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幼儿健康的睡眠障碍

2018-04-23 01:10何展望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梦魇生长激素发作

何展望

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有规律的、充足的睡眠是生理上的需要,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睡眠不足影响幼儿生长发育,会造成免疫力下降,情绪不安、易发脾气,出现幻觉等。睡眠障碍的情形很多,包括梦魇、夜惊、梦游;睡眠时间太短;睡眠时间太长,嗜睡;睡眠不安,睡眠质量不高等。

睡眠不足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孩子生长发育除了与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生长激素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一种最重要激素,它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骨骼、肌肉、脏器的生长发育。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所以,孩子要发育好,长得高,睡眠必须充足。足够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之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一天是不均匀的,睡眠状态,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俗话说:“孩子是晚上长个子”是有一定道理的。睡眠不安,睡眠时间不足就会影响孩子长个子。所以,要想孩子长个,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要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睡眠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新生儿初离母体,还不适应外界环境,兴奋性低,除进食以外几乎都处于睡眠状态,所以,新生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增长速度快很快,无论身长、体重在第一年都是出生后增长最快的一年。孩子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就越多,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青春期生长再出现第二次突增。要保证孩子有较好的睡眠,认识睡眠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幼儿睡眠障碍常常表现在临睡觉前不愿上床,上床后不能入睡、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在睡觉过程中,全身不时抖动或手舞足蹈、讲梦话、磨牙或哭喊等。由于睡眠质量不高或睡眠不安,孩子白天往往精神不振,坐卧不安,饮食不佳,容易发脾气。

幼儿梦魇是较为多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问题。幼儿做噩梦主要表现为:在噩梦中,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哭泣。醒后仍然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梦魇一般持续2-3分钟。孩子对梦境有片段记忆,可以讲出梦中情景,惊醒后不多时,可完全摆脱对梦境的反应。造成孩子做噩梦的原因很多,精神紧张、焦虑不安会让孩子产生梦魇。比如父母关系不好,由于离婚或其他原因,孩子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欠缺母爱或父爱;或在托幼园所得不到关心和照顾,常常被冷落;孩子为一点小事就经常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惩罚或严重虐待;对儿童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比如要求背诵十到百首唐诗;对儿童的生理需求如饮食、身体接触、皮肤抚按,予以冷漠或排斥性回应;以及孩子不愿进食时强迫进食等;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好;父母双方对待孩子态度不一,或是父严母宽,或是前后态度不一致,忽亲热万分,忽冷淡不理;遭受挫折,受到惊吓,睡前看了较紧张、恐怖的电视或听了紧张恐怖的故事;有的幼儿在发生梦魇以前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不愉快情绪;或者身体有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导致睡眠时呼吸不畅或肠道寄生虫病;不良的睡眠习惯或饮食习惯,如睡觉时胸口受压、入睡前吃了大量食物,或手脚受凉等等因素都是导致孩子梦魇的情形。梦魇不需要治疗,但经常发生梦魇的孩子容易焦虑不安。一般在孩子梦魇发作时,成人要及时安慰孩子,缓解其紧张和害怕情绪。第二天再与孩子讨论梦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梦中的情景并不可怕,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平时要避免让孩子看恐怖影视,不给孩子讲恐怖故事,不要恐吓孩子。对于身体有疾病的孩子要及时治疗,同时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生活有规律。

夜惊也是孩子常出现的睡眠障碍,它是睡眠时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以4-7岁的孩子较为多见,男孩子的发生率比较高,一般发生夜惊是在孩子入睡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在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突然从床上坐起,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手脚乱动,表现出惊恐的样子,并伴有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全身出汗等症状。这时如果叫他,通常难以叫醒,对他人的安抚、拥抱等不予理会。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又自行入睡,睡觉醒后完全遗忘,不记得发生的事情。发作次数不定,可隔数天发作一次,也可一夜发作多次。产生夜惊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与父母长期分离,亲人丧亡,父母吵架或离异,生活中遇到困难,受到成人的严厉责备或惩罚使孩子情绪紧张,睡前看了惊险恐怖的影视,或听了一些情节紧张的故事等都可能会造成孩子的睡前精神紧张。睡觉的环境、睡眠的用具、睡觉的姿势等都可能是夜惊的诱因。理想的睡眠环境,至少应具备安静、遮光、舒适等这些基本条件。噪音的敏感度因人而异,任何声响超过60分贝,自然会让人无法安稳入睡。关灯睡觉能让眼睛快点进入休息状态,提高睡觉质量。卧室温度过高或空气污浊也易成为夜惊的因素。卧室温度一般在21℃-24℃比较适宜,卧室最理想的湿度应在60%-70%。睡觉的时候,氧气是否充足也很重要,因此睡觉环境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切勿因为怕冷而关闭所有门窗。睡觉前应该尽量将室内的手機或产生电磁场的电器关闭,提高睡眠质量。睡眠用具比如床的宽度、长度、软硬度、透气性以及被褥的厚薄、轻重都是孩子睡眠要考虑的因素,“布衾多年冷似铁”自然孩子睡不安稳。一个良好的睡觉姿势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趴着睡觉、蒙头睡觉、咬着被角衣物睡觉等都对健康不利。如果孩子有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患有寄生虫病等使孩子的睡眠也会受到骚扰。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因素,减少孩子的情绪紧张,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恐惧,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预防和治疗身体疾病都是有利于减少夜惊的有效措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的夜惊会自行消失,家长也无需紧张,父母在孩子夜惊发作后,帮助孩子重新入睡即可。

梦游症也是睡眠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孩子本来熟睡,突然起床,眼睛睁开,表情茫然,起身离床,颠三倒四地乱穿衣裤鞋袜,行动迟缓而单调,缺乏目的性。比如在房间来回走动、跑步,或整理书包,自言自语,念念有词,但意识并不清楚,或开门走出房间走一圈又回到床上睡觉等。每次发作的行为方式基本相同,第二天问他昨晚干些什么,多数毫无印象,否认夜里发生的一切。梦游可与以下原因有关:家族遗传,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某些传染病或脑外伤后,大脑皮质内抑制功能减退;悲伤或心理刺激过度,家庭不够温暖,对孩子关心不够;有的孩子白天过于兴奋或紧张、不安等情绪得不到缓解等都可造成孩子梦游。梦游一般随孩子年龄增长,大脑皮质功能完善后,可自行消失。

睡眠时间太长,嗜睡也是孩子常有的睡眠障碍。它是指白天睡眠过多,睡不醒,孩子叫醒后很快又进入睡眠状态,但睡眠质量不高,在睡眠中往往伴有做梦,醒后还昏昏欲睡的一种状态。它往往是孩子吃了某种药物或身体潜在某种疾病所致。孩子嗜睡一定要排除身体疾病,去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疾病进行及时治疗,不能乱吃药,不能大剂量吃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导致嗜睡。在排除疾病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形成早睡早起,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是避免嗜睡的有效办法。孩子觉醒后,不要赖床,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觉醒后要立即起床,每天保持同一时间起床,不要轻易打乱孩子的上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习惯成自然,保持与人体生物钟同步,这样,孩子该睡觉了,正困,上床很快入睡,醒来精神足,玩得高兴。

理想的睡眠环境是保证安心睡眠前提,良好的睡觉姿势,会让孩子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但也不必过分计较睡觉姿势,没必要刻意要求孩子的睡觉姿势,因为,在一夜的睡觉过程中,人体翻转次数较多,是不可能保持一个姿势到天亮的,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在变换着姿势睡觉,只要孩子不趴着睡或蒙头睡觉,或要求孩子两腿绷直等这些睡觉姿势,就有利于睡得舒服,有利于健康。

猜你喜欢
梦魇生长激素发作
生长激素
《小小梦魇2》短时长的恐怖解谜游戏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TransCon 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进行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枕头高易梦魇
警惕隐藏在自言自语后的癫痫
“无法苏醒”的困境
解密“梦魇”
神回复
卒中后痫性发作63例临床分析