文化旅游是一种社会性参与的经济文化活动,如果缺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原有的文化性就得不到很好的展示和体现,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将逐渐散失活力和动力。近些年宣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少脱离群众参的活动,如两年一度的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由于活动举办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好地结合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使群众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成为了政府的独角戏,对轮流举办活动的各级政府更是一种包袱和压力。

三、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针对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层面六个方面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层面

(1)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针对宣城现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完善细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对各种旅游文化资源的鉴定与评估,建立有效的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资源进行科学细致的规划与开发。宣城拥有诸多优质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以科学的产业规划为指导,合理利用资源,依靠后发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就能够快速提高宣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立法,目前宣城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法律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框架系统;其次要加大法规的惩罚力度,部分法律对一些损害较大的行为做出的惩罚力度较小,降低了违法成本,体现不出法律的威慑作用;最后建立协调统一的执法体系,明确各文化旅游管制部门间的职能分工,迅速对相关的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进行惩罚。针对类似旅游市场不规范的问题,相关法律要对这类违法事件进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定,相关部门要确保法律的规定得到落实、执行,就涉及的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

(二)企业层面

(1)提高资源开发创新力度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创意产业,需要用創新的思路和创意的理念来指导产业发展。宣城本土有很多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缺少的是对资源开发的创新意识,对于这些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深入的挖掘,丰富其表现形式,开发创新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例如进一步挖掘宣纸文化,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传承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能成为宣城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

(2)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

文化旅游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给旅游文化资源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但合理科学的旅游开发也能促使优秀的文化得到发掘、保护,使文化的精髓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使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社会层面

(1)加强宣传教育

社会在宣传教育这块应分成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文化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目前宣城在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育上存在众多不足,缺乏目的性、层次性和实用性。因此可以借鉴韩国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学校教育、短期培训、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加强旅游相关院校与旅游企业、景区的联系,分阶段、有目的地培养人才。第二,是对于公民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在全市各类大中小学校开设相关文化课程,利用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对于文化旅游的普及宣传活动,来加深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2)调动群众积极性

文化旅游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的参与,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各方力量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宣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持有限,因此加快宣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在文化旅游开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的需求和利益关系,通过文化旅游这个平台找到各方需求的平衡点,共同促进宣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四、结论

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现阶段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宣城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协力合作、共同发力。

参考文献:

[1]张洪,潘辉,张洁.安徽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区际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2).

[2]陶梦.宣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崔郁(1982-),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文化。

牛自成(1981—),男,安徽郎溪人,安徽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规划。

猜你喜欢
宣城市发展策略
生如夏花之绚烂
宣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