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8-04-23 01:10王崴廉春原张燕红毛国勇张永春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筑电气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王崴 廉春原 张燕红 毛国勇 张永春

摘要:建筑电气专业的设立缘于社会智能建筑的发展,建筑电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由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结合专业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构建建筑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建筑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电气;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社会高科技智能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对具有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筑电气专业是以建筑物为载体,研究电能的传输、转换、控制、利用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专业。如何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一直以来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二、发展改革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逐年严峻。而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要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现象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人才供应过剩,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需求又得不到较好的满足,其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而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即过于热衷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忽视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部分地方院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问题:办学定位存在偏差、人才培养理念有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在教育部推动下,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于2013年6月在天津成立,目前联盟已有正式会员101所高校,包括公立的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职业教育园区。

三、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前大多数教材存在理论知识较丰富而实践内容不足,教材内容过于公式化,不能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进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案例式教学新模式,以案例为契机,层层深入,层层展开,从实际出发推出对应的理论知识点,从工程的角度分析理论知识,构建理论教学体系,这样更规范化、高效化。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专业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师唱独角戏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缺乏学生参与互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容易导致出现学生课堂走神的现象,以致于教学效果较差。

交互式教学是目前西方所普遍采用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有助于营造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针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研究和实施多维一体交互式教学模式,即以理论教学主体(教师)、学生主体、实践教学环节主体三个主体合而为一,每个主体可以接受来自其他所有主体的信息, 并根据接受的信息对主体获取的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从而建立理论教学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并举的模式,使理论教学发挥作用,使实践教学环节来源于理论教学又不依附于理论教学,达到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信息高速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应用“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其他名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学生随时随地有效地进行学习;精讲课堂内容,精选网络资源中相关的知识,实现传统的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相互融合。并把仿真软件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既解决了受硬件限制而无法实现实验的困境,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实现传统教学与虚拟实验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另外,在师生交流途径和手段上也应该进行革新。传统的模式主要是针对相关理论课程安排学生固定的答疑。基于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采用多途径、自由交流的方式,在师生交流途径上开设自动化专业讲座、现场交流、课堂实时互动,通过网络QQ建筑电气群建立网络论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针对难题的讨论交流模式,实现了互动的主体性、及时性和针对性。

(四)实践环节的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为社会培养兼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和技能竞赛,参与教师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等科研项目。学生通过这些参赛培训或者实践的过程,都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反过来实践知识也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四、总结

在建筑电气专业我们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一次探索和创新。面对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当地乃至全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建筑电气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J].现代教育管理,2012( 9) : 72-75.

[2]郭福雁,黄民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 (5):23-26.

猜你喜欢
建筑电气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