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与框架分析研究

2018-04-23 01:10孙建竹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智慧旅游体系构建

孙建竹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智慧旅游的发展背景出发,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了辽宁省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和意义,为辽宁省智慧旅游的发展和各地市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慧旅游;发展条件;体系构建

乡村旅游能够凭借淳朴的民风吸引大量游客,但是缺乏现代化旅游产业运营机制,市场竞争力比较小,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智慧旅游利用云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改善乡村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不断的转型升级的时期,辽宁省如何促进旅游业和信息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辽宁省的旅游品牌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

(一)旅游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随着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旅游产业的信息化也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尤其是旅游业被国务院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后,加快了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成为旅游工作的当务之急。同时,随着旅游者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智慧旅游应运而生。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確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到2020年,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部分村寨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文化传统的冲击与进一步重建问题,如何使得乡村旅游对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加快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内容。

二、辽宁省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统计,截止2018年,辽宁省乡村旅游基础条件较好的1261个村,已经建有餐饮类农家乐10000余家,农家客栈2660家。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1422.3亿元,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5亿人次。

全省共创建旅游强县区28个,其中全国旅游强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特色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特色乡镇150个,旅游专业村541个,农(渔)家乐7481家,涉农国家4A级旅游景区40家。

(二)旅游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4年10月辽宁省旅游网进行全面升级,正式上线运行了辽宁旅游政务平台、旅游资讯平台。各地市也纷纷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旅游网,大大提高了旅游政务服务能力。并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资讯平台,大力宣传辽宁各类节庆活动和主题特色旅游活动。

同时,辽宁省还整合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行业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行社、导游员、酒店等旅游元素,构建了全省统一、资源共享、全民可用的智慧旅游平台,强化了全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和管理。这为辽宁省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批乡村旅游营销和电子商务采购、旅游商品在线营销平台上线,将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结合GPS定位、电子导游、虚拟旅游等高科技,游客动态监测系统将在乡村地区得到广泛运用,对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水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区域旅游合作为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1993年辽宁省施行“大旅游”发展战略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区域旅游的发展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新的机遇。

三、总体架构的设计理念

智慧乡村旅游的基本架构的设计重点应落实在四个方面:

一是纵向能贯穿:充分挖掘旅游信息资源,全面覆盖游客、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三类主体需求,提供完整的旅游应用服务。

二是横向能融合:对三类主体提供的服务,功能上相互配合和补充,数据层面最大限度共享,执行上协同联动。

三是外围能扩展:扩展和融合来自相关行业(如交通、商贸、卫生等)的信息,并与其他智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四是整体可对接:智慧旅游能够无缝对接到层次更高的智慧化体系,如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毕富利.“互联网 +”背景下乡村可持续发展旅游模式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7):196.

[2]周菲菲.“互联网 +” 时代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2016(08):46- 47.

[3]王娜娜,李洪涛.山东济南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和方法[N].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6).

基金项目:

省社科联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lslktyb-103)。

猜你喜欢
智慧旅游体系构建
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
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智能手机App的旅游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